长平之战,赵括牺牲5万士兵,干掉秦军30万,他真的是纸上谈兵?
迪丽瓦拉
2024-06-28 17:33:08
0

原标题:长平之战,赵括牺牲5万士兵,干掉秦军30万,他真的是纸上谈兵?

前言

赵括到底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还是一位真正的战国名将?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历史学者和普通读者。有人说他只会空谈理论,不会实际操作;有人则认为,他虽然最终失利,但也给予了白起极大压力,绝非等闲之辈。那么,究竟是怎样一个赵括?

赵括的家世与成长

赵括出身于赵国名门,他的父亲赵奢是赵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从小,赵括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对兵法和战略战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评价:"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可见,赵括在军事方面的造诣是出类拔萃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括的军事才能也日益显现。他不仅精通兵法,而且善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多次战役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可以说,赵括是当时赵国最有潜力的年轻将领之一。然而,他的一生却因为长平之战而画上了句号。

长平之战的前奏

公元前=年,秦国和赵国再次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这场战争被后世称为"长平之战",双方都倾尽全力,誓要取得最终胜利。

当时,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存在。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军事实力也日益强大。秦昭襄王下令,要动员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前往前线,不管是能拿起武器的,还是只能做饭送饭的,统统要参战。这样一来,秦军的兵力迅速膨胀,达到了60万之众。

而赵国虽然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但相比于秦国,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要小得多。赵国的主力军队也只有40万人左右。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军,赵国的军事统帅廉颇采取了一种谨慎的"固守不战"策略,希望能够拖垮秦军的粮草供给,迫使他们主动退兵。

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赵王的不满。赵王认为,这样被动防守只会让赵国陷入被动,最终难以取胜。于是,他决定换将,任命赵括出任赵军统帅,希望能够改变战局。

赵括接任统帅

赵括接任统帅后,立即改变了赵军的战略。他放弃了廉颇的固守策略,转而采取了"反守为攻"的主动出击方针。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赵括"纸上谈兵",不懂实战,而他的这一决定会导致赵军遭受重大损失。

但赵括并非一味的冒进。他深知,如果继续采取消耗战的策略,最终必然会是赵国的失利。因为秦国的国力和资源远远超过赵国

只要双方持续对峙,最终消耗的必定是赵国。因此,赵括选择主动出击,试图一战而胜,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赵括就一定能够战胜白起这样的战神。白起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杀神",他率领的秦军素来以勇猛善战而闻名。面对这样的对手,赵括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长平之战的激烈交锋

公元前年,长平之战正式拉开帷幕。赵括率领40万大军迎战秦军,而秦军的主帅则是白起。这场战役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为惨烈的一次大战。

战斗一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赵军凭借着自身的勇猛和赵括的指挥,一度占据了上风。但白起毕竟是当时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他很快就调整了战术,开始对赵军发动猛烈攻击。

在白起的指挥下,秦军发动了一次次凶猛的冲锋,试图冲破赵军的防线。赵军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还是无法抵挡住秦军的攻势。渐渐地,赵军的阵线开始出现缺口,战局开始向着不利于赵国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赵括做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决定。他命令赵军全力反攻,试图扭转战局。这一决定无疑是非常冒险的,因为这意味着赵军必须全力以赴,不留任何后路。但赵括显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战局,才能最终战胜白起。

于是,赵军发起了一次次猛烈的进攻。他们冲锋陷阵,奋不顾身,誓要取得最终胜利。这场战斗可以说是惨烈到了极点,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终,在白起的指挥下,秦军取得了胜利。赵军的防线被彻底冲破,40万大军全军覆没。这场战役被后世称为"长平之战",也成为了战国时期最为惨烈的一次大战。

赵括的壮烈牺牲

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赵括最终战死沙场。他虽然最终未能取得胜利,但他的英勇表现却令人钦佩。

据史料记载,在战斗的最后关头,赵括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冲向秦军阵线,试图扭转战局。他挥舞着长剑,奋不顾身地冲锋,一个人就杀退了数十名秦军。但最终,他还是被敌军包围,壮烈牺牲。

赵括的这种舍生忘死的勇气,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即使面对如此强大的敌军,他也从未退缩,而是选择了英勇战斗到底。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赵括一生最可贵的品质。

尽管赵括最终未能取得胜利,但他的这种英勇表现,也给白起和秦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起在事后对秦王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可见,即使赵军全军覆没,但秦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战国格局,也成为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而赵括,也因为这场战役而名垂青史,成为了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他虽然最终战败,但他的英勇表现,却令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战国名将。

结语

赵括到底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还是一位真正的战国名将?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通过对长平之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赵括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纸上谈兵"者。他虽然最终未能取得胜利,但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表现,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位真正的战国名将。

或许,如果当时赵国换了其他的将领,白起也未必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毕竟,即使在赵括的带领下,赵军也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说明,赵括的军事才能是不容小觑的。

因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赵括贬低为"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相反,我们应该认真地去了解和评价他,去欣赏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位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识人,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哪怕娱乐圈的人精,也在“识人”上栽了很多大跟头。 贾乃亮拿PG One当...
原创 北... 北齐是历史上一个比较短暂的朝代,但是其短暂的历史中,却出现了太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人和事情,比如北齐的高...
原创 朝... 这次事件表面看去有点严重,起因就是韩国的无人机在10月的3日、9日、10日将传单散到了朝鲜的首都平壤...
原创 曹... 老刘的人生最巅峰莫过于在汉中之战的时候,彻底从正面击败了曹操,获得了汉中郡,这可不像在《三国演义》中...
原创 傅... 自古至今就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国民党和共产党对抗时,有不少的国民党人都选择脱离国民...
原创 出... 人类进化史上,新文明的出现往往无情碾压旧时代,现代人想要回头探究祖先的每一段足迹变得不容易,不过任沧...
原创 1...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最为悲壮的一位将军,他代表着东北抗联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精神。如果1940年,将军没...
原创 刘... 刘伯温临终前,让儿子送给朱元璋一筐死鱼,17年后朱元璋领悟奥秘却为时已晚 话说刘伯温与诸葛亮相比,两...
原创 朱... 张无忌是不是金庸笔下最厉害的主角很难说,但他的故事一定是读起来“最爽”的,尤其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
原创 差... 西汉时期有吕雉临朝称制,唐朝时有武则天临朝称帝,在宋朝也有一个人与吕后、武后二人齐名,她就是宋真宗的...
《三国志·战棋版》PK剧本“方... 哈喽大家好啊,刚刚三棋官方公布了PK剧本“方外之士”的信息,快跟着随风的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全新武将...
原创 清... 在清宫戏中,太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在清宫戏中,太监是少不了的角色,并且在电视剧里,牛逼哄哄的太监...
原创 都... 贞观年间,李承乾因为造反之事,被废除了太子之位,李泰因为心狠手辣也被排除在外。吴王李恪是一个非常有才...
原创 秦...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实是无法被洗白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天下早已经统一了,但是在思想文化的层面上,秦帝国...
原创 袁... 在清末民初历史上,袁世凯是一个风云人物,他起家于朝鲜,小站练兵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李鸿章去世后又接替...
原创 多... 熟悉清朝的人都知道多尔衮的存在,作为清朝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人,多尔衮不是帝王却享受帝王待遇,甚至庙号...
原创 为... 自近代以来,湖南这个省份就与历史发展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改变了历史进程。当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
原创 曾... 前言: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和蒙古等都曾经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尤其是蒙古。自从铁木真统...
河南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 本文转自【新华社】; 近日,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被发现,该墓葬出土遗物350...
原创 白... 战神白起,死的时候是否是七十多岁这个还需要我们去考证,不过他在死的时候,已经为秦国征战沙场四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