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脱轨的东汉列车,何进傻、袁绍软、董卓又太硬,谁才是真正老司机
迪丽瓦拉
2025-07-03 01:02:26
0

速度与激情——无双吕布的悲喜人生(5)

东汉末年,在首都洛阳,爆发了一场宫廷大乱,先是汉灵帝病死,接着大将军何进被杀,最后宦官也全被杀光。东汉政府出现权力之真空,袁绍、丁原、董卓三方力量于是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权力的游戏。但随着丁原手下大将吕布杀死丁原率领并州军投靠董卓,权力之均衡被打破,袁绍、袁术、曹操、卢植等士人只得逃离洛阳,董卓只觉眼前清净、云淡风轻,于是正式着手废立皇帝,掌握大权。

九月初一,董卓在崇德殿汇集百官,威胁何太后下诏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群臣虽悲,莫敢言者。

东汉朝廷一直害怕凉州武将借羌乱而起的顾忌最终变成现实。以刘辩被废为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入了武人执政时代。

董卓感觉很爽,自东汉开国以来,朝廷重文轻武,武人备受打压。那些酸臭文人,坐在后方指手画脚、捧几本儒经就做大官儿。可武人拼死拼活流血流汗,在塞外苦寒之地受苦受难,身经百战战到垂垂老矣,也最多弄个杂牌将军干干,在朝廷上还是说不上半句话。

这不公平!凭啥武人就不能执政!?就一定要背文人踩在脚底!?正是怀着这样的扭曲心理,董卓发飙了!

九月初三,董卓毒杀何太后,及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以恩泽封者曰君,比长公主),弃尸不敛,又把何苗也从坟中挖了出来,枝解其尸丢于道边。

打倒何氏一族,就等于拔去了朝官与士人所凭籍的旗帜。从此,董卓更加肆无忌惮,他派人盗掘灵帝的文陵,将陪葬品一掠而空;甚而糟蹋宫女,乱睡公主,霸占后妃,宣淫龙床,反正她们闲着也是浪费。

传说中的龙床原来如此之大,尊贵的公主后妃原来如此娇怜,神圣的朝堂原来如此好玩,这些都是董卓在边塞时,做梦也想不到的,于是他越发膨胀,继续给自己升官,从司空到太尉,再到东汉前所未有的相国(为西汉初年的重爵,为终身职位,文帝即位后便废去),可佩剑大摇大摆入朝,如萧何故事。

想当年,霍光为废立昌邑王,费了多少心思,做了多少政治工作,这才险险成功。董卓行事如此简单粗暴,毫无忍功和演技,这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掘墓。

董卓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这就是前辈武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权力,它无所不能,无紧不摧,给人带来最美的高潮,快感一阵一阵袭来,让董卓如醉如痴,不知从何而来,不知欲向何去,恍如身处天堂。他是的这般这般的快活,就是明日死了也甘愿。

当然,董卓毕竟是一代枭雄,他在纵欲纵权的同时,倒也启用了一批党人名士进入朝廷,又外放大臣为牧伯太守,利用权力,封官许愿,以向士人示恩,求取和解与合作的空间。为取信于士人,他甚至没让自己的并凉亲信进入朝廷,仍让他们从事军职。

可惜,士人与董卓的价值观念相差太大,他们根本无法接受一个作风专横、操守极差、肮脏无比的凉州武人来执掌朝廷大权,于是董卓就变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仅没能讨好关东世族,反让武人集团特别是并州武人集团对此产生失望情绪,更导致并凉同盟内部矛盾加深,这下事情可就麻烦了。为平复武人们的失望情绪,董卓也只得放纵他们在洛阳城内四处抢掠,这又导致洛阳豪姓大户们惶恐万分、怨声载道,都对董卓恨之入骨。

恶性循环。

大汉王朝就像一辆失控的动车,严重脱轨了,而车头上的司机都在乱操作,何进太傻,袁绍太软,董卓又太硬,问天下谁主沉浮,真正把握时代脉搏的英雄在哪里?

终于,公元190年正月,董卓外放到各地担任牧守的士人官员集体起义,以袁绍为首组成联军,兵锋直指洛阳,准备群殴董卓。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了,当然牧守们名义上还是东汉政府的地方官员,不能算作真正的诸侯,而且实际人马也没有十八路,不过十四路罢了,《三国演义》里说的公孙瓒、孔融、陶谦和马腾都没有参加。其中马腾更是西凉兵马,当时跟董卓是一伙的。

董卓大怒,真是一群白眼狼,竟然反咬一口了!好,既然关东联军意在重立弘农王刘辩为帝,将刘协和自己赶下台。那么好,刘辩也不用活了,免得多留后患。

于是,董卓指使他的女婿、郎中令李儒假装给刘辩送药,给他服毒酒。刘辩再辩也辩不赢了,只得楚歌当哭,幽幽唱响了大汉帝国的挽歌:“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弃尔兮适幽玄。”然后执着自己的爱妃唐姬的手:“卿故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也。行矣,自爱。从此长辞。”遂饮鸩自尽。

刘辨文采如此之好,且貌似是个情种,董卓却说他智商低下,可见这都是废帝的借口,纯属污蔑,无耻之极。

然而这下,关东联军就彻底傻眼了,刘辩一死,刘协就成了唯一的龙种,董卓釜底抽薪,直接把义军的义旗给拔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伙投鼠忌器,这事儿可怎么整!

董卓还有更绝的。他干脆挟持汉帝刘协,想要迁都长安!关西本是凉州军的基地,董卓经营多年,回去当然更稳妥。最差也可将函谷关一闭,关东诸军奈我何,时日一长,联军必散。

想法还是挺靠谱的,董卓本西来之虎,只凭武力,短时间不可能在东方站稳脚跟。既无法渗透铁板一块的士人们,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撤退。

群臣大多是关东人,当然不愿拖家带口去那早被王莽、赤眉、羌虏搞得残破不堪的关西。对此,董卓自有办法——太尉黄琬反对,免职;司徒杨彪反对,免职;城门校尉伍琼反对,杀;督军校尉周毖反对,杀杀杀!

再没人敢反对了,跑去关西,总比掉脑袋好。

董卓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行我素,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谁也别想跟他唱反调。

二月十七日,东汉王朝迁都长安。临走之前,董卓派凉州兵对洛阳富豪进行了有组织、有纪律的奸淫掳掠,取得大量军资,美其名曰“搜牢”(牢,廪食也);并将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等著名宫廷藏书室的所有图书缣帛,全部拆了做成帐篷和口袋,以备远行之用;无数珍贵典籍,就此毁于一旦,董卓亦我国历史上一大文化罪人也!

一切准备停当,董卓便率领大军,夹驰道旁,奔腾鞭策,押送百万洛阳官民,全部迁往长安。这史无前例的人类大迁徙,沿路又有士兵杀掠,结果秩序无法维持,接连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加之饥饿疾病,沿途倒毙,上千里内,亲人离散,贫贱裸行,孤儿号寒啼饥,尸体堆积道路,死者不可胜计。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董卓为了不将洛阳留给关东群雄,竟然实行焦土政策,命人在洛阳放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汹汹火焰照亮天空,焚毁了城内所有宫殿、官府及民宅,二百里内,一片焦墟,鸡犬不留。当时世界东方第一都市、东汉王朝两百年帝都洛阳,就此空虚荡尽,数日之内,人迹烟火全无,白昼亦如鬼蜮。夷平了地上,地下也不能放过,董卓又指使吕布率兵盗掘邙山上的东汉八大帝陵,以及公卿大臣的家族墓地,掠取其中的珍宝,送到董卓的封地郿县(白起故里,今陕西眉县)。帝国军队,成了帝国的掘墓人;帝国军官,成了帝国的盗墓贼。帝国相国,强拆了帝国的国都。.

只迁都一事,关东士人就永远无法原谅董卓了,因为他违背了所有关东人的集体利益,这就是一个独夫,不断以武力将自己孤立,一步步走向深渊,玩火自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众所周知,在一战时期,德国就因为两线作战,最终惨败。按理说,有过一次吃大亏的经验,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
原创 方... 按照《倚天屠龙记》这本小说里面杨左使的叙述,方腊确实在小说里面被认定为明教的教主,但没有具体说是第几...
原创 7... 前言 1976年,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张廷发,突然接到了叶帅办公室主任王守江打来的电话。 此时,已到了...
原创 华... 1947年9月,在经历了沙土集战役之后,国民党军在华东地区原先建立的那一点微弱的优势,再次被粟裕率领...
原创 “... 1949年4月,朝鲜劳动党委员金一来到中国访问,在见到毛主席后,金一提出了将中国境内的“朝鲜师”移交...
原创 作... 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上,各个党派的人,在这一期间都走过弯路,也历经过牺牲。有的在一开始的时候,人心所向,...
原创 邹... 前言:费宏,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贡院1487年)丁未科状元,以敢于直言而闻名大明官场。明武宗正德朝的...
原创 一... 我们知道,说起中世纪的欧洲,除了宗教引起的连绵战争造成无数欧洲平民死于非命,还发生了一场非常可怕的灾...
原创 家... 在湖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唐先生家中藏着一枚珍贵的戊申户部宁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枚钱币并非随意得来...
原创 世... 世界五大神秘家族,一个富可敌国一个来自中国! 文|雷爷说史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可是世界上总...
原创 唐... 翻检史书可以发现,唐代贬官安置的主要职位为刺史及刺史以下的州县令尹、丞尉、别驾、长史、司马等。 其...
原创 邓... 说起邓公在政坛上的经历,大多数人都会感慨,因为邓公过得并不算一帆风顺,相反还度过了很多“苦难”的时期...
原创 上... 他是南昌起义中的关键性人物,先后任职师长、军委书记等要职。是中共红军的创始人,此外,他与毛主席、朱德...
原创 百... 古代与现代以弓发射的具有锋刃的一种远射兵器。弓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
原创 她... 前言: 如果说“清朝有一位废后”,大家会想到谁?可能很多人会提到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即如懿传中的如懿...
原创 若...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六...
原创 1... 1980年,宋希濂在中央的批准下去美国探亲,后来在子女的坚持下,他定居美国。尽管身居海外,但他那颗爱...
原创 美... 褒姒、妲己、杨玉环,无不被人冠上祸国殃民之称号。近代清朝的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名号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在...
原创 中... 近代中国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让百姓苦不堪言,也让国家深刻体会到了国防力量的重要性,拥有强大的军...
原创 吴... 提起“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反贼,大汉奸。 吴三桂 的确,在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