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秀成被捕后,自述太平天国的发展方式,曾国藩听后表示:造孽啊
迪丽瓦拉
2025-07-05 08:33:39
0

1864年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而在太平天国失败之际,主要将领李秀成被捕,为了自己能保住性命,在狱中写下了自供书,把太平天国发展的脉络完整地叙述了一遍,同时还供出了太平天国的“小秘密”。

当曾国藩知道这个“小秘密”时,发出了震天的感叹——“造孽啊”!随后便处死了李秀成。

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秘密让曾国藩发出“造孽”的感慨呢?

这个秘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又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李秀成与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中有八位主要领导者,且每位领导者都有自己特定的名号。

他们分别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

这八位领袖都是“拜上帝会”的成员,他们共同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李秀成是广西梧州市藤县人,出身贫寒,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娃,幼年时就因为时常吃不饱饭而艰难度日。

就是这么困苦的幼年生活,让李秀成在26岁时就坚定地加入了“拜上帝会”,并加入了太平军。

从李秀成自述的记录中可以得知,李秀成是在金田起义时加入了太平军的。

在金田起义之前,各村都存在着“拜上帝人”和“团练”这两支队伍。

“拜上帝人”是指信奉由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的人组成的队伍。

而“团练”则是因为当时的广西盗贼肆虐,经常扰乱和破坏城镇,当地居民在官府的带领下组成的,以此来抵御盗贼的抢掠。

其实,随着事情的发展方向来看,两个队伍看似各成一派、互不干扰、各自发展。实质上,地方“团练”就是为抵御“拜上帝会”的扩大而存在的,官府看到“拜上帝会”的队伍壮大,认为其有“谋叛”的嫌疑,故组建“地方团练”进行压制和对抗。

虽然有“团练”的压制,但是洪秀全的名讳在村中还是非常地有影响力。

洪秀全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因为其创建了“拜上帝教”,更多的是因为其对教义的宣传方式。

洪秀全自身是农民,自然了解农民的一些传统思维方式,比如“畏神明,迷信”等。

他正是利用了民众的这一弱点,经过不断地劝诫和影响,让自己身边的亲信都加入了其创办的“拜上帝教”。

同时,他还撰写了大量的教义书籍进行传阅,并到各村进行传教,一人传一人、一人劝一人...洪秀全的影响力慢慢扩大,“拜上帝会”的队伍自然也进一步扩大。

当然,洪秀全的名讳及思想这么有影响力,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不能忽视: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本就受压迫的农民们变得雪上加霜,人们迫切地想摆脱这困苦生活。

所以,当时的农民们在听到洪秀全的教义和为农民“谋出路”的思想后,都对洪秀全产生了敬意。

所以大多数“拜上帝人”,差不多都是因为敬重洪秀全,且加之旁人的劝说后加入的,其中就包括在金田起义之际加入“拜上帝会”的李秀成。

李秀成加入“拜上帝会”的原因,除了有对洪先生的敬意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部分是因为他家中贫寒且难以为继,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田起义行进路线要从李秀成家门前经过,所以他就借这个机会加入了“拜上帝会”。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李秀成与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微妙的缘分。

李秀成在自供书中提到,金田起义之前就有“拜上帝人”将此消息传到了李秀成家中,当时的李秀成并未有参加起义的想法,直至太平军突破清政府官兵多次围堵后,西王来到李家附近驻军,李才加入其中。

所以说,太平军的行径路线也就成了李秀成加入太平军的一支“催化剂”。

最后,李秀成加入了“拜上帝会”。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行径路线就是“不可言说的缘分”了。

另一方面,李秀成加入太平军还存在着一丝“半推半就”之意。

凡“拜上帝会”之人,其房子都要被烧掉,烧掉房子等于烧掉“退路”,没了退路,教众才能死心塌地地跟随洪秀全等人进行起义。

李秀成家境寒苦,“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观念从小便深入他的内心,所以在加入“拜上帝会”时也有了“无所谓”的情绪在里面。

加入太平军后的李秀成,在运动中立了不少功劳,后逐渐被洪秀全赏识,成为了主要领导者之一,直至太平天国覆灭被杀害。

那么,在李秀成供出的“秘密”还未被知晓的时候,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如何?

太平天国的发展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我们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姓们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大家对于清政府的统治也越发不满。

都知道,人总是“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而接触到“天主教”的洪秀全就是这个“在沉默中爆发的人”。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早在明代时期,国外的天主教就传入了我国,直至清代,许多有关天主教的书籍在民间传播开来。

洪秀全就是在接触到传教书之后,深有感触,便成为了天主教教徒,随后就创建了“拜上帝教”。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科举屡试不中,让洪秀全对清政府的统治感到失望,他更想自谋出路,以至于想通过自己创建的教会、“国度”来带领劳苦大众走出压迫,以此来救济世人。

对于劳苦的农民大众来说,在不断地压迫中,他们需要的东西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在不被饿死的条件之下能更好地生活的希望。而既能满足“饭饱”,又能满足“更好生活”这一希望的“拜上帝会”就成了不少农民们的选择。

洪秀全创建了“拜上帝会”,通过宣传教义、互相劝说等方式,让百姓们加入其中,慢慢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并在多年的发展后选择在金田发动了起义,这就是著名的“金田起义”,这也是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开端。

值得一提的是,在起义开始时,为了物资的准备,洪秀全主张把个人房屋田产变卖,填充国库,以此来壮大队伍的物质支撑,而这也是洪秀全建国理论的体现。

洪秀全在发动“金田起义”后就建号“太平天国”,并在运动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发展自己的建国理念《天朝田亩制度》,认为天下都是一家人,所有的东西都要充公,供成员们共同使用,田地也平均分配等。

因此,很多人因为这一建国理念的影响,加之旁人对”太平天国”的宣传,才加入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

他们想要在运动成功后得到富足的生活资源,同时也想摆脱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压迫,让太平天国逐渐发展壮大。

与以往大大小小的农民运动不同的是,此次起义的规模最大、起义的组织性也是最高的。

起义先后经历了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天京失守、太平天国覆灭,前后有将近14年之久。

从这一脉络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有着不能忽略的意义,它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特殊产物。

同时,运动的领袖们都有着过人之处,太平天国要是换一批人来领导,前期取得的效果未必就能超过他们。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复杂

既然太平天国运动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可是为什么如此大规模的运动还是失败了呢?

首先,太平天国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在长期与清军作战中,一些弊端也不断地显露出来。

在运动的后期,太平军没有了运动前期的那种魄力和果断,甚至在军事指挥上都出现了一些错误,这就导致了太平军在后期几次作战中总是处于劣势。

其次,在领导阶层中,没有深刻认识当时的根本问题所在,甚至出现了想要与国外侵略者共同对抗清政府的想法。

这一想法出现,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在根本上偏移了运动的初衷的。

因为这一思想的出现,被迫让太平军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战争难度进一步加大。

再来,就是太平军中统治集团的“内讧”。

绝对的领导权是权威过度集中的体现,个人专断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了在运动后期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的问题。加之杨秀清不服幼王的统治,想掌握最大的领导权,便出现了“内讧”。

这次“内讧”让整个领导层由聚变为散,领导阶层的崩塌直接导致了运动“下滑”,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清军趁虚而入,太平天国覆灭。

这些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也都影响着运动的发展,共同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那么,其他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李秀成口中的那个“秘密”了...

“秘密”被揭发,弊端彻底暴露

李秀成自供书中的“秘密”就隐藏在它的字里行间...

关于李秀成的自供书,上交清政府的部分是被曾国藩修改删减过的,到后面才有人在曾国藩的资料时,找到了完整的自供书记录,曾国藩的这一举动确实有点耐人寻味...

太平天国覆灭,太平天国最后领袖李秀成在逃跑之际被曾国荃抓住。

因为在与清军作战时,曾国荃、曾国藩共同的兄弟战死,李秀成自知被捕之后曾国荃大概率不会放过自己,同时,又想求得一条活路,便在清军狱中写下来自供书,把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都一字不漏地写了下来。

李秀成原以为曾国藩在看了此供述之后会放过自己,但是最后还是被曾国藩处死。

在自供书中,李秀成提到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式。

另外,从自供书中不难发现,除了从刚开始人们加入“拜上帝会”时要求自愿焚烧自家房子外,在后来的运动发展中根据建国理念的要求,每位成员的财产都需要上交到公库,再进行平均分配。

但后来由于“太平天国”中传统腐朽的思想在慢慢蔓延,公库里的财产得不到公平分配,领导层的矛盾又在不断加大,故最终导致了运动失。

这就是李秀成供述中的“秘密”——曾国藩为之感叹“造孽”的“秘密”。

这一“秘密”存在于当时的太平天国中,甚至是被大部分太平军成员所默认,这才是让人直呼“造孽”的点。

这“造孽”的点,其实就显露出来太平天国的巨大弊端,也暗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为了壮大太平军的队伍,领导者采用了有些极端且不近人情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是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的,而这一弊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显现出来,最后也就成了运动失败的“催化剂”了。

这一“秘密”如果不是被李秀成供述出来,可能也就永远埋在过去不为人知了。那这一“秘密”的第一知晓人又为什么直呼“造孽”呢?

或许因为曾国藩是传统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太平军防火烧民舍来壮大自己队伍的行为是不能接受、有违法纲的、甚至是让人悲哀的,所以发出了“造孽”二字的感叹。

结语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但是太平天国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农民运动的作用之大,为之后推翻清政府统治、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虽然其失败的原因复杂,但是不能否定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不管这段历史有着什么样的弊端,也都希望大家能辩证得对待,理性地去了解和深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描述了武将们在历史中的尴尬地位。面对外部军事...
原创 长... 白起甘愿赴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秦国的军事制度,不允许他造反! 而且,在被赐死之前,秦昭襄王...
原创 百...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麾下十几万精兵发动叛乱。叛军...
原创 天... 因为正常打赵云也不见得能干掉高览,至少不可能在一个回合之内就结果高览的性命。虽然高览出场不多,但并不...
原创 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明... 公元1368年,一个乞丐却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奠定了大明王朝的基石,这个乞丐便是朱元璋。他在乱世中崭...
原创 顺... “高僧,您说我们大清一共能传多少代呢?” 面对顺治皇帝福临问的这个问题,可是很危险啊,要是回答得让皇...
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取得重大... 长久以来,虞朝是否真实存在一直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古老的典籍《尚书》中,通过四个篇章追溯上古...
原创 韩... 韩信的作死,始于要挟刘邦封王。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
原创 杨... 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让诗人赞颂,唐玄宗为她深深着迷。当时,唐朝标榜丰腴为美,杨玉环便是这一...
原创 海... #新手帮扶计划#今天 ,海南岛的人口以汉族为主 ,全岛85%的人口为汉族,黎苗回等少数民族约12%。...
原创 侠... 何为侠客? 这恐怕不好定义。因为侠客并不是一个阶层,它只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原创 来... 引言 2021年是我党建党100周年,当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目,取材于1917年《新青年》上的一...
原创 李... 前言 时光荏苒,明朝易主,大顺王朝转瞬即逝。然而,在这个变幻的朝代中,有一个女子坚韧地守护着她的信仰...
原创 苏... 在1885年左右,沙俄完成了对中亚包括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以及土库曼地区的全面征服,历时约...
原创 高...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大权在握的封建帝王,晚年却做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择:竟然在执政的...
原创 徐... 徐向在土地改革时期,他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指挥着8万红军对抗2...
原创 苏... 俄罗斯最近将爱沙尼亚的总理纳入了通缉名册。在前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最对俄国反感的非波罗的海三国...
原创 管... 导读:管仲用乌龟换5个月的粮草,明白其中的道理,等于学会了营销学 大家好,欢迎来到老陈讲历史,每天为...
原创 被... 没有用手机和二维码支付之前,大家大概都用过或见过旧版100元的人民币,上面印着四个人的头像,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