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是由殷商后裔微子启所建立。宋国有别于其他诸侯,是周王室三恪之一,即在周王室兴亡继絶的政策下,由前朝后代所建立的国家。立国便是公爵,可见分封之初其地位之高,当然也是周王室体现自己宽怀仁厚的政治考量。
宋国境域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为膏腴之地,其土地含金量极高。宋国承袭了先祖遗风,商业繁盛。境内有商丘、陶丘、彭城等多座大城,城市密度相当之大。其都城商丘遗址有十余平方公里,人口十万人以上,在当时整个天下都是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境内大城之间交通便利,内可互补,外能通达。域内手工业发达,商贸优势极大。
文化方面,是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等学说发源之地。孔子祖籍即是宋国,另墨子、庄子、惠子等皆为宋国人。可说宋国为华夏文化的发源作了极大的贡献。
在列强眼中,宋国这块宝地,说它是一块肥肉,都不足以形容其富饶。秦、楚、齐等国均对其垂涎欲滴。可是宋国国祚却硬是挺了八百多年。
首先,春秋初期,各国尚未开始发育的时候,宋国可是大国,爵位也是最高一档。另也得益于宋国的外交政策。宋国的对外关系一直是比较和谐的。整个春秋时期,宋国一直是晋国的坚定盟友,周边陈、蔡、鲁、卫等各国大多数时间都是盟国或姻亲国。虽与齐、郑曾有多次交战,但更多的时间也是同盟关系。再一个,宋国这样的富庶国家,列强谁愿意眼睁睁看着被他人独吞?
可是宋国最后的结局,却是被齐、楚、魏三大国围殴而亡。这又是怎么导致的呢?
春秋时期,宋国还勉强出了个霸主宋襄公,仗着拥立齐君登位之功,想要接齐桓公的班,领导天下诸侯。可当讲究仁义的宋襄公,遇到了自认蛮夷,不讲理的南方大国楚国时,愿望顿时落了空,被揍的鼻青脸肿,也算是自取其辱了。
等到了春秋晋楚争霸的时期,在八十多年间,宋国承受了四十次以上的战争。
宋国是被打的叫苦不迭,承受不住了,大家好好过日子不行?非得打来打去?于是在宋国的主导下,各国间举行了两次弭兵之盟。这为中原各国争取了数十年的和平环境。
其实这也是宋国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宋国本可以利用好这几十年难得的和平环境,发展自身,进行改革,但宋国没能把握住。眼看着其他国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宋国在这几十年里也仅仅只是灭掉了小国曹国。
但饶是宋国是个小国,正如前文所说,宋国太肥,谁都不愿意他人独吞,互相掣肘间,宋国也安然无恙的挺到了战国中期。
然后我们直接拉到宋国最后一位国君宋康王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宋国灭亡前最后的疯狂,也是其最为强盛时期,也是其跳得最欢的时期。
宋康王是通过政变夺取了其哥哥的君位,在位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共同出兵瓜分。
宋康王是一位好武强人,能双手掰弯铁钩,他也喜欢勇武的人。宋康王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位第十一年,开始称王号,随即立即出兵四处乱打。东伐齐,取齐五城;南败楚,夺地三百里;向西又击败了魏军。宋康王这翻操作看着是轰轰烈烈、战无不胜,实则是自己的作死之路。把周边强国得罪了个遍,自此与齐、魏成为敌国。
安安心心躲起来偷偷发育不成吗?非得一上来就和大号拼,拼也就罢了,你好歹拉一个打一个,别自己单上啊。好家伙,一个小个子,撵着三个巨人转轴打。
宋国取得这些“丰功伟绩”以后,按常规操作,就有天降异象的事情发生了,再加上一个不靠谱的占卜师助攻,终于是把宋国推到了悬崖边上。
当时在国都有一只小鸟在城墙角落生下一只鹑鸟,宋康王便让太史占卜。太史认为小而生大,预示着宋国能由弱变强,称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过望,当即就出兵灭掉了滕国,又进攻薛国,夺取了淮北的土地。一时间,宋国兵威强盛,号称“五千乘之劲宋”。
宋康王开始迷之自信,那是没事在家呆着都能平白无故的热血上涌的劲头。于是他以箭射天,以鞭扑地,表示他无惧天地,敢向天地挑战。具体操作就是,取个皮袋子装满了血绑在柱上,以箭射之,是为射天。拿着鞭子对着地面“啪、啪、啪”一顿抽,是为扑地。然后又捣毁了象征社稷的土、谷神位,表示其能降服鬼神。
没错,精神小伙,就是这么精力旺盛。
宋康王在国内实施残暴统治,淫辱舍人的妻子,剖开驼背人的背,将渡河人的腿砍断。宋国的百姓日日生活在恐慌之中。
各国诸侯对于宋国的行径早已看不惯,咒骂其“桀宋”,说其像夏桀一样暴虐。纷纷指责其正干着其先祖商纣王一样的事,不灭之不足以平人心。
这个时候,齐国站出来了。齐闵王眼看着宋国作妖,心说我这个大号作死能手还没开始发功,你这个小号作死能手就蹦跶得如此欢实。将来我可是引来五国灭齐的,相较之下,你只不过是三国灭宋。
这下舆论有了,民心有了,师出有名了。齐闵王遂联合了魏国、楚国共同出兵灭了宋国,宋康王出逃,在魏国温邑被杀死。齐、魏、楚三国瓜分了宋国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