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元吉:辅佐明朝五位皇帝,成祖朱棣临死前直呼他的名字
迪丽瓦拉
2025-07-07 14:33:11
0

明朝有这样一位大臣,辅佐了五代皇帝,太祖朱元璋对他信任有加,成祖朱棣临死前都还在喊他的名字,仁宗朱高炽在父亲去世以后第一时间就去面见他,朱高煦造反时把他位列“罪臣榜”第一名。

这位让老朱家都十分惦记的人,就是夏元吉。

姚广孝曾借用孔子评价郑国子产的话来称赞夏元吉,说他是“古之遗爱也”。(《明史》)张廷玉则在《明史》中夸赞夏元吉是赞夏原吉为“股肱之任”、“蔚为宗臣”,“树人之效”。那么,这位夏元吉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夏元吉,字维喆,德兴人。夏元吉早年丧父,他一边赡养母亲,一边勤奋苦学,后被乡里举荐进太学。在太学里夏元吉致力于学问,沉稳刻苦,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在这里夏元吉展现出他惊人的财政天赋,明朝的户部事务十分繁琐,但夏元吉总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条。

燕王朱棣夺得皇位以后肃清建文旧臣,有人将夏元吉押上说他曾受建文帝重用,朱棣向来心狠手辣,但对于夏元吉这位能臣朱棣却十分爱惜,他不仅没有处死夏元吉,还任命他为户部尚书。

与方孝孺不同,夏元吉对于老朱家谁当皇帝并不太在意,他看重的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财税。夏元吉制定的条例简洁便民,易于施行,对于政令的施行他曾说:“行之而难继者,且重困民,吾不忍也。”(《明史》)

不仅善于财税,夏元吉还很重视水利。成祖时浙西发大水,夏元吉亲自前往,率领十几万民工将水道疏浚,使得浙西一带的农田得到了灌溉,百姓们安居乐业。

夏元吉的一生都在贯彻两个字:爱民。

身为户部尚书时,夏元吉能不加征赋税就尽量不加。

成祖朱棣时有西域法王来,朱棣打算去迎接法王,遭到夏元吉的反对。法王入朝后,夏元吉见而不拜,态度很冷。朱棣笑着跟夏元吉说:“爱卿这是打算效法韩愈吗?”

宣宗时夏元吉曾跟随皇帝北巡阅兵,由于军队动作太慢,宣宗命人将几位将领的衣服扒掉,让他们挨冻。夏元吉多次进谏,宣宗看在夏元吉的面子上将他们放了。

在私底下,夏元吉也是一个和柔仁善的人。有一次夏元吉巡视苏州,旅社的厨师做饭太咸,夏元吉以白饭充饥,什么话都没有说,因为他担心自己一说,厨师就会受罚。在府中时,下人有时弄坏夏元吉的心爱之物,担惊受怕,而夏元吉得知以后不仅没有责怪他们,还对他们好言安慰。

夏元吉回到家乡以后,经常和农人一起交谈,丝毫没有官架子,任谁也看不出这曾经是一位尚书大人。

在朝堂上夏元吉也十分谦卑,朱棣经常找他谈论政务,夏元吉对外从不透露任何风声,退出宫中时也都是恭恭敬敬的。

然而,一旦牵扯上财政民生,夏元吉就会变得固执决绝。对于夏元吉来说,民生疾苦和朝廷的财税比什么都重要,为此他甚至不惜顶撞朱棣。朱棣是一个战争狂人,他在位时期南征北伐,赢得许多胜仗,但是也打得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不久以后,朱棣又命工匠修造巨船,让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夏元吉带头反对,认为这样太过耗费国力,对百姓不利。

永乐十九年(1421年)冬,成祖朱棣又准备远征北漠,询问夏元吉边防储备的情况。夏元吉直言不讳地说道:“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

朱棣十分恼怒,下令将夏元吉关押,并抄没其家。永乐二十年,朱棣北伐无功而返,途中病危,他于病榻之上连声喊着夏元吉的名字,对身边的人说道:“夏元吉爱我。”

朱棣临死前都对夏元吉念念不忘,可见他在成祖心中的地位。成祖一驾崩,太子朱高炽一边流着泪一边前往关押夏元吉的地方将他释放。听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夏元吉悲痛不已,哭倒在地,很久都不能起来。

仁宣两代皇帝都十分重用夏元吉,这也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朱棣在位时期明朝虽然武力强大,但国库已经亏空,百姓负担极重,老朱家自己又不安宁。针对这种情况,夏元吉提出了赈济饥民,减省赋役,停罢下西洋的建议,仁宗全部听从。

有人或许会认为停止下西洋是眼光狭隘,但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以朝贡贸易为主的下西洋对明朝负担极重,严重影响了明朝的财政和民生。停下西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事实证明夏元吉的建议对恢复明朝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朱高煦谋反时将夏元吉列为“罪臣榜”首位,足可见夏元吉对于仁宣皇帝的重要性。

明朝初期军队的强大让人们津津乐道,不过在明军强大的背后,是夏元吉的苦苦支撑。作为财政大臣,夏元吉平衡朝廷的需求与百姓的民生,他一生掌管无数金银,但自己的家中却都是布衣破瓦;他性格和善,但却为了心中的道可以以命进谏。这就是夏元吉,明初盛世的奠基者。

参考资料:

《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江湖的深处,传说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存在——陆地神仙。他们不仅是江湖中的顶尖高手,更是天下大势的重要...
原创 国... “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一位上海大学的学生于1924年写下了这句诗。他就是后来的著名爱国...
原创 大... 自大清灭亡起,约14万名皇室成员的命运成为历史上的一道谜题。这个庞大的家族,从最初的皇室成员到清朝末...
原创 “... 前言 龙作为华夏文明的标志,数千年来广为流传,是被人们封为“神”一样的存在,但它是否真的存于世间一直...
原创 朱... 导读:朱元璋要杀他,他求留孙子一命,10岁孙子说8个字,朱说:灭全家 文/华升 大家好,元朝末年因为...
原创 此... 熟读汉末三国史的曹操风气是众所周知的。公元198年,曹操强大的一个女人成为妾,这个豆腐人是关羽最先喜...
原创 诸... 魏蜀吴三国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较而言,以曹操的能力最强也最为全面。在...
原创 一... 要说到历史上哪个皇帝是最励志的,估计很多人会提到朱元璋,因为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差的。朱元璋能当上皇帝,...
原创 民...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13年7月24日:袁世凯下令...
原创 如... 前言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全国人民都在举手高呼。 在进行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无数的英烈也...
原创 朱... 若说起明朝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明仁宗朱高炽的发妻张氏。虽然在明朝的历史典籍中没有出现她的名字,只称...
原创 彭... “司令员,彭总今天就要到了,要不要让食堂摆一桌饭菜?”许世友的秘书还没见过这么大场面,这应该如何招待...
原创 她... 有句话说得好:“母凭子贵”,但这并不适用于1837年出生的慈安太后。她曾是清朝皇后中晋升最快的,与慈...
原创 野... 在唐朝的盛世光辉下,皇宫中却暗流涌动,一场关乎权力与未来的较量正悄然展开。公元649年的夏日,长安城...
原创 塔...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把首战的目标指向了东北的门户锦州。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
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19日电,为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红韵风华,播...
原创 华... 2007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已经是86岁高龄重病在身的华国锋不顾家人...
原创 淮...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淮海战役前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粟裕曾经向中共中央提出一个请求:让中原野战军...
原创 南...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朱... 前言 朱德乃“十大元帅”之首,贵为“红军之父”,与毛泽东主席并称“朱毛”。 与毛泽东的形象稍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