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疆域,自元代以来就极其辽阔。面积越大,问题就越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集中权力。天高皇帝远,尽管皇帝可能想用各种政策和手段将整个天下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的。所以,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面对这些边远地区的权臣,主要都是采取安抚的方式,而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服从朝廷的规矩,不造反,就算造反了,从未采取强硬立场。如果变成了土蛇,皇帝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也想这么做。当时,云南、贵州大部分地区还在忽必烈后裔的控制之下,朱元璋明白这一地区山高水长,所以就派了大军前往那里。将不得不长途跋涉。如果真的到了云贵地区,他们的兵力就会严重消耗,也未必能够战胜当地的蛇族。于是他主动出击,派出两波使者希望劝说忽必烈的后裔投降,但都被杀了。朱元璋这才决定消灭这支势力。于是他派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经过三个月的战争,云贵地区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这时,朱元璋有了新主意,下令30万大军驻扎贵州,务农。
归根结底,是因为朱元璋害怕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因此,允许30万军队继续驻扎贵州,以防后患。然而,这支30万大军的后勤保障却是一个大问题。明朝时期并不是缺粮草,而是三十万大军运送粮草极其困难。毕竟从中原到贵州是一段漫长的路程。一路上不仅人少,而且地形也相当复杂。如果仅靠中原朝廷给军队输送粮草,就很难维持军队的基本架构。
因此,朱元璋认为,既然云贵地区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叛乱,不如就地解散军队,就地当农民,自己种田。虽然山区多,但也有很多适合农业的好土地。士兵们只要能种庄稼,就能自给自足。但这样的做法肯定会让那些有家室、来这里只是为了镇压叛乱、以为战后会回到故土的人感到不满。但如果他要长期留在这里,那岂不是意味着他将与家人永远分离?
那些还没有成家、事业的人,更担心自己是否会单身一辈子。朱元璋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家人着想了。为了稳定军心,让他们的家人呆得更久、安心,他直接下令将他们派往云贵地区。对于这些单身军人,有关部门会安排婚姻。士兵必须始终遵守命令。云贵地区有些偏僻,但如果有家人陪伴,也就不那么孤单了。
然而我国西南地区幅员辽阔,仅靠三十万军队很难开发。而且,不可能让三十万人全部成为农民,总得留下一定的巡逻力量。如果我们想让这个地区一点点富裕起来,那么让每个人都成为农民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朱元璋又实行了一项政策,强行征召了中原地区各省市的大批各界人士,其中包括真正的农民、工匠、商人,甚至还有囚犯。在他们前往云贵地区之前,政府还将专门为这些群众发放种子、农具等必要的农业物资。同时,税收政策还提供三年以上的税收优惠。
这样一来,贵州就存在两种不同的人群了,一种是原来驻扎在那里的大军,他们的驻守地区被称之为屯。另一种就是被朱元璋强行征调到该地区的移民,他们居住的地区被称作为堡。而这两种人群的后裔,就是在云贵地区待了六百多年的屯堡人。而贵州如今在各个地区都与中原文化离不开关系,正是因为朱元璋在几百年前实行的人口迁徙。
这些迁徙过来的人给贵州带来了不一样的技术文化,而他们在与当地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渐交流融合,最后形成了贵州如今的文化。虽然现在贵州的经济,相较于东部地区来说还比较落后。但从它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已经在不断追赶那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了。不过与经济不同,贵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要相当深厚的,甚至比一些大家常识中的历史文化古城还有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