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第一上将”萧克:我一生中有三次站错队
迪丽瓦拉
2025-07-08 06:32:44
0

萧克:我一生有三次站错队

萧克1907年出生于湖南嘉禾,他的家庭是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所以自幼就受到了不错的教育。19岁时,萧克就读于国民政府军委会宪兵教练所,该教练所后来被并入黄埔,萧克于是就成了黄埔四期的学生。

后来,萧克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跟着就上了井冈山,从游击队长一路升到红六军团军团长。

1934年,萧克率领红六军团西征,并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军团会合,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36年,红二、六军团被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为总指挥,萧克为副总指挥。

抗战爆发后,萧克继续与贺龙搭档,担任120师副师长。1942年萧克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还曾代理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萧克曾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四野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等……

1955年开国将帅授勋,萧克被授上将衔。虽然是第一“上将”。但是不少人认为,以萧克的资历,尤其是其早期的资历,只授个上将是不太公平的,但是这又是可以理解的:1971年,在批林整风大会上,萧克在讲话时,曾说过自己一生有三次“站错队”。细究起来,他被授上将或许就与这三次站队,尤其是前两次有关。

井冈山上第一次站错

1928年湘南起义后,萧克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朱毛红军会师,整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

然而,朱、陈的部队多为叶挺独立团的“铁军”,秋收起义的部队则是有些土气的“农军”,双方很快就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发生了矛盾,比如28、29团战斗力强,每次作为主力战斗,战果大,损失也大,但是他们却要和担任助攻的31、32团平分战利品……

其中最为核心的矛盾是红四军的领导权问题:是毛党代表的权威更大?还是朱军长的权威更大?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即是:到底应该是政委(党委)责任制,还是军事首长责任制?是党指挥枪,还是被枪指挥?

在29年6月8日的白沙会议中,大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表决,除了林彪、谭震林、伍中豪等少数几人支持毛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支持朱,这大部分人里,就包含了萧克。

最后,“朱毛之争”在九月来信和古田会议后,以双方握手言和结束。

长征路上第二次站错

1934年萧克率领红六军团西征,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后,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1936年,贺、萧接到红军总司令部的电报,电报要求他们迅速北渡金沙江,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电报的署名为红军总司令朱德、红军总政委张国焘。

这时的红军其实已经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不久前张国焘甚至不惜要以“展开内部斗争”来解决北上还是南下的问题,红军差点走向分裂和内战,最后张国焘另立了一个中央,而给贺、萧下命令的就是张国焘的这个“第二中央”。

萧克并没有对张国焘的“南下”主张提出明确反对,这就是萧克的第二次站错队。根据萧克后来的解释,在贺、萧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立刻就派了代表找他单独谈话,说红军北上如何错误,南下如何正确……

他之所以没有对张国焘和“南下”路线进行表态,是因为当时红六军团只有一部电台,还经常坏,所以很少和中央红军联系,对于张国焘和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情况,他并不非常了解。而这种“不表态的表态”在某种程度上说就等于默认和支持了张国焘。

萧克说,不久后朱总司令也召集了二、六军团的领导开会,向他们讲了张国焘如何抗命、分裂等等。萧克是朱德的老部下,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到井冈山、反围剿,对朱德的领导下,大家在甘孜的一次会议上对张国焘的错误提出了批评。

至于第三次“站错队”,萧克指的是自己当时没有站到“造反派”那一边,而是站成了“保守派”,具体情况我们在这里就不讲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玉石器“生产... 新华社成都7月23日电(记者童芳、施雨岑)三星堆考古又“上新”!23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
原创 终... 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朋友,只要一提起刘禅,几乎都是哀叹一声,感叹刘禅是一个无能之君。然而虽然大家感叹刘...
原创 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国共两党矛盾升级,在当时的局势下,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参与会议。 ...
原创 成... #深度好文计划#成吉思汗,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每当其名响彻耳畔,是否曾燃起你心中熊熊燃烧的热血?又或...
原创 此... 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个特殊的人物引起了朝野上下极大的关注和议论,他就是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朱常洵。朱...
原创 盘... 在古代历史上,如果皇帝完全放任麾下的武将带兵打仗,显然会有大权旁落,甚至被架空和废黜的风险。因此,不...
原创 一... 明朝在主观上是非常想解决掉蒙古这个大患的,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朱元璋和朱棣时期频频对蒙古用...
原创 避... 桂陵之战,是战国中期发生于齐、魏、赵等国之间的一次著名战争。作为齐国军师的孙膑,运用了“避实击虚”、...
北朝瓷器,造型、釉色、装饰技法... 北朝时期,河南、河北与山东地区积极吸纳南方瓷器烧造工艺,同时又融汇当地汉晋釉陶技术传统,在变革与创新...
原创 三... 三国猛将众多,却有6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因为他们拥有一身好武艺,却跟错了主公,导致最终的结局非常凄惨...
原创 他... 要说中国那些大一统王朝中,哪个朝代存在感比较弱,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晋朝。 学历史的时候,别的朝代都有好...
原创 中... 大家知道:曾志是陶铸同志的夫人、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可鲜为人知的是,她的一生,曾经受过诸多的险境与苦...
原创 北... 北宋皇帝赵匡胤的首席智囊是赵普。两人相识于后周帝国进攻南唐帝国的淮南地区之时,赵普被任命为赵匡胤军中...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大展 揭开法老... 7月19日,备受瞩目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正式向公众开放。9点开馆,...
原创 回... 图|陈毅 “满招损,谦受益;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在陈老总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大铜墨盒,上面刻着这样...
原创 谭... 蒋介石身边虽然不缺战将,但高质量的将军并不多,懂得带兵打仗之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与蒋介石在用人方面的缺...
原创 一... 每个朝代崩塌终结之日,都是一次对人性的终极大“测试”。平时峨冠博带、高居庙堂的满朝文武大员,到底是忠...
原创 “... 抗日战争史绝对是中国历史中,最值得后人铭记和反复歌颂的一段历史。 在抗战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经典故...
原创 这... 从1926年北伐军兴,到1949年退出大陆,国民党军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也分别出现了五...
原创 莱... 1947年2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打响了解放山东的战役,敌我双方很快进入交锋状态。 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