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四大千古阳谋,挟天子以令诸侯只算半个,最后一个至今无人能解
迪丽瓦拉
2025-07-11 08:03:19
0

谋略,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它分为两种有阴阳之说。阴谋,就是暗中做坏事的计谋,阳谋,是指根据现有的条件,光明正大地改变局面,以此来达到更好的结果。

阴谋,通常是贬义,阳谋,在很多时候却可以为褒义。阳谋的前提是实施计策的一方足够强大,对面明明看出了你的目的也没有办法破解,只能按你划定的路线走,前提是实力。所谓阳谋,那是接受阳谋的结果是最好的,也是最优势选择。放在生活中去讲,阳谋最常见的就是商场促销活动。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历史上最出名的四大阳谋,让人明知是坑也不得不跳。

一、二桃杀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齐景公时期的三维猛士,齐景公一直想要除掉他们,又害怕他们的势力。晏子使出一个计谋“二桃杀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动作迅速,吃掉了两个桃子。古冶子没有吃到桃子,认为受辱选择自杀。公孙接、田开疆见到兄弟死了,他们俩也都自杀。

二桃杀三士的核心点,并不在于争,而在于让。如果三士是为了争,那么完全没必要自杀,管谁功劳大,反正能吃到桃子就行。而原故事里,正是因为他们桃子吃得太快,没法让了,导致真正功劳最大的那位没得吃,所以才自杀。

二、围魏救赵。这个计谋完全是实力碾压,孙膑围魏救赵时,庞涓已看穿其计谋。事实上,孙膑的围魏救赵是阴谋:围魏是为了救赵。

如果赵破了,孙膑也是失败的。但是战国策中齐国攻魏则是阳谋:齐国攻魏不是为了救赵,而是魏国吞并赵国会变强,于齐不利。直接救赵,赵不被攻破魏国撤退,于齐无利。趁虚攻魏,就算庞涓破了赵,赵破魏虚,于齐有利。

简言之:乘虚攻魏是阳谋,就是直接告诉魏王、庞涓,你也没辙,怎么着你都要吃亏。以救赵为目的的围魏,则是阴谋。而现实中很多时候双方都攻敌之所必救,双向围魏救赵,就看谁头铁拳头硬。

所以围魏救赵的胜机不是孙膑围魏,而是庞涓攻赵连一点防守力量都不给魏国留,致使魏一被围就要远方的庞涓回救。何谓阳谋,阳谋就是,我明明确确告诉你们我准备怎么做,你也要跳进我的圈子里面。

三、挟天子以令诸侯。严格来说这个不算是阳谋,只是沾了一点边而而已,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太多了,王朝末年基本都有,最出名的就是曹操。曹操成功虽然不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其以帝王名义诏令天下,大家都知道他是虚的,但曹操势力强大,小诸侯也无人敢不遵从。

官渡之战袁绍也不是遵守诏令而失败,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也没给天子面子,曹操是靠实力统一北方的,有天子是沾了点光。

四,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秦朝初立中央集权制,因秦始皇太厉害,统六国,建秦朝,中央集权才能颁发下去,但秦存在时间太短,汉朝延续秦制,分封与集权制一并用,但汉初仍是分封制度,诸侯权力很大。

这种情况下平定了战乱,维护了中央的地位,推恩令得以发布。洞察人性的阳谋,加之汉中央的强大实力,令诸侯不得不接受推恩令,逐步瓦解地方诸侯的实力,让权力集中在中央手里,可以说,秦始皇开启了中央集权,但真正瓦解分封制度确立集权制的是汉武帝。

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计谋,实行推恩令。这个阳谋不止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我要削弱诸侯国,而且,除了诸侯王的世子不情愿之外,包括诸侯王自己都觉得很有道理,更不用提其他儿子了。

心甘情愿地接受削弱,这才是真正的阳谋。推恩令,是建立在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做后盾上,汉初为了安抚功臣亲贵,刘邦不得已实行郡国制(藩邦+郡县),后改为刘氏宗亲藩王,七国之乱周亚夫把刺头亲王都消灭了,中央政权第一次压过了地方藩王,所以推恩令就是给藩王判了死缓。

推恩令,并不是单纯的推恩令这么简单。它的大前提是多少年前的七国之乱,已经奠定了中央权威的基础。推恩令如果在汉景帝或者汉文帝时期提出,效果未必如此,有可能引起一场战乱。其实这些阳谋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种强大到对手无可奈何的力量来作为阳谋基础,而且这种力量都是直指对手存亡的根本要害。至今为止,民间也未出现能够完美解决推恩令的方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三分钟讲知识# 1922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苏联,这个崭新的国家正式成立了。它如同一个刚刚...
原创 为... 所谓的曹魏帝国之“五子良将”,蜀汉帝国之“五虎上将”,都是后人的评价。 曹魏帝国 “五子良将”来自于...
原创 古... 古人打仗,为何不饶过城池进到城里?专家:你能成功,专家你来做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上亘古不变...
原创 假... 一代名将岳飞,在对金国的作战中连连取得胜利,也让当时的人看到了统一北方的希望。然而,北伐风头正盛的时...
原创 “... 草莽皇帝刘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句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平民阶...
原创 历... 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诞生了无数的历史名人名事,对我们后人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有...
原创 嘉... 前言 他真的不是第二代兴王吗? 当一个人被官方正式确定为某个职位的接班人,却在上任前突然去世,他能否...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实际上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过程,涉及到战乱、环境破坏以及南方经济的弯道超...
原创 皇...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太后和皇后之间的地位和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皇太后作为皇后名义上的母亲,扮演着重要的...
原创 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歌颂李广的诗词,故事背景取材于“...
原创 当... 当初是吴三桂引清入关,为何最后又反清复明呢?有三点原因要说明。我们小时候肯定都看过一部电视剧鹿鼎记,...
原创 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
原创 关... 崇祯自缢这一传言指向明朝末年的一个情节,据说崇祯皇帝很小气,不肯把自己的私房钱用于军队开支,只向大臣...
原创 契... 李光弼的上司王忠嗣曾经这样评价李光弼:“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而这里所说的李光弼是唐朝中期的著名将...
原创 丧... 女性的神秘力量:阿阑豁阿的传奇故事 女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最为神秘而惊艳的角色。无论...
原创 1... 被誉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终完美的形象”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
原创 3... 在我国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当时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苛捐杂税繁重,...
原创 为... 泰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的陵寝,同时也是清西陵地区第一个建造的陵寝。 雍正皇帝的...
原创 封... 封神知识点:殷郊文/王事情 《封神》中,纣王和姜皇后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殷郊,小的叫殷洪。后来妲己秽乱...
原创 命... 说起命运最坎坷的元首来,那就不得不说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他这位波兰元首的命运可真就是太坎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