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惟庸案朱元璋杀三万多人,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
迪丽瓦拉
2025-07-11 08:33:03
0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开始论功行赏,不可否认的是,刚刚建立的明朝,大部分开国功臣都是得到了赏赐。可问题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发动了洪武四大案,也被称为明初四大案。洪武四大案的出现,让明朝初期的大部分官员都受到了牵连。

洪武四大案受牵连的官员达到了将近十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官员几乎是人人自危的。胡惟庸无疑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可是在胡惟庸的前半生,是为了明朝建功立业的。到了之后,胡惟庸的做法让朱元璋感到了压力。

于是朱元璋发动了胡惟庸案。胡惟庸担任宰相期间,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朋党,正因如此,朱元璋感到了威胁。由此朱元璋下决心除掉胡惟庸。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当时的朱元璋前往胡惟庸的家中,观看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

也就是在返回的过程中,太监云奇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于是朱元璋发现了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于是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处死胡惟庸。就这样,胡惟庸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根据史书的记载来看,因为多做违法之事,尤其是在胡惟庸的家中发现了士兵,这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也就是说,这些士兵成为了胡惟庸谋反的证据。单单从胡惟庸谋反的角度来说,他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也就是说,胡惟庸谋反动机不足。

胡惟庸家中发现士兵,可是要知道当时负责京城守卫的是徐达。南京城中的锦衣卫,羽林卫,金吾卫都是徐达在负责。如果徐达不参与谋反,那么胡惟庸根本没有机会胜出。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胡惟庸根本没有造反的理由。

身为丞相,胡惟庸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是胡惟庸还要去冒被处九族的风险,实在是不合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善长当时身居要职,正处于左丞相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李善长要是不参与谋反,那么胡惟庸更没有机会。

胡惟庸是半路参加朱元璋,是因为李善长的关系朱元璋才重用胡惟庸。从实际角度来说,李善长就相当于明朝的二当家。史书记载了“善长已老,不能强拒,初不许,已而依违其间。”也就是说,此时的李善长已经无法控制胡惟庸了。

现如今看来,李善长是一个聪明人,无论胡惟庸是否造反成功他都要死。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李善长根本不会冒风险。从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持续了前后将近十年的时间。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胡党”受到了牵连。

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3万余人。包括开国功臣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踦等1公、21侯。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

由此说来,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明史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出现了很多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胡惟庸是不是真的谋反,肯定是充满了争议的。不过,根据现如今的史籍资料来看,胡惟庸根本没有谋反的可能,假如胡惟庸谋反,李善长和徐达不可能不被拉拢。

胡惟庸案的记载出现了很多矛盾的地方,其次很多证据也是略显牵强,但是朱元璋想杀了这些功臣的心确实是很明显。朱元璋这样做,无疑是想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真真正正的江山,避免他们被这些权臣架空。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做法确实起到了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三分钟讲知识# 1922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苏联,这个崭新的国家正式成立了。它如同一个刚刚...
原创 为... 所谓的曹魏帝国之“五子良将”,蜀汉帝国之“五虎上将”,都是后人的评价。 曹魏帝国 “五子良将”来自于...
原创 古... 古人打仗,为何不饶过城池进到城里?专家:你能成功,专家你来做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上亘古不变...
原创 假... 一代名将岳飞,在对金国的作战中连连取得胜利,也让当时的人看到了统一北方的希望。然而,北伐风头正盛的时...
原创 “... 草莽皇帝刘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句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平民阶...
原创 历... 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诞生了无数的历史名人名事,对我们后人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有...
原创 嘉... 前言 他真的不是第二代兴王吗? 当一个人被官方正式确定为某个职位的接班人,却在上任前突然去世,他能否...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实际上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过程,涉及到战乱、环境破坏以及南方经济的弯道超...
原创 皇...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太后和皇后之间的地位和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皇太后作为皇后名义上的母亲,扮演着重要的...
原创 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歌颂李广的诗词,故事背景取材于“...
原创 当... 当初是吴三桂引清入关,为何最后又反清复明呢?有三点原因要说明。我们小时候肯定都看过一部电视剧鹿鼎记,...
原创 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
原创 关... 崇祯自缢这一传言指向明朝末年的一个情节,据说崇祯皇帝很小气,不肯把自己的私房钱用于军队开支,只向大臣...
原创 契... 李光弼的上司王忠嗣曾经这样评价李光弼:“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而这里所说的李光弼是唐朝中期的著名将...
原创 丧... 女性的神秘力量:阿阑豁阿的传奇故事 女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最为神秘而惊艳的角色。无论...
原创 1... 被誉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终完美的形象”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
原创 3... 在我国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当时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苛捐杂税繁重,...
原创 为... 泰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的陵寝,同时也是清西陵地区第一个建造的陵寝。 雍正皇帝的...
原创 封... 封神知识点:殷郊文/王事情 《封神》中,纣王和姜皇后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殷郊,小的叫殷洪。后来妲己秽乱...
原创 命... 说起命运最坎坷的元首来,那就不得不说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他这位波兰元首的命运可真就是太坎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