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培养的军事接班人,蜀汉名将姜维,有何成就与过错呢
迪丽瓦拉
2025-07-11 20:02:52
0

姜维,是蜀汉名将,诸葛亮精心培养的军事人才,他的显山露水主要是在诸葛亮逝世后,其成就与过错分别有哪些呢?

今天笔者就与大家汇总与分析一下。

一。忠孝分明,丞相器重

姜维从小聪明好学,特别喜好郑玄的经学,年幼丧父,成年后接父亲的班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属于魏国管辖的下层官员)。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当蜀汉丞相诸葛亮军出祁山时,天水太守马遵怀疑姜维投靠蜀汉,趁共同外出巡查之际,将姜维丢弃于城外,姜维不得已投降了诸葛亮。

姜维投降诸葛亮的时候,恰逢马谡兵败街亭,姜维必须随诸葛亮大军撤退,他只能与还在老家的母亲分开了。后来,姜维母亲写信让他回去,姜维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他选择了忠于诸葛亮、出外闯荡事业,而暂时淡薄了孝道。(这可与徐庶的选择截然相反啊!)

从此年仅27岁的姜维,踏上了他后半生的荣耀历程。他的举动及才干深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还写信告知蒋琬(丞相未来接班人):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又兼心存汉室,将来可以承担重任。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不幸病逝于五丈原,留下遗命让姜维与魏延断后,在魏延不听调遣,率军从别道率先撤退时,姜维独自率军击退了试图追击的司马懿。回到成都后,姜维受到朝廷重用,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领各路军马,又加封平襄侯。

二。继承遗志、征战沙场

诸葛亮死后,姜维开始展露才华,并成长为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他继承老丞相遗志,沿用孔明战略战术,极尽全力北伐、争取匡扶汉室。

他首先发挥自己熟悉西方风俗的特长,以羌胡为羽翼断除陇西为蜀汉所有,以积聚更多的北伐力量。他从公元238年到262年的24年间,总共进行了十一次的北伐,与魏国以邓艾为首的将士,浴血奋战。

然而,接替诸葛亮丞相职权的蒋琬和费祎,在位时共同实行的是保境安民政策,所以在每次出兵时,他们安排给姜维的兵力都不超过万人,军粮供应也不够充分,这就大大削弱了姜维北伐的军事力量,让其不能尽力发挥。加上蜀汉当地的地势,也限制了姜维的北伐。

虽然姜维的北伐没有取得重大胜利,但却保障了蜀汉江山及政权的稳定与延续。

当费祎被刺身亡后,姜维的军权虽然增大了,但随着董允的离去,宦官黄皓开始猖獗专权,并排挤姜维等忠臣,姜维不得已回避种田去了,当得知魏国军队来犯时,他又主动请战奔赴前线。

后因昏君刘禅主动投降,下诏姜维受降,迫使姜维不得不诈降,不服输的姜维后来试图说服魏将钟会谋反,因消息不幸甚泄露,最终被杀害。

三。失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总结姜维一生的经历,为了国家忠心耿耿,对待事业兢兢业业。他与蒋琬、费祎及董允三人,共同铸成四根大柱,保障了诸葛亮之后的蜀汉近30年的寿命。但是姜维还是有失败之处的。

首先与诸葛亮相比,他缺少统揽全面的大局观,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方法也不够充分。这表现在他只顾完成老丞相遗志—北伐,没有考虑国家财力与物力是否适合常年战争,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劳民伤财,还与费祎等政府大员们产生矛盾。从而削弱了他的北伐军力,当然会产生屡次北伐无大成果的结局。

姜维先后与费祎及宦官黄皓产生过不可调和的矛盾。与费祎是因为职责分工不同,考虑的问题也就相佐,这本来可以通过互相沟通来解决的,毕竟都是为国家着想办事吗,但姜维没能处理好两者关系,或者说他缺乏良好地沟通能力,使得双方没能同心协力,反而形成掣肘,给国家带来负面效应。

而与宦官黄皓的矛盾,则属于政治立场不同,姜维也没能解决好,这说明他的政治斗争经验与能力不足,不能像前面董允那样敢于限制宦官专权行为,更不具备以前诸葛亮能够驾驭全局,威慑不良权臣的能力。所以,出现政府间军政不和,让姜维遭遇惨败是必然的结果。

最后,就是姜维生不逢时,遇到了刘禅这样的昏君,无论他如何意志坚定、勇猛善战,关键时刻后院起火,肯定会防不胜防的,屡获败仗的。

总之,姜维的忠贞爱国、勇猛顽强的精神值得称赞;但其经验教训也应该认真吸取。让我们学习与发扬他优秀的道德品德,工作作风;摈弃他的不足之处,将自己磨练成建设祖国有用的人才。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若要从福利角度来选择穿越到哪个历史时期的王朝成为重臣,我们会发现,如果问哪个大一统...
原创 大... 在中国的诸多神话故事当中,“大禹治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禹出生在三皇五帝时期,因为距离现代历史差...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 圆筒印章是印章,通常设计相当复杂,在美索不达米亚广泛使用。 作者:约书亚·J·马克博士 哲学教授 ...
乐游安阳丨跟着馆长看殷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大家请看墙面,这是商代雕刻在甲骨、铸造在青铜器上的‘车’字,商...
原创 原... 一个人从巅峰跌落谷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有的人可能一生都不曾体验过跌落谷底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仅仅三五年...
原创 此... 经常看古装剧的人应该能够发现,在很多古装剧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少见的民族,比如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匈奴...
原创 太... 刘邦见到秦始皇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做为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去咸阳出差,结果在办公完事的同时,结果却:...
原创 古...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持续收到类似文章的推送,并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
原创 山... 文|飞鱼说史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 公孙衍是...
原创 原... 俗话说的好“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优秀的女人”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用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一个贤妻可...
原创 原... 序言: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在养心殿读了一篇太学生的文章,感慨道:“朕一生阅文无数,竟从...
原创 原... 引言:清朝灭亡后,那些犯人怎样了,这些你曾经有思考过吗?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某位...
原创 唐...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王朝,汉朝与唐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谓是达到了方方面面的程度。无论是现如今疆...
原创 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民间,刘伯温的足智多谋,雄韬伟略是可与诸葛亮齐名的,明太祖朱元...
原创 太... 一提到清政府,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昏庸无能懦弱,但其实,清政府是无能,但最终我们还是要看到这背后的实质,...
原创 夷... 导语: 从孙权的角度去看这场所谓的夷陵之战,自打他打算拿下荆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孙权已经做好了跟刘...
原创 唐... 导读:众所周知,由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政治稳定统一,统治者清明爱才再加之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诗歌也在这...
原创 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作为东汉末年名士的司马徽曾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在政治方...
原创 左... “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毫不吝啬地称赞左宗棠,足见其非凡的才干与成就。左宗棠,这个名字从西北的新疆...
原创 南... 这些年齐国北伐山戎,帮助周边国家,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而齐桓公依然心心念念的想攻打楚国。当时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