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随着一声炮响,天朝上国的美梦就此破碎。而在西方列强所胁迫签订的一张张丧权辱国的条文里,清朝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艰难,多少家庭吃了上顿没下顿,多少孩子沦落街头行乞。
可当老人怀抱幼儿,伤患拖着残躯,整日游荡在街头巷尾苦苦祈求一碗白粥的时候,与之形成鲜明而残忍对比的是,晚清公子哥在饭桌上酒足肉饱后与歌女的嬉笑打闹,从这张照片中,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有钱人家酒醉金迷,穷苦人家却衣不遮体。
而从这些早已泛黄的照片当中,我们所看到的正是这样一个魔幻的时代。有的孩子衣不蔽体面黄肌瘦,过着街头流浪乞讨的生活,有的孩子却穿金戴银面色红润,在深门宅院里奢靡着长大,从他们的穿着来看,这个男孩子应该是一位官二代,而这个小女孩,很有可能就是他的童养媳。
面对着中国这样的境地,一群有识之士也开始对中华民族实施救亡图存的运动。率先开始实践的便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信条的洋务派大臣了。而上图中照片所拍摄的正是由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的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福州船政局的全貌。
而在洋务运动之中,除了官方创办各种或是军用或是民用的企业之外,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洋务大臣便开始向各个列强国家派遣出国留学生,希冀通过他们去往国外学习西方技术来带领着清朝的未来走向光明。图上所拍摄的也正是1872年我国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
可这些国家大事对于清末时期忙于生计的普通百姓来说确实是遥不可及的,就算偶有听闻,三五个作群聚在一起商讨议论几句也就将其抛之脑后了。清末时,大多的百姓会更像是照片中拍摄的这样,在喧闹的街市买卖里乞讨生活。
朝局动荡,宫中也疏于管理,所以清末时期,我们偶尔还能够在大街之上窥见深宫里的宫女颜色。照片中的这位宫女身着素色的满族裙装,快步奔跑在寻常街头之上。这本是一件清末时期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可经由相机这么一拍,这样鲜活的颜色却有幸被保存到了现在让你我得以窥见。
清末的街头之上,除了宫女鲜活的颜色,最多的便是这些轿夫艰涩的脸色了吧。达官贵人出门自是不用抬脚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身穿短打的轿夫,随便一招手,轿夫们便会像闻见肉沫的饿犬一样蜂拥而至。可长久的苦力活终归还是给这些卖苦力的汉子们增添了一道又一道生活的艰难。
街头巷尾的生活是如此,深门宅院里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各个岁月大好的年轻人整日瘫倒在床榻之上,举着个烟枪不停地吞云吐雾,如此一日一日的将身心损毁下去。而他们沉醉在鸦片的精神欢愉之中,又哪会理会黄金白银万两如流水般的逝去呢?
黑白的照片里向我们所呈现的正是一对刚成婚不久的新婚夫妇相携于榻上抽食鸦片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得出他们两位身体的年轻,却也能够从那呆滞的神情动作里感受生机的逐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