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四年,标志着天山南北的平定,为中国领土增添了新的篇章。这片广袤土地自汉朝时期即属于中国,乾隆以“新附旧疆”的决心,将其命名为新疆,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然而,新疆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多次面临割让的风险。
自鸦片战争以来,新疆逐渐成为列强觊觎的对象。大清沿海遭受侵略,西北边境面临沙俄和英国的渗透。同时,内地陕甘地区的回民起义影响着新疆,导致暴乱不断。1865年,南疆封疆主金相印为了应对疏勒的威胁,向中亚的浩罕汗国求援。浩罕汗国派出阿古柏率领大军,占领了喀什噶尔、疏勒、和阗、叶尔羌等地,建立了反动政权。与此同时,日本入侵台湾,大清西北和东南同遇紧急。
在这危急时刻,左宗棠作为时任陕甘总督,坚持认为“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秩,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他主张收复新疆,并与李鸿章倡导的“海防”进行激烈争锋,认为“塞防”和“海防”同等重要,“时事之宜筹,漠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这一主张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然而,打仗需要资金,而大清国库空虚。红顶商人胡雪岩挺身而出,购置十万石粮草,加上十万两白银赠送给左宗棠,解决了急需的财政问题。随后,左宗棠通过胡雪岩与洋商的关系,借得高利贷,确保了军饷和后勤的保障。左宗棠率领七万清军于1875年5月出征,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新疆军务。次年二月,他进驻甘肃肃州,就近指挥新疆战事。令人惊讶的是,当时已经64岁的左宗棠在出征前,命人抬着自己的棺材跟随大军出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左宗棠彻底击败了来犯之敌,取得了西征的完全胜利。
可以说,新疆的收复是一项非常艰难而重要的任务。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历史的背景,还体现在如今的战略地位。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新疆的矿产种类齐全,总储量庞大,仅发现的矿产就达到了138种,占全国的80%以上。油气资源更是丰富,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达到209.2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达到1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被誉为聚宝盆,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巨大。
总的来说,新疆的历史是中国领土的延续与巩固,是无数英勇将士血战沙场的历史。从乾隆时期到左宗棠的奋斗,每一步都是坚守国土的决心,是对家园的责任担当。如今的新疆,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国繁荣的重要支柱。保卫新疆的艰辛付出,使得这片土地在中国版图上熠熠生辉,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