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做土匪、挖清陵的孙殿英,其儿子却成为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迪丽瓦拉
2025-07-15 04:33:18
0

提起晚清,就不得不绕开

慈禧

这个人。她在咸丰帝死后,通过凌厉的手段,成为晚清的实际掌权人。

在掌握大权后,慈禧就开始了挥霍的人生。昏庸无道的她,最终导致旧中国百姓饱受洋人欺辱。

让人可气的是,她居然得到了善终的结局。但人在做天在看,慈禧最终还是迎来了报复。在其死后,孙殿英带着一支军队挖开了慈禧的陵墓。

不仅将里面的珠宝全都盗窃,还粗暴的将慈禧遗体拉了出来扔在一旁。

而孙殿英在将慈禧墓中宝物盗出后,就将其拿到市面上售卖或者送入,最终导致许多国宝流亡海外,至今仍未回归。

这也让他成为了民族罪人,至今仍被人唾弃。

孙殿英的起家

孙殿英是河南永城马牧乡人,字魁元,属于家境比较贫寒那种。其父没什么本事,但是特别喜欢出风头。

在一次替同乡人出头与人争执的时候,最终被打死在狱中。本以为其父亲的死,会给孙殿英带来一点警示,但没想到他完全继承了父亲的性格。

像读书的时候,孙殿英就展现出调皮与捣乱的特性。一次他彻底将私塾先生给惹怒,最终被老师给赶了出去。

当众出丑,让孙殿英特别不爽,由此也记恨上了老师。于是他趁老师不在的时候,居然用一把火把私塾给烧了。

之后,孙殿英便远离学堂。来到了市井中混迹。在市井中混迹的人,大多都是混混,性格都比较恶劣。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孙殿英也变的不务正业、不学无术,整日里都在想着一些歪门邪道来搞钱。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和那些混混有着一样的本性,但孙殿英的目光比较深远,不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市井游侠。

他凭借着过人的机灵,和肯下血本打点,逐渐的混成了一个小头目。为了能让自己彻底立足,他又开始结交军警,通过贿赂的方式让军警为他大开后门,混的风生水起。

当时旧中国军阀当道,特别昏暗。孙殿英意识到,光做混混小头目也没什么出息,倒不如去参军。手里有家伙的话,就谁也不用怕的。

于是,他辗转各地,最终来到了安徽亳州,在北洋政府高级将领

姜桂题

手下做事。不久后,孙殿英又反复横跳,相继投靠了

李凤朝和丁香玲。

在丁香玲手下的时候,孙殿英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一路连升到营长。此时,孙殿英不甘心屈服在这些军阀手下,想自己做军阀。

于是,他脱离了丁香玲,并自立山头。很快,他的队伍扩充到了一个旅,孙殿英便自称旅长。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加入孙殿英的队伍,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手下与其说是部队,倒不如说是土匪窝。这里没有什么约束,管理也比较松散。于是,许多流氓、土匪都相继投靠了他。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在各路军阀忙着打架的时候,

孙殿英瞅准时机,又一次跑出去招兵买马,最终将队伍扩大到三四千人。

此时,孙殿英本以为也能过上军阀的日子了。但这点力量,在军阀的眼中根本是不够看的。

很快,孙殿英就被收编了。

收编之后的孙殿英也没有老实,而是继续开始了反复横跳。期间,他曾在憨玉昆、叶荃手下任职。

在叶荃手下的时候,孙殿英一直不愿意听从上级的命令。因为他一直忙着为自己攻城略地、谋取利益。

众人一看这不行啊,于是纷纷对其发起追击。孙殿英的手下都是一帮散兵游勇,欺负老百姓尚且可以,但在战场上根本不行。

很快,孙殿英就被击溃了,只能带着残部流窜到山东济宁。来到山东后,孙殿英遇到了

张宗昌

。张宗昌也是市井混混出身,两人可谓是臭味相投。

于是,孙殿英就投靠在了张宗昌门下,担任第五师的师长。在张宗昌手下的时候,孙殿英算是很尽心尽力的,在奉系与国民革命军的作战中,曾为张宗昌立下了头功。

最终孙殿英的部队被扩编成军,他也因此高升为军长。但好景不长,奉系与直鲁联军被国民革命军打败,孙殿英所部也损失惨重。

投机取巧的孙殿英,最终又换了个山头,被蒋介石所收编,成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的军长。

东陵大盗

1928年春,和孙殿英一样被国民革命军击溃的

马福田

逃到了马兰峪。马兰峪距离清东陵非常近,马福田之所以来到这里,也是为了盗取清东陵里面的宝物。

自从清朝灭亡后,清东陵就失去了守卫。这也导致许多盗墓贼盯上了这个地方,经常从清东陵里盗取一些宝物放到市面上售卖。

马福田看到市场上出现的东陵宝物后,心里面痒的不行,所以也萌生了挖清东陵的想法。但马福田最终没能如愿挖开清东陵,因为国民革命军派出了孙殿英对马福田部进行围剿。

在围剿完马福田的残部后,孙殿英便将部队驻扎在蓟县的马伸桥。

此地距离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孙殿英之所以将部队驻扎在这里,目的和马福田一样,就是为了盗取清东陵里面的宝物。

但公然挖帝陵这种事,孙殿英还是不敢做的。为了掩人耳目,他就贴出了告示,表示自己要在马兰峪附近进行军事演习。

之后,他将少许的守陵人和附近的百姓全都赶了出去。在不断探索下,孙殿英最终找到了慈禧墓的大门。

之后,他采用了非常粗暴的方式——用炸弹炸毁了墓道石门,从而进入到墓室之中。

之后,孙殿英命令手下将墓室里面的宝物悉数搬出。

据悉,将这些宝物全部搬出,孙殿英一共耗费了三天三夜的时间。

而在将宝物盗取出去的同时,孙殿英及其部下还对墓室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

像慈禧的尸骨,都被孙殿英粗暴的拉出扔在一旁。而除了慈禧的陵墓之外,乾隆的陵墓也惨遭毒手,被孙殿英洗劫一空。

尽管孙殿英事前将清东陵附近的人都支开了,但其盗墓的信息还是传开了。自古以来,盗墓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孙殿英自然也遭受到社会各界的声讨,特别是溥仪为首的满清遗老对孙殿英的行为感到特别生气。

眼见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孙殿英也慌了。

为了躲避惩戒,他便拿着所盗的珠宝四处打点。像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国民党高官都收到过孙殿英的贿赂。

最终孙殿英啥事也没有,没有收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不仅如此,他还凭借着盗墓所得的宝物招揽了更多部下,实力越来越强,不断的加官进爵。

但人在做天在看,20多年后,孙殿英最终还是迎来了审判。那是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孙殿英于汤阴战役中被俘,最后被关押在战犯收留所里。

当时我们想的是在解放战争结束后,再对孙殿英进行判刑。

但没想到他最后却死在了解放战争之前,原来孙殿英有吸食鸦片成瘾,被关进战犯收留所后失去了鸦片来源,最终因烟瘾发作而死。

与父亲截然不同的人生

孙殿英的祸国祸民的行为,一直都为人不耻。虽然他死了,但其名声必将遗臭万年。不过,孙殿英虽然坏事做尽,但其儿子

孙天义

却与其完全不同。

孙殿英死的时候,孙天义只有16岁。虽然孙殿英无恶不作、恶贯满盈,但孙天义完全没有受到他的影响。

因为孙天义的母亲和姑母是个非常明事理的人,知道孙殿英行为不端。所以在孙殿英出生后,她们就极力的将孙天义往正路上带,希望他不要成为父亲孙殿英一样的人。

她们的教育也很成功,孙天义长大后,确实非常正直,和孙殿英完全是两个人。小的时候,孙天义经常被同龄人欺负,还被嘲笑是大盗的儿子。

最开始的时候,孙天义内心非常不闷。后来经过母亲与姑母的开导,孙天义慢慢就释怀了。他曾表示:

孙殿英是孙殿英,我是我!

为了让别人放下对他的偏见,孙天义便决定勤学苦读。1952年的时候,孙天义从辅仁大学成功毕业。

毕业后,孙天义决定为社会做些什么。一来为父亲孙殿英洗刷一些罪恶,二来为新中国的发展发光发热。

后来,孙天义决定去做老师,帮助更多的孩子成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孙天义可能这一辈子都会从事教育行业,直至退休。

而在1959年的时候,孙天义的人生轨迹迎来了变化。当时有外国客人来到我国参观黄帝陵,孙天义会外语,所以被叫来临时充当翻译。

这也是孙天义第一次见到黄帝陵,当时他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

此刻,他内心也埋下了一颗将黄帝陵好好保护起来的想法。

时间来到1992年,此时的孙天义已经小有成绩,还被任命为陕西政协的副主席。当时陕西决定修缮黄帝陵,孙天义听后特别兴奋,立刻要求加入到这份工作当中。

最终,孙天义被任命为黄帝陵基金会的副会长,紧接着又升为会长。

孙天义的工作,主要是为修缮黄帝陵筹集资金。在他的努力之下,最终为筹集到数亿元的善款用来修缮黄帝陵。

筹到钱后,按理说孙天义的工作也算是结束了。但孙天义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在工期开始后深入工地来监工,所有大大小小的事都事必躬亲。

这样的一个举动,让很多人非常感动。当大家了解他是孙殿英的儿子后,更为其精神所感染。

而孙天义努力修缮黄帝陵这件事,在不少人看来都是在为孙殿英“赎罪”。但孙天义非常直接了当的表示:

我确实是孙殿英的儿子,但他是他,我是我!

这句话,明确的将他护陵一事与孙殿英区分看来。

也许在孙天义看来,孙殿英所作所为也是不值得被原谅的。

毕竟无数国宝,都是因为他而流亡海外的。除此之外,乾隆陵和慈禧陵墓也被破坏的非常严重。这都是我们的民族遗产,没想到最终被孙殿英挥霍一空。

与此同时,孙天义并没有割舍与孙殿英之间的关系,而是选择正视这件事。

在孙天义的努力下,黄帝陵被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有人问孙天义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护陵,孙天义曾回答道:

一个民族绝对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真的丢掉的话,我们是不会有前途的。

据孙天义所讲,他第一次见到黄帝陵的时候,黄帝陵很破旧,而且特别狭小。此刻他心里也清楚,如果都对黄帝陵不管不顾的话,再过一些年头,黄帝陵可能就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之一,如果忘记他,就等同于忘记历史。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绝对不会走得长远的。为此,孙天义就下定决心,有能力了,一定要去守护黄帝陵。

现如今,黄帝陵得到了扩建,与以前相比更加雄伟、有气魄。而在黄帝陵修缮后,前来这里祭拜、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就是孙天义想看到的,希望每个人都能记住自己的祖先和历史。在完成这个任务后,孙天义依旧没有停歇,而是继续投身到教育行业里。

总结

父亲毁陵,儿子护陵。这是个非常戏剧性的,也徐孙殿英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作恶一生,生出来的儿子却这么有出息。

如果他当时知道这个结局的话,还会强行盗墓么?这个我们也说不准。总的来说,孙殿英是个民族罪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孙天义则恰恰相反,他一生都在致力于保护中华历史文化古迹,有着非常高尚的民族情操。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且源远流长,正因为我们一直铭记着历史,知道自己的根。只有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犹太人有三处可供建国,为何偏偏... 众说周知,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实现自犹太复国,并且经历五次中东战争巩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当时候犹...
原创 商... 商朝在中国历史上,迁都的次数堪称频繁。根据史书记载,商朝的迁都活动达到了13次,其中商汤之前,商族便...
闽非经贸 “双向奔赴”!第四届...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自6月12日开幕以来,“福建馆”喜迎广大非洲来宾,现场客商云集,洽谈氛围火...
原创 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最著名的诗作《落地后赋菊...
从器物到记忆 华人策展人探索文... 作者 刘洋 “对文化遗产的定义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语境下有不同的诠释角度。21世纪的博物馆应该去寻找和当...
原创 侦... 1947年7月,延安保卫战正处于激烈阶段。一天傍晚,旅部侦察参谋刘振忠急匆匆地找到了班长郝贵生,安排...
原创 党... 历史开讲 在他20岁那年,柯庆施远赴莫斯科,得到了列宁同志的亲自接见,成为了我党历史上唯一一位亲眼...
原创 大... 在元末农民战争后期,群雄割据,势力争斗异常激烈,社会动荡不断,最后局势由在这场战争中崛起的朱元璋集团...
原创 公... 历史开讲 在公元前的时期,罗马公民在殖民城市的人口占比大约是多少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
原创 四... “各位施主,贫僧已经是出家之人,怎会再犯当年之过,何必大动干戈抓捕贫僧?” 在一座破旧的寺庙中,...
原创 同... 乾隆时期,官场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汉人地方官最高为布按”。但如今看来,这种说法并非完全准确。事实上,...
原创 唐... 公元618年,唐朝的建立宣告了一个新纪元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一段崭新的历史。唐朝历经了21位皇...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0!河南省... 记者6月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0家单位列入国家...
原创 唐... 大唐建中四年,似乎被某种诅咒所笼罩,接连发生了几起奇异的兵变事件。首先,泾原军因厌恶长官提供的糟糕伙...
原创 吕... 吕不韦的悲剧结局:看完秦始皇仅30字的信后自尽,尸体被盗,葬礼成灾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选择了一杯...
原创 周... 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曾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声称周恩来总理主动伸出手与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握...
从关中平原到原州险阻,看唐代萧... 萧关道从长安出发至凉州,经过了山脉环绕的关中平原、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翻越了高峻险峭的六盘山脉,其所...
从兽角到角状鬃,看西晋镇墓兽形... 汉晋独角型镇墓兽作为明器化的丧葬用品,其形象塑造会受到制作工匠、丧家要求等各方面影响,因此同种类型的...
原创 埃... 改写后的文章: --- 文 | 史说百家 编辑 | 史说百家 对于一个从未踏足过埃及的人来...
原创 周... 周朝的乡遂制度作为一种早期的地方自治制度,展现了鲜明的制度特色及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制度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