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一将领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下令用热汤灌进,随即惨叫四起
迪丽瓦拉
2025-07-16 15:33:38
0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里有一个故事叫: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该计谋从张良献策刘邦至今2000多年,被用在大大小小的军事战略和风云诡谲的官场职场,

可谓是屡试不爽。

但中国兵法讲究一个相生相克,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破解之法应运而生:

三国时期蒋干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周瑜将计就计来了个反间计让蒙在鼓里的蒋干成了个笑话。

将计就计的意思就是:明知道这是个全套却不急于拆穿,最后扮猪吃老虎。

由此可见,再好的计谋也不是“一劳永逸”,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人生在世,先谋事,再谋人,最后谋局。

基层员工把事情办好了就可以升任管理岗位,管理岗位把人管好了就可以升任老板,老板需要看的,就是整个行业的动向与企业发展规划的博弈。

不同的层级决定了思维方式的不同,今天的故事,就是带大家领略一把:

晚清名臣曾国藩如何用

谋人的思维

攻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谋事的战术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兵法战略上的研究和钻研可以说是深入骨髓,

所以才经常出现那种,在一个段位的人来看明明是死局,但稍高一层的人一出马,就能峰回路转。

一:天京之战背景

1862年,曾国荃在哥哥曾国藩的指挥下率领湘军打到了天京城下开始围城行动,史称“天京之围”。在天京城内纸醉金迷做着皇帝梦的天王洪秀全十分惊恐,连下3道急诏让李秀成火速从上海撤退支援天京。

9月14日,李秀成由苏州出发领兵20余万回援天京。

10月13日李秀成在天京城外和城内的洪秀全里应外合夹击曾国荃在雨花亭大营驻扎的湘军。先后5次合力突围,皆被勇猛无比的湘军一一击退。

其实此时湘军只有区区3万人,为什么能够如此“悍不畏死”,除了素日的训练有素和武器装备的精良先进以外,天京城是最后一次攻城之后可以大肆掠夺发家致富的机会了。

所以将士们硬是撑着最后一口气顽强拼搏。

但天京城池非常牢固,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监督修建的都城,修建工艺极为讲究。城墙周长九十六里,要数万人才能完全包围。城墙的地基用的都是花岗石,坚固无比,一般的大炮根本轰不穿。以当时湘军的实力想要直接在那么大范围形成包围圈是一件很困难几乎无法完成的事,硬攻更是困难重重。

主将曾国荃并不是一个特别善于用“智谋”的将领。左宗棠曾经问他生平最得意的事,他毫不忌讳的说:

“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在晚清时期因政治腐败国库已经被掏空,很多军队打仗粮饷和武器装备都跟不上。权倾朝野的曾国藩为了照顾这个比自己小13岁的九弟基本上都是给他配备“最强装备”。

曾国藩虽是清朝重臣但思维非常活泛,对于洋人的武器从来都是照单全收,所以曾国荃无疑是个“财大气粗”的主儿。他打完仗后更是让兄弟们随意在城里烧杀抢掠,于是湘军的士气与其他清军完全不同。

但他打仗很多时候就是强攻,强轰,围剿,消耗战耗死敌人。因他非常善于围攻堵截战,俗称“曾铁桶”。正因如此相似

战役,李鸿章打三个月半年,曾国荃

要打1年。这次天京之战他也是准备启用相同的战术—围攻+炮轰。

但湘军毕竟是远距离作战,长久下去肯定是消耗不起。

天京城又是固若金汤的堡垒之城,想要用围攻战略消耗对方的话,哪怕哥哥曾国藩再有能耐也支撑不了弟弟的这等“豪迈之气”。

有人说打仗就是打钱,这话说对了一半,有水平的将领一定是用最小的代价(死亡率+财力)获取最大的军事利益(城池+战利品)。显然光论战术,曾国藩兄弟明显不是李秀成的对手。

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兄弟两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地道战”。既然城墙坚不可摧大炮都不好使,就只能挖地道挖到薄弱的城门口,最后再出其不意炸掉城门。

1863年11月起曾国荃先后派出万余工兵在朝阳、神策、金川门外挖掘地道十余处,准备轰塌城墙。但曾国荃先后

挖了上百条地道

动用

了十几万斤炸弹,

依然未能攻克天京城。

因为李秀成也是个十分善于挖地道的主儿,之前在桂林之战他就是靠挖地道战打赢了清军。所以他深知地道战的门道:地道本身就有很大运气成分,有一些地道挖到一半就碰到花岗岩就得废弃掉重新挖,如果地道挖得太深非常消耗人力和时间,完全是得不偿失;但如果挖浅了挖掘过程因为水源枯竭会让周围的草变黄。

虽然曾国荃一面在地面上各种“炮轰”,“诱降”太平军,企图转移李秀成的注意力为地道战提供适宜的环境。但此时深谙此道的李秀成却一眼识破,最后竟选择将计就计,任凭湘军继续集中兵力挖地道。

他只在城楼上看附近草的颜色不同就能判断该区域是敌人的“地道区”。

最后他不慌不忙让士兵烧好开水准备好毒气在相应的地道出口投下,

让湘军损失了2000多工兵,有的炸弹甚至在地道中爆炸,狭小的空间巨大的爆炸力度,可想而知地道战的惨烈程度,所以曾国荃一度不得不放弃该方法。

眼看地道挖了无数条,工兵一波波有去无回的死在李秀成的“烟雾弹”里,曾国荃也是急红了眼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对于目前已经弹尽粮绝,全靠等着城破之时冲进城去靠抢劫“一夜暴富”的湘军战士眼看已经支持不了几天了。

偏偏此时,太平军内由于天王洪秀全于1864年6月1日去世,李秀成为了振奋军心,让刚即位的幼王洪天贵福在城内大肆封王,血战到

仅有1.5万军士驻守的天京城楼硬是被这群“刚被封王拜相的猛士”用命抵挡。

慈禧一道道下令李鸿章率部支援天京的懿旨也是让曾国藩焦头烂额,先不说自己耗时2年损兵折将未能拿下天京的大罪,本就10月未领军饷的湘军战士,此时李鸿章部再来天京分一杯羹,城破之时会不会引起双方士兵为抢夺城内财物的兵变都不知道。

所以当务之急是迅速拿下天京城。

三:谋人之局胜于谋事

冷静下来的曾国藩思考着目前太平军内部的情况:洪秀全死后所有指挥权交由李秀成。和李秀成打仗数年的曾国藩深知,李秀成虽然有勇有谋,但毕竟出身贫困农耕家庭,本身的学识及眼界有限。

且因为偶然的机会从基层士兵一举坐到“忠王”的位置,又因为时常兵行险招而屡有胜迹。所以料定李秀成是一个颇为自负的将领。

于是曾国藩思索良久以后做了一个,看似胆大却有机会一击致命,且最大限度减少军队伤亡提前结束战斗的方式:

把之前被李秀成识破的地道重新开掘,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故技重施。

首先骄傲的李秀成并不是个细心且城府极深的人,

不会想到曾国藩会如此“草率”的重启地道战。

毕竟数日前李秀成才因为识破了曾国藩的地道战让其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所以他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地面应战。

1864年7月,地面上高炮持续不断,地面下原来的地道重新挖掘启用后,湘军得以将数吨重的炸药堆砌在城门口,最终上下齐轰,转瞬之间攻陷了天京城楼。此时的李秀成看着尸横遍野的城池没有丝毫犹豫,带着幼王洪天贵福往远处逃遁。

至此历经2年的天京保卫战顺利结束。曾国藩这招可谓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釜底抽薪般拿下了李秀成这块硬骨头。

曾国藩这招其实并不是胜在“战术”,而是胜在“识人心”。

战术还是一样的战术。第一次用就被识破了。但是他在已经被敌人识破的情况下,却铤而走险用了第二次,

看似“兵行险招”实则“诛心之战”。

这种战略其实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手里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比如诸葛亮对司马懿用的“空城计”。

此计并不是针对该次战役的胜负而设,而是根据当时的司马懿在曹魏政权里的尴尬地位。诸葛亮深知司马懿心里是不愿意真的“杀了”自己。因为曹丕曹睿对司马懿惯用伎俩“用之压之”。如果最大敌人诸葛亮死了,司马懿也就玩完了。

可见高手之间对弈,最后都不仅仅是看一点一线一面而是眼观全局乃至身后的众多因素。

看对手的战术也不是单看他一时的战法,

而是需要根据这个人长时间的作战手法,对他进行心性的研究,

最后从对手性格上的“薄弱点”去攻击他。

孙子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参考文献:

《李秀成: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回头无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公元前316年,大秦帝国的朝廷里,展开了一场关于国家命运抉择的战略方向辩论。正方选手是秦国将军司马错...
原创 清...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的陵墓发现与现代南京玄武区,然而在墓前却立着一块治隆唐宋的碑,这块碑是后人所...
蒋介石精辟评价粟裕:“娘希匹,... 淮海战役结束后,有人就把粟裕战略态势总结给蒋介石,蒋介石听了以后哭笑不得,骂道: “娘希匹,粟裕精...
中国蒙古史与北部边疆的历史文化 2024年9月14日,由中国蒙古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元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
李世民去世前嘱咐儿子:这人太厉...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李世民 作为唐朝开创的奠基者,李世民在各方面的能力...
原创 胡... 纵观国民党的几大悍将,胡琏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吹不黑平心静气地讲,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的确要比他的...
他既不是黄埔出身,也无党无派,... 1950年3月,蒋介石任命俞大维为国防部长。但因个人身体原因,未能就任,但是过了四年后蒋介石再任俞大...
原创 诸... 关羽败走麦城之后,被马忠斩杀。刘备得知以后震怒,集结了几十万大军进攻孙权,为关羽报仇,但是不料被孙权...
原创 侵...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参战。1945年8月,随着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右翼...
原创 湘... 刘长佑是晚清湘军名将,连曾国藩提到他都自叹不如,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法国入侵时,积极练兵备战,而他曾经提...
原创 古... 中原,现在成为了河南省的代名词。但是河南绝不能包括整个中原,广义上的中原也绝不仅仅只有一个河南。 ...
原创 古...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我们经常可以...
原创 曾... 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位汉臣,他不仅赢得了满清政府的信赖,而且凭借个人的才华和智慧,让后人都为之竖起大拇指...
原创 刘...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所以这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未解的谜团,今天咱们就说...
原创 日...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国家的国歌无疑就是在忧患的时候写的,比如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
原创 周... “总理,还剩十四分钟”。秘书走到周总理身边轻声提醒道,忙着批公文的总理,接下来就要准备接见外宾。 “...
原创 鳌... 话说满清第一巴图鲁鳌拜,我们在电视剧和电影之中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个大奸臣,十分的嚣张狂妄,仗着自己是顾...
原创 推...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滴水都承载着过往的记忆,每一片叶都映照着时代的变迁。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卡尔所说:...
原创 秦... 公元前210年,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在了第五次东巡路上,随后秦二世胡亥继位,诏书传至东境上郡,...
原创 朱... 朱元璋的墓为何六百多年都没人来盗呢?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墙壁里人工保护。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