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相当于打群架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出力,只想着逃命,战斗力自然消减一大半。再加上项羽是骑兵突袭汉军步兵,出其不意,打的狠准快,所以才将刘邦打的丢盔弃甲。
秦末汉初的时候,骑兵只作为辅佐作战出现,而项羽以全部以骑兵作战,千里奔袭,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所以刘邦才会毫无防备的被项羽偷袭。
而且刘邦的六十五万大军不全是刘邦的,而是诸侯联军的总人数。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如果不真出力的话,也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为什么有些诸侯王不出力呢?
一来,有一部分诸侯王是兵败之后,被迫向刘邦投降的,之后同样被刘邦胁迫去打项羽,心不甘情不愿,自然不愿意真出力。
二来,项羽勇武,作战能力很强,几乎是战无不胜。这样的项羽在诸侯王的眼里就像是一条疯狗,谁被要咬着谁倒霉。
彭城之战是刘邦起义之后经历过最惨烈的战役,是刘邦平定三秦,取得巨大胜利之后,经历的巨大失败。这场战役给刘邦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使刘邦一度意志消沉,甚至想要放弃,后来经过张良的劝导,刘邦才重新振作。
那么彭城之战究竟是怎么打的?想要弄明白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刘邦平定三秦之后开始说起。
公元前206年。刘邦打下了咸阳城,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收下了传国玉玺。一个多月之后项羽赶到了,对刘邦打下咸阳非常不满。刘邦也打不过项羽,只能将咸阳城和传国玉玺拱手奉上。
项羽得到咸阳城之后,自封西楚霸王,将楚怀王熊心改封为义帝,夺取主权。项羽将楚怀王改封义帝之后,担心义帝联合诸侯王对付自己,于是在后来的时候暗中将义帝杀掉了。
项羽成为霸主虽然于礼不合,但是因为项羽拳头硬,所以诸侯王们都没敢说什么。之后项羽以霸主的身份大封十八路诸侯,明面上是恩赏,背地里削弱诸侯王的实力,使得诸侯王们非常不满。
蛋糕分的不好,即使项羽拳头再硬也没有办法平息,迟早有一天,诸侯王们会和项羽翻车。
最先和项羽翻车的人是齐国的田荣。
田荣之前陷入危难的时候,项羽的叔叔项梁救了田荣,后来项梁和章邯打战,田荣却不帮忙,结果项梁就死于这场战役,项羽认为田荣忘恩负义,所以怎么都不愿意封田荣为王。
田荣虽然并不是诸侯王,但是田荣在齐国掌握实权,按理来说,项羽应该封田荣为王,但是项羽因为私怨,不愿意封田荣为王,反而将齐国其他的人封为王。
这样一来田荣在齐国的位置就变得极为尴尬,他自然怨恨项羽,所以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之后,田荣第一个率军反抗项羽。
之后刘邦得到了大将韩信的帮助,东出汉中,平定三秦,而三位秦朝降将之中,雍王章邯自尽,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归顺了汉军,刘邦彻底的掌控了关中地区,正式对抗项羽。
刘邦从汉中出来之后就开始联络诸侯王一起进攻项羽,虽然有一些诸侯王对项羽不满,但是也安于现状,不愿意出头。于是刘邦就采取先礼后兵的政策,能沟通的沟通,沟通不了的就打服他,强迫人家跟他一起打项羽,比如魏王豹,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打项羽,刘邦采纳了洛阳一三老董公的建议,以项羽诛杀义帝的罪名,向天下诸侯发布檄文,共同讨伐项羽。
刘邦的檄文一出,殷王司马卬、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纷纷响应刘邦,公共击杀项羽。
其中刘邦劝说赵国的过程最为特殊,赵国掌握实权的不是国君,而是丞相陈余。陈余和常山王张耳原来是很好的朋友,后来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反目成仇,这次刘邦请赵国相助汉军讨伐楚国,提了一个要求。
赵国丞相陈余提出,只有杀了张耳,赵国才肯出兵相助。
而过赵国是一般的诸侯王,刘邦也不用在乎一个赵国了,但是赵国的位置非常重要,赵国紧挨着刘邦和项羽的地盘,处于刘邦的东北方向,如果刘邦刘邦攻打楚国的时候,赵国在背后偷袭,汉军就会腹背受敌。
所以,刘邦为了免除后患,必须拉拢赵国。
可是张耳是刘邦的哥们,关系匪浅,实力也不弱,刘邦怎么能将张耳杀了呢?所以刘邦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将士中找到个长相酷似张耳的人杀掉,将他的脑袋砍下来当作张耳的头送给陈余,希望能够蒙混过关。
结果果然将陈余骗了过去,之后赵国接入了兴兵伐楚的联盟里。
根据正史记载,率领的诸侯王联盟加上他自己一共五路大军,五十六万兵马,但是后世人也对五路诸侯的具体名单也会表示怀疑,如果算起来的话,魏王豹,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也算诸侯王阿,这样加起来就是八位诸侯王了。
因为史料记载有限,我们也没有办法确定具体的情况。
这个时候,如果项羽知道刘邦带着诸侯联盟一起伐楚,他绝对不会先去打齐国的。因为古代信息流通的比较慢,项羽只知道刘邦平定三秦,丝毫不知道刘邦联合诸侯王们要讨伐他。
在刘邦联合诸侯王往前推一点的时间里,项羽知道刘邦和齐国已经乱了。因为刘邦之前在将咸阳城献给了项羽,鸿门宴上又表现的很怂,再加上刘邦去了关中的时候,还将汉中通往外界的山路栈道烧毁。
更重要的是,张良在项羽打齐国之前,给项羽写了一封信,说明了齐国田横想要联合赵国一起进攻楚国,刘邦虽然平定三秦,拿下了关中,是因为双方在边界起了摩擦导致,刘邦只想要占据关中,并没有什么野心。
这一套下来,项羽便理所应当的认为刘邦没有这个胆子搞什么幺蛾子,和刘邦比起来,赵国和齐国的情况更加紧急,所以项羽就先去打齐国了。
项羽一走,楚国的都城彭城就空了,楚国境内只有在定陶守卫的龙具是个有战斗力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所以刘邦派出,樊哙,灌英,郦商去打龙具,果然将龙具打的四处逃串。
彭城的楚国百姓知道刘邦要打过来了,纷纷四散而逃,之后刘邦便轻松的进军彭城,还将军队驻扎在彭城境内,还令诸侯们都在彭城汇合。
刘邦进城之后,五路诸侯们随后也到达彭城了。此刻的刘邦看着自己打败的诸侯王和帮助自己的诸侯王,第一次体会到走上人生巅峰的感觉是什么样,兴奋之下,刘邦和诸侯们在彭城彻夜欢饮,抱着项羽宫里的美人纵情享乐。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项羽在齐国,跟田横打的难分难舍,根本腾不出手来管彭城,所以所有人都放下了戒备。
而这个时候,项羽却得知了彭城被攻占的消息。
彭城不过是个空城,失去了没什么要紧的,但是如果继续让刘邦占据下去,这个楚国都会被吞掉,到时候再想拿回来,就不容易了。
于是项羽决定连夜率三万骑兵突袭汉军,夺回彭城。不知道项羽是估算好的时间,还是偶然会为之,项羽到彭城的时间,正好是后半夜,人睡得最熟的时候。
刘邦和其他诸侯王还在睡梦之中,项羽就打来了,慌乱之中,诸侯王各自带着各自的军队逃跑了,魏王豹逃不掉,被项羽打败,干脆再次归顺了项羽。其他项羽抓住的诸侯王,也纷纷倒戈,归顺项羽了。
刘邦马上从霸主地位,变成了光杆司令,慌乱之中,刘邦带着亲信和两个孩子坐马车逃跑了。在这途中刘邦认为连个孩子太重了,耽误行程,干脆将孩子扔下马车,幸亏赶车的夏侯婴不忍心,多次将孩子抱上来。
刘邦虽然跑了,但是刘邦的老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却被项羽的手下擒住。
经过这件事,刘邦再次见识了项羽的神勇,和自己的弱小。经此一战,刘邦认为韩信的计划可能实现不了了,于是开始意志消沉起来。
这个时候张良劝说刘邦,项羽虽然神勇,毕竟是一个人,项羽千里奔袭,以三万人击溃五十六万人确实神勇,但是从李给一个角度来看,项羽是因为无强将可用,才亲自领兵的。
着火地方多了,项羽怎么忙的过来,我们不如利用这一点,四处拉扯,消耗项羽的实力,趁虚而入,将来必然能打败项羽。
经过张良的劝说,刘邦不再盯着项羽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来看了。之后刘邦坚强的顶住项羽的压力,跟项羽缠斗,为韩信攻城掠地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