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日军再一次来找茬。这一次中国没有退缩,而是立刻和日军对抗了。这就是著名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惨烈程度我们就不说了,毕竟双方在这里投入了百万大军。中国无数的铁血男儿战死沙场。这里面尤为出名的就是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
当时出属于淞沪会战的后期,中国军队准备撤退,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了。不过在撤退的时候必有有人掩护,而当时守卫四行仓库的军队正是掩护大部队撤退的队伍。这支部队的团长是谢晋元,其实在守四行仓库的时候根本没有一个团了,但是还是保留了团的编制。这个时候只有410人,不过当时有记者来采访,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团长说有800人。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八百壮士。
首先需要确定一件事,当时的淞沪会战并不是上海所有的地方都在和日本开战,只是我们国家控制的地方和日军开战。因为上海还有好多租借,这些租借都是欧美国家的,当时还没有二战。这些国家都是中立国,所以日本人也都不敢打。淞沪会战的时候经常有租借的市民冒着炮火来给战士们送补给。医药、食物、弹药等都有的。
当时谢晋元团长率领的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的事迹通过报纸所有上海人都知道了。英国人看到谢晋元团长孤军守四行仓库,愿意提供帮助。就是这些人必须卸下装备之后可以退往英租界。这样日本人就不能进入。谢晋元坚决予以拒绝。他说:“我们是中国军人,宁愿战死在闸北这块领土之内,也决不放弃杀敌的责任”。又说:“我们的魂可以离开我们的身,枪不能离开我们的手。没有命令,死也不退”。英国人非常佩服这支部队的勇气。
之后,在大部队都安全撤离的时候,谢晋元团长接到命令撤退到租借。当时租借给了这支军队15亩的空地里,四周以铁丝网围困,派了“万国商团”的白俄兵看守。一方面是为了看着这些人防止出问题,另一方面也是防着日本人找事。不过这里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上海市民不断的给他们捐赠衣服和食物。还经常有人过来参观,要求这支军队发表演说。
珍珠港事变后,日本人就开始无所顾忌了。全面占领了上海。而这个时候谢晋元团长开始退出上海,到其他地方去了。开始了游击战。不过在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团长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之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少将。毛主席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介石誉其“精忠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