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到来,我党决定举行国庆十周年观礼,经过党组织研究决定邀请从当年红军队伍中选出一批代表进京参加此次观礼活动。
此次观礼活动对于新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所以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对于此次观礼活动也是格外的重视。
在确定参会人员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刚刚开始是直接和此次观礼活动的组织人员说,看实际情况邀请就行,但是当工作人员将名单放到毛泽东主席面前时,让毛泽东主席确认的时,毛泽东主席的脑海中突然浮现一个人的名字。
随即毛泽东主席对工作人员说,此次观礼活动要邀请长征时期的红一团团长顾贵山一定要参加。
还没等到工作人员反映过来,毛泽东主席又问道,现在顾贵山情况如何?
面对毛泽东主席这一连串的问题,当时工作人员显得有些慌乱,因为顾贵山在他的脑海中基本没有任何印象,所以只能回答说去落实、调查。
按照正常来说,红军时候的团长,工作人员很容易应该都能查询到这个人的身份,但是当工作人员调查的时候,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正常情况下,顾贵山作为红军团长,应该会在某个军队里面担任职位,但是军委那边查了在军委的名单当中,却被告知没有这个人。
后来再去查询人事档案时,发现顾贵山被调到了农业部任职,但是当电话打到农业部后,发现农业部也没有顾贵山这个人,说是已经主动辞职、调到了当时河南省商业厅。
到了河南省商业厅查询后,发现顾贵山以自己的身体为由主动辞去了,
说是去了林县,当问到具体是哪个村就不知道了。
顾贵山为何多次主动辞职,毛泽东主席时隔多年还能准确地记住他的名字,在他的身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下面我们就先把思绪跳转到那段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
一、坚定不移的革命斗士
1928年,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全国整体局势比较荒乱,也是在这一年,
北洋军阀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
同年3月,顾贵山申请加入到中国共产党,开始在自己的老家安徽六安县从事革命活动,积极宣扬自己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
随着革命局势的发展,也就是在顾贵山入党一年多后,加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从此刻开始便跟随大部队南征北战,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可以说顾贵山是较早一批加入到我军的战士,也因此顾贵山得以积累丰富的斗争经验,对于我党革命军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顾贵山平日作战勇猛,很快就脱颖而出,渐渐开始担任班长、排长等职位。
随着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第五次反围剿发起,红军被迫转移主阵地,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焰,彻底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我党决定进行长征。
顾贵山当时是红25军的战士,自然也跟随着大部队进行转移,进行长征,等到1935年,红军到达了陕北后,对我党军队进行了整编、调整,顾贵山因表现优异,被任命为红十五军团团长。
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主席称呼顾贵山为团长的原因。
在顾贵山担任团长以后,
他知道自己身兼重任,对于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作战也更加勇猛了。
顾贵山的战斗生涯和很多革命先辈一样,是伴随着随时牺牲风险的。
顾贵山从参军以后,大大小小的战役共计参加了四百余场,比较危险的就是有一次一枚弹片击中了顾贵山,受伤很严重,最后虽然性命保住了,因为战争时候的医疗手段,被留在了顾贵山身体里无法取出,除此之外,顾贵山在这些战斗中重伤九次,可以说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但是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并没有打退顾贵山革命的信心,只要战争来临,顾贵山仍然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
直到1937年平型关战役的时候,
日军的毒气弹伤到顾贵山的眼睛,虽然经过治疗,顾贵山恢复了视力。
但是这一次受伤令顾贵山本来就伤痕累累的身体无法支撑高强度的战争,等到1938年顾贵山身体基本康复后,被组织安排到了115师卫生所担任所长,开始在医疗体系中作战。
二、辞去官职,回乡务农
抗日战争结束后,解放战争爆发,考虑到顾贵山的身体原因,组织决定不让顾贵山在前线工作,准备让顾贵山到后方,
让这个为党组织做出巨大贡献的老革命颐养天年。
1948年9月,顾贵山开始到解放区后方开展工作,等到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后,顾贵山拒绝稳定的工作,悄无声息的在河南林县的一个地方当起了农民,还在这里结婚生子,过上了农村的田园式的生活。
虽然这种生活没有锦衣玉食,经济也比较紧张,但是顾贵山却感觉这种生活非常的充实和快乐。
顾贵山刚刚来到时候,旁边的村民也非常好奇顾贵山的身份,当大家得知顾贵山曾经是红军的时候,更加好奇顾贵山的身份了,好奇为什么顾贵山会到这里来。
耐不住村民的追问,顾贵山就和村民解释说:“
自己虽然是红军,但是只是在部队里面给首长喂马、牵马的
。”
加上顾贵山经常给村民们看马、治马,基本都是药到病除,所以听了这个解释后,大家都信以为真,也就不再做过多的追问了。
顾贵山虽然脱离军队体系当中,但是顾贵山一直都是坚持自己的本心,始终是以一名老党员、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周围村民的请求,基本都是有求必应。
自己家里的粮食,顾贵山也整理得井井有条。
因为做事认真,有条理,而且在村民中的口碑也非常的好,当时村里还让顾贵山担任了村中的党支部副书记。
到1958年公社成立的时候,需要有人来担任炊事员,
当时大家都不想做这个工作,顾贵山第一个站出来报名
。
因为顾贵山在村里的口碑是极好的,看到顾贵山都已经带头做了,很多村民也就开始报名,最终食堂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后来因为工作优异,又被大家推选为伙食委员会主任。
就这样,一位曾经的红军团长成功转向成为一名基层的积极分子,而且八年过去了,大家都一直认为顾贵山是一名“喂马的红军”,
关于他的真实身份,除了他自己,村中没人知道。
罗绍义将军曾经在和自己的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顾贵山,他感慨道:“当初自己去给他送河南省军事司令的任命书的时候,顾贵山却以自己文化水平低向党组织辞职了”
这就是顾贵山,当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任岗位的时候,他就会主动退位让贤,将机会让给年轻人去做。
三、务必要找到顾贵山
前面我们说过,在筹办“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毛泽东主席点名要求顾贵山参加。
工作人员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指令后,经过前面我们提到的一番调查,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林县。
1959年,在国庆10周年的前夕,河南省林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突然到了两个北京方面的工作人员和省里的一些领导,说是要找一名叫做顾贵山的红军团长。
当时林县领导知道这些大人物到林县来找一位红军团长的时候,非常的疑惑,表示建国这么多年,从没有听说到这边有红军团长。
但是看到省里领导和两名北京工作人员如此笃定,林县领导也开始寻找,但是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的时候,最后都是查无此人。
正在众人迷惑不解的时候,突然有人提议直接用广播,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寻找这位红军团长。
很快,就有了一些线索,当时有人说,我们林县这边没有红军团长,当时有一个人在部队中当过马夫,他可能知道红军团长在哪。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所谓的“马夫”就是他们在寻找的红军团长。
在得知林县有一个“
给首长喂马的马夫
”后,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就到这个马夫所在的公社。
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恰巧此时顾贵山就在他所在的大队部商量事情,于是杨贵就问顾贵山:“
老同志,你是不是担任过红一团的团长啊
!”
听到这里,顾贵山仍然是和往常一样说道:“我确实当过红军,也参加过万里长征,但是我仅仅就是一个喂马的,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什么还要问了?”
杨贵听到这里说道:“
老同志啊想,现在是毛泽东主席在找啊,要我们一定要找到红一团团长顾贵山
。”
听到毛泽东主席在找自己,顾贵山再也无法隐藏,随即说道:“
毛泽东主席那么忙,在北京惦记着我吗,之后又问道,毛泽东主席找我有什么事吗
?”
顾贵山这么回答,基本就相当于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而杨贵此时也是非常高兴说道:“老前辈啊,这下我们总算能对毛泽东主席有一个交代了。”
听到领导这样说,顾贵山说道:“是我给大家添麻烦了,这次我一定去见毛泽东主席,这次我还要代表那些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同志一起去看看祖国这十年的变化。”
四、结语
于是顾贵山穿着林县领导给他定制的“将军礼服”去见毛泽东主席,这也是顾贵山晚年最难忘的一次会面。
和毛泽东主席见面后,两人都非常开心,既感叹着祖国的变化,同时对于战争时期牺牲的同志感到惋惜。
当毛泽东主席问到顾贵山为什么要解甲归田的时候,他的回答则是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应该将机会留给年轻人。
毛泽东主席听到顾贵山这样说,称赞道:“
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伟大的胸襟。
”
参加完10周年的典礼后,顾贵山还是回到林县继续当农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中国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好像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他还是那个会看病的“马夫”,还是那个乐于助人的农民。
1986年,在顾贵山临终前,告诫家人说:不要声张,不要立碑,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顾贵山的一生是我们很多共产党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