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吉思汗打到欧洲,为什么攻到印度后,选择了撤兵?是因为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7-30 18:03:08
0

说起成吉思汗,相信很多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因为他在1206年横扫了整个蒙古部落,成为了大蒙古的可汗,来到蒙古后,还把大刀伸向了西夏、晋国等国。

成吉思汗的实力也很强大,所以在连续不断的战争中,他也击败了很多对手,一些国家不得不向他投降。所以通过多年的战争,成吉思汗也征服了亚洲大部分国家。

成吉思汗率军,先是征服了东欧多个国家,然后南下印度,却没能成功拿下印度,而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印度的作战能力强。

在攻打印度的过程中,成吉思汗一如既往地威风凛凛,印军大败。

但就是在这样印度即将被攻陷的情况下,成吉思汗却选择了撤军。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天气不好

在攻占印度之前,成吉思汗就已经攻占了花剌子模的大部分地区。花剌子模国王见国家灭亡,便带着家人乘船逃往海外。但他的逃跑计划没有成功,于是被蒙古铁骑俘虏困在岛上,不久病死在岛上。

花剌子模国王虽然不是特别擅长带兵作战,但他的儿子扎兰丁的天赋却相当高。他的军事天赋,在面对大批蒙古骑兵时,并不想逃跑,因为他和父亲一样胆小,而是一边与蒙古骑兵作战,一边想着对策。于是他组织了一个只有六万人的小组。起义军前来对抗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虽然远大于扎兰丁的抵抗力量,但蒙古骑兵未能在兴都库什山脉附近的战斗中获胜,被扎兰丁的抵抗军打死近15000人。这也是成吉思汗西征后比较大的失败。

很快,成吉思汗可汗被扎兰丁叛军击败的消息传到了中亚其他地区。对于这些地区的抵抗军来说,可以说是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结果,成吉思汗只能通过几种方式追击扎兰丁。

虽然最后一战扎兰丁抵抗军赢了,但要知道扎兰丁抵抗军其实是各地领袖的集结,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战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矛盾,所以扎兰丁抵抗军很快就分裂了,战斗力自然比较弱,所以成吉思汗就抓住这个机会在印度作战。在河边,扎兰丁的叛军扔掉了他们的盔甲和盔甲。

扎兰廷见形势不妙,便率领不足四千人的大军,开始南逃。成吉思汗早就想将印度纳入自己的领土,于是下令继续追击扎兰丁,而这一次却是印度的春天。这些蒙古骑兵进入印度境内后,因为当地气温很高,而且总是下雨。

常年生活在北方的蒙古骑兵非常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所以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作战,他们的战斗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最明显的一点是,这些蒙古骑兵常年生活在气候比较干燥的蒙古地区,突然来到潮湿炎热的印度地区,身体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排斥反应。

而他们在印度打仗的时候,经常要穿越一些热带雨林,而且这些热带雨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毒虫和毒瘴,这对于蒙古骑兵来说是非常折磨人的。

虽然恶劣的天气和气候大大削弱了蒙古骑兵的战斗力,但对于当时的印度国家来说,他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所以天气并不是影响成吉思汗进攻印度的主要因素。

2.遇见神兽“净瑞”

成吉思汗率军追击扎兰丁,到达印度河后停下,继续向南作战。史书《元史耶律楚才》中记载,成吉思汗率领他的蒙古骑兵追到印度河后,看到了一只神兽。这只神兽的名字叫娇蕊,这只神兽会说话。他对成吉思汗的侍卫说:“你们的主子应该早点回来。”

留在成吉思汗身边的耶律楚才告诉成吉思汗,这角是神吉祥的象征,神兽的出现,意味着成吉思汗是天子的宠儿。既然神兽已经吩咐成吉思汗早日归还,还请陛下立即回朝,于是成吉思汗率军回朝,暂时放了扎兰丁。

那个时候有没有真正的猛兽,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当时的情况肯定比我们知道的要复杂得多。

3.政权原因

成吉思汗率骑兵西征时,将漠北的政权暂时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铁木格。而蒙古人一直都有这样一个传统的小儿子来养家糊口。而与他的弟弟相比,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军事才能更加了不起。而在许多战役中,成吉思汗也确实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

翻阅史料,我们也知道,成吉思汗非常疼爱弟弟铁木格,成为大汗后,还极力提升弟弟铁木格在朝廷中的地位。他甚至要求铁木格继承国内的地位。

正是因为成吉思汗对弟弟的偏爱,铁木格在朝廷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不仅远超朝廷内的大臣和王公,而且手中还掌握着一定的军权。

随着成吉思汗连续征战胜利,收复的地区越来越多,蒙古的版图也越来越广。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成吉思汗逐渐离蒙古的政治中心越来越远,而且一直在南北作战,所以对自己部队的消耗也很严重,而且常年战争也让许多将领和骑兵士气大打折扣。

回过头来看,如果追到扎兰丁到达印度河后,成吉思汗并没有选择撤军,而是继续向南包围扎兰。虽然当时的天气湿热,影响了战斗力,但拿下印度小国,拿下扎兰丁,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气候等外部因素并没有真正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但在成吉思汗的心里,他觉得自己离开漠北权力中心太久了,他害怕自己会面临权力的问题。如果继续追击失去漠北,那些年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成吉思汗将沦为赤裸的统帅。

至于河边是否曾经有过神兽娇瑞,其实大家也不知道,而耶律楚之所以用神兽劝说成吉思汗,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想劝说成吉思汗要尽快归来,回到漠北守住阵地。

概括

所以看起来水土不适应气候,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部分因素,但这绝对不是导致成吉思汗撤退的决定性因素。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他担心失去漠北地区。

试想一下,如果漠北真的脱离了成吉思汗的控制,那么最终被攻占的蒙古疆土又会分崩离析。成吉思汗本人虽然战斗能力很强,但过于偏爱弟弟铁木格,这也导致了当时蒙古政权结构的畸形。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仍十分关心印度的物产,于是1397年,帖木儿率军攻打印度,掠夺印度,然后带着物产回到漠北。

因为印度的大胜,变得非常膨胀,甚至想要在中原进攻明朝。没想到一举就被明军歼灭。终于统一的蒙古一去不复返了。

你对此怎么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其中,孙坚和吕布作为两位极具代表性的武将,各自在战场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
原创 孙...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考古学家带领的团队在进行常规的考古挖掘时,意外发现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
原创 原... 【历史】要说清楚俄罗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揭秘君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嗜血的国家。俄罗斯...
原创 史... 从地球上有了生物开始,战争便也存在了,人类会因为领地、食物问题等发生战争,当然,对于动物来说也一样,...
千年丝路上的翼马纹样(博物视界... 唐代“红地翼马纹锦”纹饰复原图。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唐代“红地翼马纹锦”。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丝绸...
原创 刘... 民间谣传明初朱元璋的军事顾问刘备挖了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墓。这是真的吗?刘备为什么要挖诸葛亮的墓? ...
原创 五... 在周恩来、刘少奇等15名开国元勋中,毛主席是为数不多未曾在青年时代出国留学的一员。而在新中国成立后,...
原创 拥... 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中,一共存在了24个王朝,其中有九个王朝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分别是秦朝...
原创 安...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到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
原创 庄... 当官的就是要为百姓做好事,不是处处的为难百姓,要知道百姓的力量也是强大的,有时会让官位丢失的。当官的...
“天地会”的实力有多猛?建立5... 三点暗藏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养成锐势从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这是一首天地会的经典反清诗。 说到清...
北京城源自蓟,而非燕 1995年竖的“蓟城纪念柱”和侯仁之先生撰写的《北京建城记》 燕都土城墙遗迹 ◎朱祖希(著名史...
原创 诸... 被诸葛亮弹劾的李严是废柴吗?被刘备托孤委以兵权的李严是废柴吗?今天和您谈谈刘备托孤重臣之一的李严。 ...
原创 他... 日本差点被灭?大清曾有位神人,提出了灭亡日本的计划,原本很完美,历史即将要被改写,殊不知却被一个人冒...
原创 苏... 在中亚地区,我国的西边有一个这样的国家,它的前身是苏联联盟成员国之一,上世纪90年代获得独立以后,便...
原创 万...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宋太祖赵匡胤 绘像) 开宝四年,宋...
原创 3... #真知新坐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
原创 周... 众所周知,周作人的大哥是鲁迅(周树人),三弟是周建人,他们弟兄三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十分出名。可是周作人...
原创 清... 清华才女爱上非洲黑人,甘愿远嫁非洲农村,父母苦苦挽留,还费尽心思送她去日本留学,最后依然没能阻止。 ...
探访江西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珍藏... 11月7日,游客在江西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内参观展出的元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