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对苏联上演和平演变,苏联解体后,苏联人民的生活变好了吗
迪丽瓦拉
2025-08-02 08:33:35
0

1991年圣诞节,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红旗缓缓落下,俄罗斯的红白蓝三色国旗,重新升起,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的总统职务。那个曾经让整个西方国家胆寒的,红色钢铁巨兽,彻底成为了历史。

叶利钦上台成为俄罗斯新一任总统后,第一次前往美国访问,当他站在全世界面前,进行演讲时,美国总统克林顿,却开始当众大笑了将近一分钟,而叶利钦只能尴尬地赔笑。这一刻,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尊严,彻底被美国人踩在脚下践踏。

克林顿为什么在叶利钦发言时狂妄大笑?美国是怎样设计导致苏联解体的?曾经的苏联人民在分裂后生活究竟有多悲惨?

钢铁巨兽的成立与发展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夺取国家政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也就是苏俄。

苏俄在建立之初,就打了三年残酷的内战,在此过程中,苏俄与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建立起友好的军事同盟,

他们明白自己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必将会引来阶级敌人和外国势力的忌惮,必须抱团取暖才能生存发展。

于是,

在战争结束后,已经在格尔克休养的列宁,在斯大林草案的基础上,建议其他友好国家结成联盟,一起发展。于是在1922年12月30日,苏俄,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四个国,率先加盟共和国,苏联正式成立。

二十世纪20——50年代,苏联迎来了斯大林时代,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

和斯大林同样身为二战三巨头的

丘吉尔,曾用一句话评价斯大林:斯大林是最大的独裁者,世上无人能出其右,

他接过俄国时,俄国人的手上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时,苏联已经有了核武器。

这是丘吉尔对斯大林执政期间,取得的成就的肯定。斯大林时期,苏联开始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干大事这句话,就是对这种,史称斯大林模式的完美概括。

斯大林模式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决策权,全部集中在党中央最高领导层,工农业也逐渐集体化。

在全国资源统一调配下,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极速攀升,到1937年时,已经超过英法德,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地位仅次于美国。

美国的忌惮与拉拢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突飞猛进的苏联,很快就引起了美国的忌惮。

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在美国人心中,欧洲文明既是起源又是枷锁,他们从独立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将超越英国,掌控欧洲作为毕生目标。

美国靠着地缘优势,在一战中幸免于难,大发战争财富,国力迅速超越英法等国,成为世界第一。当他们回头看着,被远远甩在身后的昔日殖民者,想象自己身为一个北美国家,成为世界霸主,多么荣耀的时候,苏联出现了。

这个新生的政权,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将整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提升到世界第二,发展速度大有超越自己的势头,为了打压苏联,美国一直与其处于对立状态,也迟迟不肯与这个新生的政权,建立外交关系。

但事情的发展,总是超出美国人的预计,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美国股市下跌,引起

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这场经济灾难,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在这样窘迫的情况下,不得不放下自己傲娇的姿态,尝试与苏联建交。

苏联抓住良机,开始大量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设备,技术与人才

。在英美等国的技术支持下,苏联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成为首屈一指的工业大国。

此时,世界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在经济危机压迫下,难以翻身的德国和意大利,开始向军国主义发展。周边国家都感受到了来自纳粹党的威胁。

敏感的美国出于对自身安全利益的考虑,开始暂时放下对苏联的成见,在1933年11月,和苏联建立全面外交关系,以期应对不稳定的世界格局,两国之间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二战果然爆发,英法苏先后被德军入侵,为了让苏联在苏德战场上,强制住大量的德军主力,英国和苏联签订了互助条约,而远在北美洲的美国,因为在战争初期,没有被卷入战争,此时还算得上是生力军,开始慷慨地向同盟国提供战略物资。

当然,苏联也在接受援助的行列。

1941年12月,贪心不足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结为同盟,苏联在战争中消耗巨大,美国更是为其提供了,占据自己国内生产总值,53%的军械货物。物资援助,战场相帮,文化交流,美苏关系在这一刻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但所有的关系都不是坚不可摧的,因利益产生的关系,也会因利益崩坏。一山不容二虎,美苏两国团结合作的美好画面,在二战结束后就戛然而止。

苏联局势逐渐失控

二战结束前夕,世界上的众多国家,都被战争摧残得满目疮痍,美苏两国想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抢占地盘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

在苏联的影响下,战后的世界必将出现众多共产主义国家,两股势力对抗的局面即将出现。

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建立起对抗共产主义势力的桥头堡,抢在中苏两国之前,对日本本土实施了核武器轰炸。

当大家都在惊叹美国,用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为世界带来和平时,苏联早已看透美国的野心。

苏联从苏德战场上抽出精力,在1945年8月8日宣布对日作战,但还没等苏联军队抵达日本,美国就在8月6日和8月9日,投放了原子弹。

这么明显的抢功劳,让原本就打算投降的日本,直接在美方的威胁下提前投降。

事情的发展确如美方预料的那般,美国完全占据了日本,美方顺理成章地在日本驻兵,

日本成功地担任起,监视东南亚局势,为美国爸爸效力的狗腿子角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当美苏两国同时显露出,称霸世界的野心时,曾经的盟友,直接无缝切换为敌对关系,双方开始在全世界划分势力,各国纷纷站队,北约华约相继出现,比热战更剑拔弩张的两极对立开始了。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苏联虽然怒目圆睁地在和美国较量,但事实上,苏联当时的实力,和美国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苏联的军事实力很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和美国对抗的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苏联的经济实力,却不足以支撑苏联,和美国长时间抗衡。

前面说过,苏联成立后,斯大林模式启动,集中起来的力量,大多数还是用在了军备建设上,这才有了能与美国一较高下的苏联钢铁洪流。

在这样的调配下,

苏联的经济体系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斯大林模式僵化

,这在和平年代对苏联的经济恢复极为不利。农业集体化也限制了苏联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国内矛盾渐显。

军事实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军费支撑,

国内官僚贪腐横生

,为了改善国内现状,接任的赫鲁晓夫,开始在农业方面大刀阔斧地改革。

但结果我们都知道,

赫鲁晓夫面对疾病丛生的苏联,缺乏科学的判断,广种玉米的招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为苏联的经济带来了曙光,最终还是失败的。

此后上台的苏联领导人,都没有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曾经那个傲视群雄的钢铁巨人,在与美国的较量中,已经出现颓势。

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

美苏对峙,美国政府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逐渐扩大,显得忧心忡忡。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凯南,在见到苏联的发展状况后,向美国政府写了一份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了,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的预想。

也就是由专门组织,在两国进行军事对峙的同时,对苏联国内人群进行,卑劣东西神圣化策略,让忠于苏联体制的人思想动摇,改变苏联社会普遍人群的观念,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渗透进这个国家,让苏联的国家体制变质。美国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

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在他的回忆中,美国在那期间曾向苏联建议,双方交换大学生,为了显示诚意,美国愿意担负苏联交换生的一切费用。

这并不是美国又想起了峥嵘岁月,愿意为老朋友培养人才。相反的,这正是美国,和平演变政策的具体实施。

艾森豪威尔透露了这一行为的目的:这些人才,有朝一日会成为苏联新的掌政者,我们要争取的,正是未来苏联的当家人。

事实证明,美国的计谋得逞了。艾森豪威尔口中的这批人,就是后来成为苏联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同辈,其中就包括,叶利钦执政时期的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而叶利钦就是美国精心挑选的代理人。

1989年,叶利钦到访美国,虽然当时的他,只是一名普通学者,美国却以国家元首标准,接待了他。

叶利钦在访美期间,曾经公开诋毁苏联制度,还表示苏共政策是幸福的乌托邦,毫不吝啬地称赞西方制度。

叶利钦此举,显然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制度。

戈尔巴乔夫也是一个,深受美国和平演变影响的人,他在苏联微末时期上台,不顾苏联社会实际状况,启用新思维,结果步子迈得太大,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亲美的叶利钦,接下了苏联解体的烂摊子,成为俄罗斯新的领导人,他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大同小异,上台后继续大刀阔斧地改革。

1991年开始,俄罗斯境内市场经济,开始了完全自由的状态,没有管制,市场经济不成体系,俄罗斯国内一片混乱。

叶利钦如此有恃无恐,完全是因为在他的观念里,自己还有一道保命符——美国的援助。

叶利钦在竞选总统前,美国政客就曾承诺,只要苏联解体,美国愿意,给获得民主自由的新政权,以大量援助。

尊严被践踏的民族

当然,如此虚伪的承诺,叶利钦在很久之后才反应过来。

苏联解体,俄罗斯背负巨额外债,国内经济一片混乱,国民生活条件一日不如一日。为了改善这样的现状,

叶利钦学着美国,给俄罗斯来了一剂猛药,休克疗法。国家缩减开始,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社会,市场和人民个体,自给自足,不加节制与管控,自由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国内有钱有资本的人,越来越有钱,形成寡头,小生产者和普通百姓,则沦为资本剥削的对象,缺乏基本的生活物资,吃不饱穿不暖,大街上到处都是没有落脚地的乞丐。

而美国趁机提出,愿意给俄罗斯提供帮助,

1998年,俄罗斯被迫向欧美国家借债1280亿美元,而叶利钦为了获得美国的支持,将俄罗斯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批量销毁。

就这样,俄罗斯在叶利钦这样,跪舔美国的领导人带领下,

不仅欠下了巨额外债,还失去了保护自己的武器。

有这样的助手,

美国不废吹灰之力,就将当时世界上,唯一对自己有威胁的对手分解了,难怪克林顿,在叶利钦上台后第二年访美时,笑得前仰后合。

俄罗斯经过三十几年发展,都再也没能重回巅峰。美国曾经用同样的方式,想要瓦解中国,但他们没想到,我国一直都在谨防美国的和平演变,还在不断探索中,建立起极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虽然我们倡导要广泛学习,取其精华,但我们也要谨防国外思想骗局,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坚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1976年9月9日,对于全中国来说,是一个悲痛的日子。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永远停止了呼吸,全国上下陷入一...
原创 1... 马耳他骑士团,可能有些人听到过这个名字,它既是一个国家也不是一个国家,说它不是国家吧,它又得到了很多...
张鼎丞纪念馆在福建永定开馆 中新网福建永定11月18日电 (熊川 陈景彬 江舲)11月18日,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金砂镇的张鼎...
原创 北... 在中国古代的这些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的常备军数量最多的呢?有人可能觉得是清朝,因为清朝有二十万八旗兵以...
日本想在美国驻军?儿子和老子谈... 日本官员再提要到美国去驻军,似乎这样就能彰显日美的特殊关系吗?拜托,儿子什么时候还能当起老爹的家了,...
原创 揭... 袁先生是一个伟人,他的杂交水稻是可以拯救全世界的那种。 说白了,诺贝尔奖配不上袁先生。 至于他为什...
原创 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请求,跨过鸭绿江,踏上抗美援朝的征程。在...
原创 刘...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一部经典的文学巨著,它在我国文学和历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作者罗贯中用他浓厚的文...
原创 如... 你能想象苏联要是不解体,世界会变成啥样吗?今天,咱们就来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探讨一个超震撼的假设:要...
原创 原...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明,中国封建时期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历史正式拉开了帷幕...
原创 “... 2024年9月16日凌晨,宋彬彬静静地离世于美国,消息传来,整个中文网络却波澜不惊。 这个被时代推上...
原创 为... 因为曹操那时是代表汉朝,投降曹操就是投汉。东吴本来就是属于汉朝,因为就不算投降,只能叫放弃抵抗。投降...
原创 武... 武则天和狄仁杰除了君臣之外,还是什么关系? 大家看到题目,先别乱想,我们先根据史实初步分析。武则天和...
原创 血... 韩信曾经在项羽手下待过,对他较为了解,他在刘邦面前评价项羽,他是这么说的: “项羽发怒大吼,千人都会...
原创 宋... 岳飞是一位民族英雄,曾经在抗金斗争中为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他的悲情结束,也成了后世议论不休的千古遗...
原创 清... “新疆166万平方公里,我大清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就这样拱手让人了?” 清朝廷上,一个63岁老头儿勃...
原创 原... 【历史】反人类罪,实际上是一种最严重的罪行,相当于古代罪大恶极的这一种,所以反人类罪基本上下场都凄惨...
原创 天... 1126年末,在被金兵围困一个多月之后,北宋的都城开封被攻破。1127年春,在劫掠了开封之后,金军带...
一支探寻古丝路文明的联合考古队... 今年6月18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正式开馆。众多展陈中,一幅照片吸引人们驻足。 照片拍摄于201...
原创 非... 非洲,是老天比较眷顾的一个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很多外国人认为,非洲的贫穷主要是干旱缺水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