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贞观之乱皇子造反,被长史逼反的齐王李祐
迪丽瓦拉
2025-08-03 11:34:15
0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囚父杀兄诛弟登上皇位励精图治唐朝威震四海,做到了治国平天下,但却对自己的子女教育很失败,儿子们有样学样也想和他学,通过政变来登上皇位,贞观17年对李世民来说是黑暗的一年。贞观十七年三月初,一匹快马风驰电掣地进入长安,报告紧急军情齐王李祐造反了,齐王李祐是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出任齐州都督,李世民虎父偏偏生了个犬子,齐王李祐文不成武不就,只学会了飞鹰走马、游弋射猎,有用的一样不会。

如果没本事做个逍遥王爷也是不错的,但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李祐的舅父阴弘智在朝中担任尚乘直长,负责管理御马,俗称弼马温,他嫌官小,要想当大官只有靠外甥了,他暗中劝告李祐说:“大王兄弟这么多,陛下千秋万岁之后,你应该招募一批壮士保卫自己的安全。当年万岁就是靠着天策府的人成就大事。李祐听完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让他负责找人,阴弘智随即举荐了他的两个大舅子:燕弘亮和燕弘信。这兄弟俩是江湖中人,武功不错,手下有一帮兄弟,又到了齐王府当差,从者更多,

太宗李世民对皇子们一向管教甚严,给他们派任的长史和司马都是一些刚烈正直之人。其中,负责辅佐齐王的长史权万纪就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齐王喜欢飞鹰走马,权万纪就屡屡谏诤;齐王宠幸手下的两个卫士昝君謩、梁猛彪,权万纪就把他们视为眼中钉,找个借口就把他们逐出了齐王府。李祐大为不快,暗中又把他们召了回来,对他们的宠幸有增无减。

对于齐王李祐的所作所为,李世民也有所耳闻,于是经常写信斥责。权万纪担心齐王早晚获罪连累自己,随即想了一个免责的办法,对齐王说:“大王是皇上爱子,陛下是为你好才严加教训,大王若能改过自新,我愿入朝替大王说话。”随即写了一道奏疏,条条列出李祐所犯的错误,然后强迫李祐在上面签字,以表明他真心悔过的态度。李祐无奈,只好乖乖地签字画押。

权万纪拿着奏疏到了京师,对皇帝说,齐王李祐冥顽不灵,屡屡犯错,这是齐王所犯过错,他已经签字画押,臣会力谏让他悔改,李世民听完,一边勉励权万纪,一边下诏历数李祐的种种过失,并且再次发出严厉的批评和警告。李祐听说皇帝褒奖了权万纪,却独独把自己骂得狗血喷头,顿时暴跳如雷:“这姓权的出卖我!竟敢以我的过失换取他的功劳,总有一天我要宰了他!”齐王李祐深恨权万纪。权万纪到长安走了一趟后,自以为有了皇帝的嘉奖和信任,从此就像拿到了一把尚方宝剑,对齐王的管束越发变本加厉,不但不让他迈出城门一步,而且把他打猎用的鹰犬全都放跑了,此外还严禁昝君謩、梁猛彪与齐王见面。

堂堂一个皇子,竟然被自己的辅臣管制到这种地步,叫齐王如何忍受?权万纪并不知道,他的过分刻薄终将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有一天夜里,权万纪家的院子里忽然扔进来几块石头,权万纪料想这肯定是昝君謩和梁猛彪所为,下一步很可能会谋杀他。于是第二天一早断然将二人逮捕,并且立刻用快马投递奏章到京师,弹劾齐王李祐及其党羽数十人。到这一步,权万纪与齐王李祐已经完全撕破了脸,双方已水火不容。李世民闻奏后,立即派遣刑部尚书刘德威亲自到齐州调查取证,结果很多证据都对齐王非常不利。李世民大怒,随即下令李祐随同权万纪一起回京。

看到父亲找自己回京齐王李祐害怕了,知道自己又被权万纪打了小报告,回去没好果子吃,他随即找来燕弘亮等人一起密谋,决定除掉权万纪。此时权万纪也知道齐王弄不好要狗急跳墙,所以趁着不备,他先开溜了,齐王听说权万纪跑了,立刻命燕弘亮率二十几个骑兵追杀,在半道上射死了权万纪。擅自诛杀皇帝亲任的辅臣,这篓子算捅大了,手下劝他反是死,不反陛下也不会放过你,齐王李祐一咬牙,反了!

权万纪死了,李祐对另一个辅臣齐王府典军韦文振也是恨之入骨。他手中握有兵权,李祐要想起兵,头一个就得先摆平他。于是李祐便派人胁迫他一起造反,韦文振不从,率一干部属出逃,只跑出数里地,就被齐王李祐追获,当场砍杀,做完这一切,齐王李祐彻底掌控了齐州的局势。李祐感觉自己胸中一股热流涌动,好像自己马上要坐拥天下,傲视群伦,随后,李祐开始给党羽们大肆封官,大丞相,上柱国、开府、拓东王、拓西王,镇南王高官厚禄尽情赏赐,打开府库金银也全部搬回齐王府,接着,李祐又把城外的老百姓悉数赶进城中,又命军队磨利武器、加固城墙,大有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齐王李祐激情杀人造反,踌躇满志,可齐州的官员和百姓看来,齐王是自取灭亡,和他搅在一起只有死路一条,士兵官员们半夜纷纷缒城逃跑,

李世民收到消息后又惊又怒,知道你爱惹祸捅娄子,没想到你个废物居然造起老子的反,三月六日,李世民一边下诏命兵部尚书李世勣集结齐州以西九个州的军队进行讨伐,一边给齐王李祐下了最后一道手诏:怒斥齐王李祐不忠不孝,为枭为獍,诏书写完后李世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李渊,他此刻才明白父亲的心情。

而齐王李祐对军事一窍不通,每天齐州城里美滋滋地当着他的皇帝。和亲信们吃喝玩乐随心所欲,十几年来从没这么快活,觥筹交错之间,说到朝廷和官军的动向,燕弘亮拍着胸脯对齐王说:“大王不必忧虑!我右手拿酒杯,左手为大王挥刀,来一个砍一个,来两个砍一双!”李祐视燕弘亮为自己的韩信白起,听完后更是放心的玩乐。李世勣的讨伐大军正在向齐州集结推进之时,却传来了意外的消息,叛乱平定。齐王府里有一个兵曹杜行敏,是一个七品芝麻官。他知道齐王的谋反不得人心,跟着他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暗中纠集了不附齐王的官兵和百姓一千余人,于三月十日深夜突然发动兵变,齐州城里顿时杀声震天。当天夜里,齐王党羽凡是居住在府外的,都被变兵一一砍杀。李祐惊问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左右也不知何故,只好随口说:“恐怕是李世勣的军队已经攻进城了!”此刻,杜行敏已经凿破了齐王府的外墙,率众蜂拥而入。李祐和燕弘亮等人慌忙披上铠甲、拿上兵器,躲进内堂顽抗。杜行敏等一千余人将内堂团团围住,从次日凌晨一直打到中午,始终不能攻破。杜行敏最后决定采用火攻。他向齐王喊话说:“你从前是皇子,现在是国贼!行敏为国讨贼,更无所顾,倘若你拒不投降,立刻让你变成灰烬!”随即命人在房屋四周堆上柴薪,手举火把,随时准备点燃。

齐王李祐忽然挑开窗户,扔出来一句话:“我马上就开门,但是有一个条件,你们必须保燕弘亮兄弟不死。”直到这一刻,这位猪脑子的齐王还不知道造反是何罪,居然还想保住同党的性命,杜行敏答应了齐王的要求,李祐等人随即开门投降。燕弘亮刚一露头,马上有一帮人冲上去把他摁倒在地,狠狠地抠出了他的眼珠子,然后捆上。其他的党羽先是被打断了腿,随后又全部被斩首。杜行敏押着蓬头散发的齐王游街示众,安抚人心,然后向朝廷报捷,李祐被押赴京城之后,囚禁在内侍省。圣旨下来,齐王李祐贬为庶人,赐其自尽。同党44人全部斩首。七品兵曹杜行敏则因平叛有功,升为巴州刺史,封南阳郡公;权万纪和韦文振也各有追封。

这场反叛最大的赢家就是兵曹杜行敏,飞速超升,而唐太宗李世民则神情神情憔悴而疲惫,但这不是最大的打击,随后更大的暴风雨才要袭击大明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儒... 原创作者:余世亮 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① 。 ——叔孙通 士燮(“燮”音同“蟹”)字威彦, ...
原创 隋... 隋炀帝杨广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统一江山,修运河、建东都、改革创新,然后因为他的急功近利,导致了当时社...
原创 莱... “龙”这个姓氏,集中分布在南方省份,在胶东半岛区域内,规模并不算大。 就笔者个人所知,在胶东县市区当...
原创 如... 说起李世民,谁都知道他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一手策划并以此夺权的一场著名政变...
原创 专... 在当今的考古工作中,对古墓的保护性发掘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对古墓的保护性发掘,有助于保护长眠于地下...
原创 非...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现代世界来说,发展的根本其实还是在于国际贸易,以及跟世界的往来和交互。正...
原创 荆... #历史开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千年前易水河畔,那个毅然决然的白衣身影慷慨激...
73年,曾志给毛主席写信:我是... 1968年国庆前后,陶铸时常感觉自己头晕眼花,想吐,几个月后,他的出现了胃部不适、全身酸胀的情况,医...
原创 开...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张毛主席游览天坛的照片。 我们...
原创 吴... 关于吴三桂,身上有太多的谜团留之于世。其中就有关于吴三桂是否投降过李自成的这一经久不息的争议事件,成...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西汉末年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新朝的建立者。王莽的一生充...
原创 三... 《——【·前言·】——》 三国时代,名将如云,谋略与勇气交织,但要论“完美”,那可不好定义。有人武力...
原创 汉... 1940年,前苏联在 唐努乌梁海 以北的哈卡斯州修建一座集体农场,在施工的时候工人发现工地有古代建筑...
原创 韩... 在当今地球村时代,各国相互往来密切,文化交流无处不在。 然而,世界上总有一些国家和民族,自己妄自尊大...
原创 非... 引言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无强求”,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这句话简单地翻译过来就是是自己的东...
原创 2... 日本,作为我国的邻邦,在历史上曾是我国的藩属国。然而,步入近代社会后,日本却对我国发动侵略,犯下惨绝...
原创 荆...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
原创 后... #历史开讲#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赞+关注”,方便以后继续观看和讨论,感谢支持![比心] 人...
原创 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隋... 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说,隋炀帝杨广是一个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的皇帝,他败光了父辈家业,毁了大隋。但究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