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强渡湘江惨败,红军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迪丽瓦拉
2025-08-05 07:34:05
0

一、因为博古的无能和李德的瞎指挥,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

1933年9月下旬,国民党投入100万大军、500架飞机、1200门大炮围剿中央红军,其中50万兵力集中围攻中央根据地。伴随着阵阵枪炮声,国军很快便占领了黎川,苏区的大门被打开。

面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重兵围剿和猛烈攻势,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委派的军事顾问李德,否定了毛泽东在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中指挥红军战胜国民党的“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游击战法,制定了不切合实际的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御战略,与敌人展开阵地战和堡垒战,并特别强调:对于命令的执行,不容任何的迟疑或更改。

五十万敌军,重兵压境。在敌人疯狂的歼灭战中,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士兵轮番冲杀,红军战士刚堆积好的工事,立刻就被炸掉了,刚组织好的阵地防御,很快就被冲开了,新兵刚补充上来,很快就变成老兵了,而老兵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不到敌人的外线去打,不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如何拒?如何守?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周恩来和朱德认真研究了当前形势,认为再这么打下去,不仅会丢掉根据地,而且会使队伍全军覆没。周恩来立即发去电报,提出不同意见,中央局迅速回电,明确指出:所有决定需按照军委意图来办。结果可想而知,红军遭受了重大伤亡,可是博古、李德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过失,反而将责任怪在提出不同意见的红一方面军领导人身上,尤其将炮火对准周恩来和朱德,称他们没有理解军委意旨,没有贯彻军委的作战部署,才导致红军的失败。

1934年1月,国民党军从东、西、北三面紧逼,博古和李德的部署依然是层层设防,以堡垒对堡垒,在这样的消耗战中,苏区的范围一天天缩小,广昌、建宁等地接连失守。从7月上旬开始,国民党集结了三十一个师的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全面进攻,博古、李德仍然要求红军全线防御,结果北线被敌人突破,东线被打开缺口。随着根据地的缩小,中央红军最终不得不改变战略,向湘鄂西实施战略转移。

二、惨烈的湘江之战,撕开了敌人的四道防线,中央红军遭也受了灭顶之灾

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总共进行了100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其中战斗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由于博古的无能和李德的瞎指挥,在敌强我弱、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要求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去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在制定渡江点位、渡江时间以及渡江后的攻防行进路线等方面,没有听取毛泽东和朱德的合理建议,因此,空前惨烈的湘江一战,使中央红军遭受了灭顶之灾。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惨烈最悲壮的一仗,红军与优势之敌拼死苦战,差点拼光家底。湘江之战,让险些陷入重围的中央红军浴火重生,最终杀出了一条绝地逢生的血路,撕开了国民党重兵设防的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湘江战役结束后,剩下的红军将士义愤填膺,对博古和李德的怀疑和不满达到了极点,发出了要求彻换中央领导人和军事总指挥的呼声。军事顾问李德恢溜溜地抱病卸职,中央军委终于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西出贵州突出重围。

三、遵义会议彻底纠正了错误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为党和红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和突围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和教训,研究红军今后的发展方向。

会上,博古做了总结性报告,虽然承认在指挥上存在错误,但还是过分强调客观原因,认为失败的根源是敌人太过强大。相比之下,周恩来敢于担责,承认军事领导战略中的不足,批评了自己,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毛泽东在发言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表现为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毛泽东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朱德更是有力地支持:“毛泽东批评李德是瞎指挥,我完全赞同!”李德闻言暴跳如雷,朱德弊了他一眼,接着说:“我们大多数将领都没有喝过洋墨水,我倒是喝过一点,喝得倒也不多。但是,事实胜于雄辩,谁对谁错,历史是最终的证人。李德同志总揽全局以来,一切照搬外国经验,致使红军节节失利,全局溃败。我不反对学习外国的经验与理论,但一定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背靠教条指挥战争,没有不失败的。”话音刚落,有人鼓掌,也有人公开反对。朱德拍着桌子怒声说道:“如果现在还有人坚持维护原来的领导,那我声明立场,如果由你继续领导,我就不会再跟你们走了!”

遵义会议是在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遵义会议最大的成效是撤销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重新进入中央决策层。

博古虽然失去了指挥权,但依然是临时中央的负责人。在遵义会议结束后的半个月,博古意志消沉,沉默寡言,不理政事,许多电文得不到及时处理,军队事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张闻天就博古的问题与毛泽东和周恩来交流意见,提出了重新确定临时中央负责人的观点。周恩来极力推荐由毛主席接替博古的位置。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周恩来找博古谈心,博古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周恩来只好开门见山道:“博古同志,我们的对手是国民党,归根结底是蒋介石。我在黄埔军校和蒋介石共事两年,对此人知根知底,我们要打败他,就得找个比他还强的人,这个人就是毛泽东。”为了照顾博古的情绪,周恩来继承说道,“咱们喝过洋墨水的人,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自从南昌起义失败后,我就知道需要找一个懂国内情况的人,我看毛泽东行,咱们共同帮助他,大家齐心协力把革命搞成功。”

博古说:“那就让毛泽东负责吧,红军确实需要一个有独到军事才能的人来指挥。”说完,博古非常坦荡地将中央委员会的印章、中央政治局书记的印章等重要物品一起交给了周恩来。

从此,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最伟大的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宏伟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文| 聪聪 编辑| 聪聪 前言 武则天时期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
原创 武... 文|多芬奇 编辑|多芬奇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武则天...
原创 为... 为何西方把世界瓜分完了,才对清朝动手?而且最终也没能分割清朝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一片肃...
原创 老... 蒋介石的一生,堪称传奇!出生于地主家庭,早年发迹于混混,跟随陈其美起家。此后结识当时的革命领袖孙中山...
原创 中... 上世纪的中国和苏联为何闹翻? 俗话说,睡着的毛熊才是好毛熊,虽然曾经的苏联对我们帮助良多,但是国际局...
原创 清... 了解清朝的都知道大清是满人建立的天下,1644年在睿亲王多尔衮的运筹帷幄之下,吴三桂投降大清,引清军...
原创 赵... 要说蜀汉五虎将中,何人的结局算善终,此人必然是赵云,赵子龙,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相比于蜀汉其他名将...
原创 郭... 郭子仪为大唐续命120年,85岁才退休却差点亡于一个太监之手,这个太监是谁?郭子仪是如何重塑大唐的?...
原创 毛... 1978年中央会议结束之后,胡耀邦和汪东兴进行了一次谈话,主要的内容是8341部队的去留。 8341...
原创 夏... 夏朝,这个中国文明之开始的朝代,五千年文化的起始之朝,它到底存在吗? 我个人认为,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30万年前华龙洞遗址创多项古人... 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现代人)特征最多的中更新世古人类,也是东亚地区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
原创 宣...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
原创 梁... 很多人在听梁山故事时,都会被好汉惊人的食量,顿饭吃两斤牛肉就是好汉们的标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是梁山...
原创 难... 封神大战结束以后,纣王自焚,周朝建立,在这战争中牺牲的双方诸将魂魄被封神榜收走,后来其中一部分人成为...
长辛店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12月6日,长辛店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铁路工厂原址揭牌成立。该中心将利用长辛店地...
韩军士兵体能连李在明都不如?人... 卢小将的政变怎么就成功了?尹锡悦的戒严怎么就失败了?要知道尹锡悦法理上还是总统,人家应当比卢小将当年...
原创 武... 武则天死后,唐玄宗为何不放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唐朝著名的公主,其一生充满了波折和传奇...
原创 于... 光武皇帝刘秀,高皇帝刘邦九世孙,谱系清楚,传承明白,世系一代代录于汉宗正府。刘秀汉室宗亲身份毫无疑问...
原创 张... 如果张学良不被蒋介石软禁,那么他的生活轨迹和后来的发展可能会与已知的历史有所不同。 首先,张学良作为...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商鞅变法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篇章之一。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