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政权的官二代,普遍比不上曹魏的官二代的原因,大致有两个。
第一是因为蜀汉的国力,确实是太差了。导致蜀汉的那帮二代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第二,最重要的是,蜀汉的二代继承人们不如曹魏,这其实只是《三国演义》带给我们的一个错觉!
在真实的历史上,蜀汉的二代三代,那可是一点都不怂!人家后期的表现,丝毫没折辱家里长辈的威名。
只不过从诸葛亮去世开始,蜀汉这边的剧情急剧减少,而且主角基本上就是姜维。所以导致我们对蜀汉官二代这个群体,基本没什么印象。
反倒是曹魏那边,出了司马师和司马昭这哥俩,直接篡权夺位。在这期间,曹魏也有不少官二代和官三代登场,表现普遍不俗。这就让大家误以为,蜀汉的官二代不如曹魏了。
如果大家还是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简单来盘点一下,蜀汉阵营几个主要官二代的结局。
关二爷的长子关平,压根就没活到三国时代。在关二爷败走麦城的时候,关平直接跟着关二爷被俘,最后被孙权下令斩首。
一直到死,关平都从来没有投降。这样的关平,怎么看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如果关平没死在东吴,等到蜀汉的老辈人物集体退休之后,他估计就是下一代的领军人物了。
而关二爷的次子关兴,同样也是一个好汉。在父亲和长兄被杀之后,关兴继承了关家的爵位,并且深得诸葛亮的信任。二十多岁的时候,便官至始终,未来妥妥会成为蜀汉核心人物。
但可惜的是,后来关兴英年早逝,还没发挥自己的能力,便直接去世了。
同样情况的,还有张飞他们家。张飞的儿子张苞,同样也是年少英武,未来妥妥会成为蜀汉的核心人物。可惜还没等到诸葛亮北伐,张苞就去世了。
但后来,张苞的儿子张遵,却弥补了张家的遗憾。后来邓艾入蜀的时候,张遵和诸葛瞻死守绵竹,直接战死。
这样的张遵,作为一个官三代,显然是没辱没张家的门楣。
还有诸葛亮他们家,诸葛亮是老来得子,四十六岁的时候,才有了长子诸葛瞻。而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
但后来,诸葛瞻长大之后,依然没辱没诸葛亮的威名。在蜀国灭亡的时候,诸葛瞻亲自带队,死守绵竹,最后死在了这一战当中。还有他的儿子诸葛尚,同样也死在了这一战当中。
此外,赵云的儿子赵广,在蜀汉灭亡的时候,和姜维一起镇守剑阁,最终战死于沓中。
黄权的儿子黄崇,同样为蜀汉战斗到死。尽管他爹当年都投降了魏国,但黄崇却一直在蜀汉效力。最后,蜀汉灭亡的时候,他和诸葛瞻一起战死在了绵竹。
李恢的侄子李球,同样和诸葛瞻一起战死于绵竹。而且多年之后,李恢还有一个孙子,名叫李逷。这个李逷在西晋灭亡的时候,死守云南宁州,正面挡住了成汉的进攻。
还有傅彤的儿子傅佥,在蜀汉灭亡的时候,死守阳安关。结果,因为他的副将叛逃,投降了蜀汉,导致阳安关直接被攻破。但傅佥却宁死不降,直接战死在了阳安关。临死之前,他还仰天长叹:“我生为蜀臣,死亦当为蜀鬼!”
这些人,后来都是进了武侯祠,陪着诸葛亮一起被后人祭拜的。
但同样,后世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怎么听说过这些名字,更不知道他们的结局。
至于他们水平不行,没能带领蜀汉克复中原,这确实也是真的。这些官二代当中,确实没出过那种能力挽狂澜,带领蜀汉一矿打五矿,逆风翻盘的人物。但如果蜀汉的国力更强一些,给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他们的战绩可能就会截然不同了。
当然,就算战绩不行,他们最后的战死结局,依然没辜负父辈的威名。
相比之下,反倒是曹魏那边的二代三代,极少有人在千年之后,还在享受后人的祭拜。就算是篡取了天下的司马师和司马昭,他们虽然在权势上有所成就,但名声好像并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