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人面纹瓦当:千余年前的“表情包”
迪丽瓦拉
2024-11-02 22:38:12
0

原标题: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人面纹瓦当:千余年前的“表情包”

在中国传统土木建筑的屋顶,屋檐边缘连接筒瓦头部的下垂部分被称为“瓦当”,它既能保护木质椽头免遭风雨侵蚀,还具有装饰美化的功能。瓦当上图案千变万化,是今人探究古代社会习俗、审美风尚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就展出了南京本地出土的各类型六朝瓦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人面纹瓦当,六朝博物馆还以人面纹瓦当作为该馆的官方标志。

瓦当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纵观六朝时期南京本地出土的瓦当,其主流纹饰图案先后经历了云纹、人面纹、兽面纹、莲花纹四种演变。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人面纹瓦当,主要流行于孙吴中后期至东晋早期,具有时代跨度小、地域特色鲜明的特点。

从六朝博物馆展出的人面纹瓦当可以看出,该类型瓦当直径大多在13-15厘米之间。当面的主体是一个凸起的人面图案,刻画了人的眉、眼、鼻、颊、口、舌等,而且以两颊鼓突的圆形或椭圆形腮帮最具特点。而且有的人面图案有胡须,有的则没有,可能是区分男性和女性两种形象。有趣的是,这些人面瓦当的五官、胡须及神态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有的开口大笑,有的抿嘴微笑、故作沉思,还有的或满脸愁苦、慈祥和蔼、流涕似哭、含舌欲语,形象生动逼真。近年来,随着文博热的不断高涨,六朝博物馆展出表情各异的人面纹瓦当也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被称为来自1000多年前的“表情包”。

人面纹瓦当的纹饰图案是如何起源的?长期从事南京地区六朝考古工作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志高在《论南京大行宫出土的孙吴云纹瓦当和人面纹瓦当》一文中指出,人面纹瓦当最早见于战国时期临淄城遗址,但其风格与南京地区六朝人面纹瓦当相去甚远。而史料记载,公元247年,孙权为表节俭爱民,下诏将武昌旧宫的瓦材运送至建业,用以修缮太初宫。此时正是人面纹瓦当开始流行、逐步取代两汉的云纹瓦当的时间。湖北鄂州也曾在孙吴时期的水井中出土与南京极为相似的人面纹瓦当。王志高认为,人面纹瓦当的出现或许与这段历史有关。

王志高在文中还提出,孙吴时期,都城建业屡次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使用人面纹瓦当还可能是当时人们为了建筑防火所采取的“驱邪之术”。特别是这些人面形象中被夸张突出的面颊,可能是当时一类神灵形象。

在六朝时期的南京,人面纹瓦当流行时间很短。两晋之间衣冠南渡,随着东晋政权在南京建立,建筑所使用的瓦当很快被具有强烈中原文化特征的兽面纹瓦当所取代。然而正因为出现时间短、地域特色鲜明,人面纹瓦当就成为展现南京六朝文化最典型的符号之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陶善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当... 在古代医学史上,东汉末年的华佗无疑是其中一位享有盛誉的神医。他凭借数十年的辛勤钻研和实践,掌握了诸多...
原创 历... 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场上,周武王的联军如潮水般涌来。商纣王帝辛站在鹿台上,望着燃烧的宫殿,将最后...
原创 孙... 读过《三国志》的朋友都知道,魏、蜀、吴三国中,孙权是最晚称帝的一个。那么,为什么孙权迟迟不敢称帝?最...
原创 陈...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每段语义保持不变,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
延吉冷面: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冰... 延吉冷面作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朝鲜族饮食文化的璀璨明珠。其独特之处在于冰碴翻滚的冷汤中,巧妙融合了...
原创 他... “必须等到组织对我做出最后的结论,我才能下葬!”这句话深深地印刻在王秉璋的心头,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后的...
房山石经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房山石经成功入选。当天,房山石经...
春秋战国时期高古玉人物俑:凝固... # 春秋战国时期高古玉人物俑:凝固时光的人文密码 在高古玉的神秘天地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人物俑,是跨...
原创 从... 嘉靖十年,明世宗下令隆平侯张玮携节前往潞安府(今山西长治市),为灵川郡王朱胤栘册封沈王,标志着朱胤栘...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不仅是一位有着深厚战略眼光的传奇人物,也是一位充满矛盾的人物。从一个贫苦的布衣...
原创 从... 关于清代进士选官与授官的议题,历来有不少御史和史学者撰写过相关的文章,然而,最近我在整理一些历史文献...
原创 晚... 晚清新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具备现代化特征的军队,主要汲取了德国和日本在新军编制上的制度和实践经验。在...
原创 唐... 好的,我将按照你的要求,逐段对文章内容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丰富细节,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原创 蒋... 晚年退居台湾的蒋介石,曾在他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自己一生的动荡与痛苦。在这些文字中,有一段尤其引人注目...
原创 日...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字数保持在原文左右。 ...
原创 汉... 说起汉献帝刘协,大家都知道他命运坎坷,大半辈子都在当傀儡皇帝,被各方势力摆弄。很多人以为,他最恨的人...
原创 满...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且字数变化不大,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 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是...
原创 诸... 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期间,曾多次发起北伐,总共进行过五次,其中第三次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这五...
近百位文物考古学者为北疆文化品... 呼和浩特6月28日电 (记者 张玮)28日,“阴山北疆历史文化研究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学术研讨...
原创 吴... 聂姓在北宋时期约有九万宗亲,在宋朝的百家姓中排名第127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聂姓逐渐发展壮大,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