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时期让魏延守荆州,是否能守住?
迪丽瓦拉
2025-08-06 13:04:01
0

魏延作为蜀汉名将,凭借着雄才大略和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被誉为"文武全才"。他能够保汉中十年无忧,可见其武力非同小可。如果当时让魏延代替关羽守卫荆州,他是否能够成功防守这个重镇?这确实值得深思。荆州作为蜀汉东北门户,扼守长江中游要冲,对于蜀汉而言至关重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守卫荆州任务艰巨,关系重大。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果换做魏延在荆州,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魏延执行力强,重视防御

提起魏延,人们自然会想到其雄厚的武力和过硬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位蜀汉名将一生戎马无数,几乎参与了蜀汉所有的重大战役。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保卫汉中十年无虞的辉煌战绩了。

当年三国鼎立,曹魏、东吴两大军阀对西川虎视眈眈,无不企图将这块肥沃富饶之地纳入版图。而汉中正好坐落在通往西川的必经之路,一旦失守,就等于为进犯西川打开了方便之门。面对如此重大的防务任务,刘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魏延负此重任。

凭借过人的谋略和指挥才能,魏延确实没有辜负刘备的重托。十年间,他屡屡挫败曹魏和东吴的进攻,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魏延能够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性格和作风。

作为一员上将,魏延对上级命令一向极为听从。在蜀汉建立之初,局势剑拔弩张,魏延深知此时唯有团结一心、遵从中央方能渡过难关。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诱惑,他总是坚持住不为所动。这种遵从命令、尽忠职守的坚韧品格,正是魏延能够守卫汉中十年的关键所在。

除此之外,魏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重视防守、不敢妄自进攻。身为主帅,他清楚认识到汉中处于边远之地,守卫重于一切。一味冒进很可能会使全局陷入被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担任汉中总守之时,面对曹魏东吴的诱饵和挑衅,魏延从不上钩,而是安安分分、牢牢把守汉中大门。这份执着恪守本分的工作作风,自然也是保卫汉中十载的重要原因。

可见,魏延本人性格执拗、敬重命令、踌躇满志而不轻进,正因如此他才能在汉中这一防线岗位上立下赫赫战功。如果让魏延去守卫荆州,或许也能发挥其长处,稳守阵脚,不给蜀汉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魏延不具震慑力

虽然魏延武勇超群,在蜀汉军中素有"文武全才"的美誉,但就名声来说,却远不及关羽那般响亮。

关羽乃是"万夫不当之勇"、"有马无夫之勇"的传奇人物,其威名在当年三国鼎力之时早已驰名天下。关于其英勇无畏的事迹,人们无不闻之熟知,连曹操和孙权这两大军阀听到"关云长"三个字也会心生忌惮。

反观魏延,虽然同样也是位了不起的猛将,但究竟如何才能使其威名远播,在当时竟无人能与之相比?这其中固然有魏延低调做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立下的功勋简单来说还达不到关羽那种惊世骇俗的程度。

大家都知道,关羽曾独力扭转了赤壁之战的局势,使曹操元气大伤,余威尽失。后又力挽狂澜于垓下之地,几乎一人之力击溃了曹魏的渡江之势。这两件惊心动魄的大事,可谓是当年无人能及的奇迹。魏延虽然也参与了这两场大战,但其所建功绩自然就相形见绌了。

再说后来,魏延固然也屡立战功,尤其是成功守卫汉中一役,可称得上万夫莫当。只不过,这种偏重于久远的顽强抗击,终究缺少惊心动魄之感,容易被时间冲淡,更何况当时并非三国纷争的决定性战役。相比之下,关羽的显赫战绩则张扬夺目,堪称轰动一时,因而才会成为无人不晓的传奇英雄。

正是由于关羽威名响亮,在那个动荡年代才足以震慑曹魏和东吴二阵营。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深知决不能小觑这个来头不小的猛将。当年关羽驻守荆州之时,曹操便曾下令"先不可犯"。而孙权更直接声言"若夫荆州,关公镇守,吾儿不能力当"。由此可见,双方对关羽还是极为忌惮的。

相比之下,就算是让魏延驻守荆州,其震慑力的确远不如关羽。虽然魏延武力过人,但要说个名声响亮,双方或许也未必会太过忌惮。荆州作为蜀汉东北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曹魏和东吴谁都想置之于掌控之下。如无关羽这个"看门老虎"把守,两方自然就会伺机而动,经常骚扰荆州,使守将疲于奔命。

无疑,从维护大局的高度看,留关羽驻守荆州才是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双方败兵之将心生畏惧,从而避免随意对荆州构成威胁,给了刘备可以安心西征的喘息空间。

魏延面临无后勤补给

再回顾一下当年魏延保卫汉中的功勋,除了凭借自身过硬的军事指挥和顽强的抗击精神之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汉中得到了西川的大力支援。

汉中位于陕西关中,西临巴蜀,可谓是通往西川腹心的关键门户。只要魏延在汉中设防,一旦遭遇曹魏东吴的围攻,西川那边的援兵很快就能增援,形成合围之势,迫使敌军望风而逃。正是凭借这份后勤补给的坚实保障,魏延才能在汉中安枕无忧,久守不下。

可是荆州就不一样了,它作为蜀汉的东北重镇,地处长江中游,背靠大别山,地理位置极为偏远。一旦遭受曹魏东吴的合围,西川那边的增援根本无法及时赶到。更有甚者,敌军还可能切断荆州的后勤补给线,使守军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

正所谓"兵马无斓草则不举",要想固守荆州,充足的后勤补给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否则就算魏延指挥有方,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劲,也难以坚持太久。一旦物资告罄,军心渐散,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就再难以守住这座重镇了。

反观当年关羽镇守荆州之时,虽然同样也面临后勤保障的困难,但毕竟还有一线生机。比如,可以暂时依赖沦陷区的民夫军饷,抑或从四川那边运来部分军Need;而且,驻守时间相对较短,等待西川军队增援的机会也就更大一些。

但如果让魏延守卫荆州,情况就会大为不同。一来蜀汉此时兵力已疲,增援难度更大;二来是魏延防守时间过长,物资储备终将告罄,届时便会陷入进退维谷的被动局面。届时,曹魏东吴两股强大的进攻力量就会把他夹攻于中,使荆州在内忧外患下无力抵抗。

所以单从后勤保障这一点来看,就注定了魏延驻守荆州的艰难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荆州这一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与蜀汉本部遥遥相隔的地缘环境所致。倘若换作当年尚能得到西川军援的汉中,魏延自然还能驻守一时无恙。

魏延难以统帅众将

除了前文所述的执行力、震慑力以及后勤保障等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困难可能会阻碍魏延驻守荆州——那就是名将众多,难以统帅。

荆州作为蜀汉的要冲,向来便是名将云集之地。当年关羽入驻时,赵云、关平、周仆等一干猛将都曾随从效力。这些人个个骁勇非凡,忠诚过人,堪称蜀汉军中的精锐之师。不过,这些人虽然都是名将,但就权势而言,有的却远不及关羽。因此在关羽麾下,众将还算听从指挥,师纪尚在。

但如果是让魏延镇守荆州,恐怕就不那么容易驾驭众将了。

众所周知,关羽虽然武艺高强,但终归是刘备的亲弟子。在蜀汉这一阵营内,关羽的权威和地位自然是仅次于刘玄德和诸葛亮的。换句话说,蜀汉内部几乎无人敢与关羽争锋,这也是他能够顺利统率众将的关键所在。

然而魏延作为后起之秀,权势和威望可就远不及关羽了。虽然魏延本人武艺高强,很受先主刘备的赏识,但在蜀汉内部的地位仍有可能不及关羽。别忘了,蜀汉也有不少其他猛将,例如诸葛亮的亲信姜维、张翼等,这些人的资历和功勋不比魏延逊色。一旦魏延对他们指手画脚,指不定就会引发内讧矛盾。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作为先主弟子,地位自然可以直接号令诸葛亮麾下的一干名将。但是魏延就难免会因权势不足而难以统率,从而可能会被众多名将野心勃勃的人物架空,造成军心涣散。这无疑将严重威胁到荆州的防务安全。

更何况,众所周知,关羽是位纵横沙场、阅人无数的老兵,早就见惯了各种人心险恶。反观魏延年岁虽长,但终归出身寒门。尽管其能文能武,但缺乏相应的人生阅历,难免会在驭人方面疏于防范,从而难以赢得众将一致拥戴和钦佩。一旦引发内部不和,那防务自然便岌岌可危了。

总之,从驭将方面分析,让关羽镇守荆州自然是上上之选。不仅能够借助声威统率众将、一盘棋可以走遍全军;而且关羽经历过无数战阵,阅人无数,谁与之为敌都会被镇慑于先主亲弟子的地位。

反之如果让魏延入驻,种种问题就可能接踵而至。不仅威信有限,许多蜀汉名将或因资历权势高之,视若草芥;就是魏延本人也缺乏必要的从政阅历,很可能会难以赢得军心,进而影响防守大局。

魏延难顾全大局

最后,要想驻守荆州并非只需坚守重镇本身那么简单。作为蜀汉东北门户,荆州所扮演的角色可谓是举足轻重。它不仅需要抵御曹魏东吴两股进攻力量,更关键的是还要为蜀汉北伐创造有利条件,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因此,驻守荆州的将帅必须能够统筹全局,将荆州事物与蜀汉大计相互衔接,方才无愧于重任。

而从这一点来看,魏延未免便稍显逊色了。他固然武艺超群,守城善战,但难免会过于局限于单一防务,从而难以审时度势、统筹全局。

反观当年关羽镇守荆州,除了坚守这一重镇外,更注重为蜀汉的大好局势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荆州建立"八校尉"的武装力量,对准中原地区进行骚扰,造成曹魏内忧外患的局面。同时还通过外交手腕,结交黄祖等人以扩大势力范围。这些精心策划、着眼大局的作为,确保了荆州稳如磐石,为蜀汉的大举北伐扫清了障碍。

正是这种全局观念和审慎谨密的作风,让关羽成为当之无愧的荆州镇守大将。可以说,他不仅防守有方,而且还以荆州之势牵制曹魏,为刘备腾出了兵力西征的宝贵时间。这正是蜀汉当年能够取得全国鼎足三分天下的重要原因所在。

反观魏延,虽然一身武艺和谋略都很不俗,但究其一生,还是只注重于单一战役的防守。就连守卫汉中十年这一辉煌战绩,看似异常渊远,其实也只是一味地死守这座城池而已,并未能为蜀汉复兴中原打下决定性的基础。

也就是说,尽管魏延确实勇武过人,但作风上还是难免会"执一"而忽视全局。倘若他镇守荆州的话,也很可能会如此。满足于牢牢控制这一城池,但未必会想着如何扩展荆州实力对中原进行进一步骚扰,为北伐大计创造有利条件。

相较之下,关羽则不会如此短视和保守。他会时刻将荆州的防务与蜀汉的大计相互衔接,精心谋划如何利用这一重镇优势,牵制曹魏力量,为蜀汉夺取中原腹地创造有利时机。正是这份身怀大局的作风,才使得荆州在关羽手中威慑全国,成为蜀汉夺取天下的不二法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在明朝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他就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也就是我们...
原创 唯... 文|淡泊明志 编辑|淡泊明志 末代皇帝溥仪的户籍故事:身份与现实的碰撞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
海昏侯墓考古,有新推断! 海昏侯考古推断:刘贺有条件喝上20多度的芋头酒! 12日在南昌召开的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
原创 王... 王近山职务越来越低,葬礼只按军级干部办理,二野老政委出马解决 王近山将军从战场猛将到晚节不保,一代英...
“李雪山教授,重磅成果,打破校...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12月13日,河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重磅成果!顶刊发表!历史性突破!...
原创 叙... 前言: 1900年,慈禧太后利用"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把臣民对大清的不满引向欺压中国的西方洋人。在她...
原创 我... 华夏大地,历史的长河几经沧桑,曾经的辉煌如星辰般璀璨,却也难逃逐渐褪色的命运,唐朝,那个曾经让无数文...
原创 朱... 导语 朱元璋将他儿子分封到各地的这种行为,遭到无数后人的诟病。 因为分封制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就...
原创 三... 因平台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x号关闭,...
原创 真...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 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
原创 西...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长征结束。长征结束后,经过军委批准,以红四方面军的...
木府风云:纳西族土司纵横云南五... 电视剧《木府风云》令丽江“木府”由默默无闻一跃成为家喻户晓。木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由明...
原创 西... 西班牙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拥有广袤的殖民地、无与伦比的海军力量和无穷的财富来源。16世纪和...
原创 诸...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其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魏延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也以...
原创 用... 美国,这个建立在“自由、民主、人权”基石上的国家,其建国之路竟然充满了血腥和罪恶?一位记者的一句“美...
原创 三... 要说三国那些称兄道弟的好基友,哪一对感情最好?今天德叔和你好好唠唠。 韩遂、马腾 首先排除掉韩遂、马...
原创 弘... 纵观明朝一代,其国势非常起伏,出现过很多次的中兴,比如景泰中兴、弘治中兴、嘉靖中兴、隆庆新政、万历中...
原创 唐... -李世民以善于纳谏著称。他重用魏征等谏臣,魏征前后进谏多达两百多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原创 杨... 杨文谟(1912.1—1972.12.7)原名杨丕显,陕西省神木县贺家川镇前杨家沟村人。祖辈务农,兄...
原创 对... 天下瓜分汉欲亡,四方豪杰尽鹰扬。 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 (这是罗贯中对许褚的评价) 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