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个姓氏人口差不多1亿,却几千年都没出过皇帝,什么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8-06 13:05:46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文|曹贵菲

编辑|照雪下玉关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文明,我们的一切东西都经过了千年的传承,姓氏就是很典型的一项。

纵观百家姓上的排行,很多姓氏都曾出国帝王当过国姓,但是人们却发现有一个人口差不多一亿的排行前列的姓氏却千年没有出过皇帝,于是瞬间引起了人们对各种猜测和探究,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这个姓氏人口差不多1亿

姓氏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名字代号,到了宋代后更是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百家姓”。

但是姓氏也是很容易随着历史的原因而不断发生改变的,以前的乱世很多人为了生存都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姓氏。

但是不论改成什么样,百家姓都依旧是那几个,如今到了太平盛世,上面的姓氏终于是稳定成型了。

关注历史的人都喜欢对着百家姓追溯自己家族的本源和光辉事迹,企图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令人动容的事。

在我们印象中最为庞大的姓氏族群莫过于李、刘、王等,因为他们曾经都是繁盛王朝帝王的姓氏,因而得以不断繁衍。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排名前列的张姓,认为它只是平平无奇的大众,但是它的历史也同样悠久。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期,是妥妥的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姓氏。

张姓是被黄帝亲自赐姓,因其“掌门人”挥优秀的造弓箭本领,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深得黄帝赏识。

所以封清河流域给他,并赐姓张,从此张挥成为了张氏家族的第一人。

而他也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吸引着无数人加入他的封地,所以张氏得以不断壮大兴盛。

正是如此所以后世才传颂着“天下张氏出清河”的典故。

到了宋朝,张姓人口已经发展到了490万之多,排名第三,即使经历战乱和朝代更迭,张氏的人数也没有停止增加。

如今张姓人数已经接近一亿,依旧排名第三,是当之无愧的大姓。

二、但千年都没出过皇帝,到底为何?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百家姓上排名第三的大姓却一直有一个奇怪的令人不解的现象,那就是千年都没有出过帝王。

在历史的研究中张姓只有宋朝的张邦昌做过短暂的不被正史承认的傀儡皇帝,除此以外再也关于张姓皇帝的记载,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大姓人们总是有一种特殊的帝王情结,仿佛如此才能更加印证他们姓氏的尊贵,更增添个人的荣誉感。

那么据这么多年来各位学者专家的推测,张姓不出帝王大致有以下这几种原因。

首先就是人们普遍熟知的神话原因,因为玉皇大帝姓张,已经是天界的帝王了,那么人间就不能再有了。

虽然这不符合大多数人客观唯物主义的理念,但是极具浪漫色彩的神话因素也不失荒谬。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张姓在历史上自始至终都没有形成一个粘合性十分强的大家族,而是多民族、多源流的分散发展。

张姓氏族也因此形成很多支系分散到各地各自发展,自古以来但凡大家族都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使命感。

因而在大事上都会形成同进退共荣辱的方针,但是张姓没有,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紧密统一强大的政治集团,因而没有实力争取到帝王的位置。

第三个原因就是张姓人大多都和张挥一样忠诚刚正,他们愿意一心辅佐帝王治理好国家,极少有怀有越位的野心的人。

最后就是没有天时地利,成王败寇需要的是历史的契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抓不住成大事的时机自然也就是只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先秦至汉朝、魏晋南北朝至宋朝、元朝至现代的这几个时期里,张姓都没有留下强大的在政治场上占据主导的后代。

即使是暂时建立了政权那也是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不稳定的分裂态势之下,成不了大气候,很快就会被更为强大的政权夺回。

所以说张姓称帝是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数量抹零也实属正常。

三、虽未出帝王但依旧人才济济

但是证明一个姓氏的兴隆帝王也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因为皇帝的位置都是荆棘密布,被后世褒贬不一的。

虽然张姓没有出过帝王,不曾当过国姓,但是他们依旧人才济济,推动着历史的不断的发展。

稍微的列举几个就是让人瞬间醍醐灌顶的存在,譬如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汉朝出使西域第一人的张骞,至今“医圣”地位不倒的张仲景等等。

乱世之中,张仪一介书生就凭借着他的一张巧嘴周游在列国之间,推动着合纵连横,为自己所入的大秦帝国迅速崛起。

虽不是皇帝但是其横空出世的"连横"之策,大大的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至今其谋略都依旧广为流传,大为创新借鉴。

张骞出使西域,直接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开辟了最为原始的丝绸之路,是我们在历史书上要反复学习的一课。

如果没有张骞不懈的开辟,那么后世的国家和人民对于中国地理的板块认识也不会越来越清晰,经济的交流也只能是固步自封。

丝绸之路至今都是我国中西部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中之重,可谓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工程。

医圣的伤寒杂病论和辨证施治等理念至今都指导着我国中医的发展,其地位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淡一点。

张姓人才的例子数不胜数,身份各异的他们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不断的发光发亮,贡献卓著,帝王从来都不是衡量他们成功的标准。

结语

在封建时代或许无数人都想坐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但是在人人平等的现代,我们大多数人都更愿意平平淡淡的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正所谓在其位谋其事,普通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家是否也是这么想的?

参考资料:

(1)央广网2014-02-2008:22《全国第三大姓张姓系“天上得来”的姓氏源自濮阳》

(2)河北新闻网2018-09-2007:40:50《钩沉|张姓源远,清河流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在明朝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他就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也就是我们...
原创 唯... 文|淡泊明志 编辑|淡泊明志 末代皇帝溥仪的户籍故事:身份与现实的碰撞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
海昏侯墓考古,有新推断! 海昏侯考古推断:刘贺有条件喝上20多度的芋头酒! 12日在南昌召开的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
原创 王... 王近山职务越来越低,葬礼只按军级干部办理,二野老政委出马解决 王近山将军从战场猛将到晚节不保,一代英...
“李雪山教授,重磅成果,打破校...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12月13日,河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重磅成果!顶刊发表!历史性突破!...
原创 叙... 前言: 1900年,慈禧太后利用"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把臣民对大清的不满引向欺压中国的西方洋人。在她...
原创 我... 华夏大地,历史的长河几经沧桑,曾经的辉煌如星辰般璀璨,却也难逃逐渐褪色的命运,唐朝,那个曾经让无数文...
原创 朱... 导语 朱元璋将他儿子分封到各地的这种行为,遭到无数后人的诟病。 因为分封制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就...
原创 三... 因平台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x号关闭,...
原创 真...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 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
原创 西...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长征结束。长征结束后,经过军委批准,以红四方面军的...
木府风云:纳西族土司纵横云南五... 电视剧《木府风云》令丽江“木府”由默默无闻一跃成为家喻户晓。木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由明...
原创 西... 西班牙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拥有广袤的殖民地、无与伦比的海军力量和无穷的财富来源。16世纪和...
原创 诸...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其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魏延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也以...
原创 用... 美国,这个建立在“自由、民主、人权”基石上的国家,其建国之路竟然充满了血腥和罪恶?一位记者的一句“美...
原创 三... 要说三国那些称兄道弟的好基友,哪一对感情最好?今天德叔和你好好唠唠。 韩遂、马腾 首先排除掉韩遂、马...
原创 弘... 纵观明朝一代,其国势非常起伏,出现过很多次的中兴,比如景泰中兴、弘治中兴、嘉靖中兴、隆庆新政、万历中...
原创 唐... -李世民以善于纳谏著称。他重用魏征等谏臣,魏征前后进谏多达两百多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原创 杨... 杨文谟(1912.1—1972.12.7)原名杨丕显,陕西省神木县贺家川镇前杨家沟村人。祖辈务农,兄...
原创 对... 天下瓜分汉欲亡,四方豪杰尽鹰扬。 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 (这是罗贯中对许褚的评价) 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