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38年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了哪些军级以上杂牌军将领(一)
迪丽瓦拉
2025-08-06 18:33:36
0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开始大规模入侵我国,先是发动了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等大战役,1938年日寇又南北夹击打算攻下交通要道徐州,为此围绕徐州中日双方展开了一场为期四个多月的徐州会战。

参与此次会战的中国军队大多都是地方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杂牌军,唯一属于蒋介石嫡系的汤恩伯部在战役前期出工不出力,阳奉阴违,在战役最后阶段在李宗仁的高压之下才出力。而在这次战役中付出重大代价的都是杂牌军。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参与徐州会战的杂牌军将领们(军级以上)。

1、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2军军长孙桐萱(西北军)

孙桐萱是河北泊头人,1917年到冯玉祥的部队中当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做到了副师长,1929年随韩复榘脱离冯玉祥投靠蒋介石。中原大战后孙桐萱跟着韩复榘到山东并担任第十二军军长。

1938年初韩复榘被蒋介石下令处决后,孙桐萱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同时还兼任第12军军长,台儿庄战役时,孙率部在鲁西南对日军展开反击,进行策应,所部二十二师曾一度攻下济宁,促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1940年再升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十二军军长。

孙桐萱

在抗战期间,孙桐萱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政策感召下,同情共产党。在其部队内有不少地下党员进行工作,孙不仅默许,有时还加以保护,并对蒋介石派去的特务进行斗争。因此建国后得到党的照顾,得以安度晚年,1978年在北京去世,终年83岁。

2、第55军军长曹福林(西北军)

曹福林是河北景县人,早年加入到冯玉祥的西北军,经过多年的战争职位也是在不断的高升,1930年中原大战时投靠蒋介石,被任命为第14军军长。1938年改任第55军军长,徐州会战时,曹福林部分散渗入兖州以北敌占区进行游击作战,炸毁大汶口铁路多处,断敌交通。徐州会战后又参加了武汉、枣宜、鄂西、常德、豫南等会战。国民党败退大陆后曹福林去了台湾,1964年在台北病故,终年73岁。

曹福林

3、第2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89军军长韩德勤

韩德勤是江苏泗阳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加入川军,1925年负伤回到家乡,次年到广州,在顾祝同的保举下国民革命军新编21师司令部中校副官处长,此后他便跟着顾祝同,算是属于顾祝同系的人物。

韩德勤

1938年初任第二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八十九军军长。徐州会战时参加南线作战,白崇禧评价他:“减轻我第五战区之特别威胁,于台儿庄之胜利有间接之贡献”。不过他在后来又与当地的新四军发生过冲突,被新四军击败。

1949年国民党败退大陆之际,韩德勤去了台湾,1988年以96岁高龄去世。

4、第57军军长缪澄流(东北军)

缪澄流是辽宁开原人,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期,缪澄流率兵在山东抗日,后来还当上热河省主席,可是他意志不坚定,在日伪的拉拢下,企图率部当汉奸。可是他的部队里面还有不少热血军官,当得知缪澄流要当汉奸的时候,这些热血军官展开军事行动,让缪澄流率部投敌的计划破碎。国民党败退大陆后去了台湾,1990年去世,终年90岁。

5、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川军)

邓锡侯是四川营山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在四川内部军阀混战期间,邓锡侯也逐渐成为一方霸主,在打败杨森后,邓锡侯成为仅次于刘湘的川军第二大实力派。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邓锡侯主动请缨,出川抗战,他担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大会战,刘湘病逝后,邓锡侯回川主持川康军务,抗战胜利后他已经成为川军实际上的领袖。

邓锡侯

解放战争时期,邓锡侯遭到蒋介石的排斥,1949年12月9日在彭县率部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邓锡侯相继担任过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水利部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64年在成都病逝,享年75岁。

6、第41军军长孙震(川军)

孙震是四川成都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他回到川军任职,在多年的斗争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请缨出川抗日,孙震被任命为第二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邓锡侯回四川后,孙震接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一职。

整个抗日战争中,孙震基本上一直都在抗日前线,他先后参加了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襄樊战役、豫南之战、豫西鄂北会战等大战役。蒋介石曾给他写过一封亲笔信,称他“抗日以来,建勋最多,辛劳最甚”。

孙震

抗战胜利后,孙震随蒋介石参加了内战,1949年12月,孙震与杨森联袂飞台,1985年在台湾去世,终年93岁。

孙部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率领全师官兵死守滕县,最后全师基本上壮烈殉国,战区总司令长官李宗仁评价王铭章将军:“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7、第45军军长陈鼎勋(川军)

陈鼎勋,四川简阳人,早年入川军邓锡侯部,参加了川军历史上的混战,1937年率部随邓锡侯出川抗日。1938年4月26日任第四十五军军长。此后曾兼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先后率部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西鄂北会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十二绥靖区司令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去了台湾,1956年回到上海,1973年在上海逝世,终年81岁。

陈鼎勋

8、第三军团军团长庞炳勋(西北军)

庞炳勋是河北新河人,他的年龄比西北军的首领冯玉祥还要大,不过他手中的兵力却没那么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庞炳勋也率部奔赴抗日战场,这一年他已经58岁,从后来他在战场上的表现看庞炳勋丝毫不弱于那些后辈。

1937年9月18日,庞炳勋部在沧县以北的姚官屯一线对日军矶谷第十师团进行阻击。战况空前惨烈,坚守7天7夜,杀伤大量日军,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庞炳勋部也死伤惨重,有一个团只剩下300多名士兵,营以下军官也伤亡很大。

1938年徐州会战时,庞炳勋率部在临沂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冲锋,顶住了坂垣师团的进攻。后联合张自忠部与日军激战五天五夜,将坂垣师团赶至莒县,沿途日军尸横遍野。

庞炳勋

1943年4月,日军集结五万大军分三路向庞炳勋的驻防地扑来,庞炳勋没有组织反击而是向山里转移,在转移途中庞炳勋与部队被打散,他自己和两名卫士在山洞中藏了好几天。

早已投降日军的孙殿英得知庞炳勋的下落后,马上向日军报告并引诱庞炳勋投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庞炳勋投降了日本人,被汪伪政府任命为“伪暂编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日本投降后,庞炳勋被蒋介石收编,参加了内战,不过这时候他手上也没什么军队了,后来干脆不再担任任何军职,南京解放前他去了台湾,1963年在台湾去世,终年85岁。

9、第11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新桂系)

李品仙是广西苍梧人,桂系主力大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品仙被任命为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之后率部出桂抗日,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等大会战。

李品仙

徐州会战时,李品仙部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以防御战拖住了北上之日寇,延缓了日寇南北对进会攻徐州的计划,从而为李宗仁集中第五战区主力在鲁南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寇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歼灭日本华北方面精锐部队矾谷、板垣主力一万余人的大捷。

国民党败退大陆后去了台湾,1987年在台北去世,终年98岁。

10、第31军军长刘士毅(新桂系)

刘士毅,江西都昌人,是新桂系外省籍的重要将领。抗战爆发后被任命为第31军军长,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抗战胜利后,刘士毅被任命为国防部次长,参与策划了与内战相关的活动。李宗仁当选为代总统后,刘士毅被任命为总统府上将参谋长,成为李宗仁的首席幕僚。1949年7月飞往台湾,1982年在台湾逝世,终年96岁。

刘士毅

11、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

廖磊是广西陆川人,早年在湘军中任职,后来投降了桂系,跟随白崇禧参加了北伐战争。红军时期曾参与围剿红军,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惨遭杀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廖磊被任命为第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不久升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廖磊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后创建了大别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期间搞得有声有色,为安徽成为桂系的地盘做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10月23日廖磊因脑溢血逝世于安徽,终年49岁,被国民政府追晋为二级上将。

廖磊

12、第7军军长周祖晃(新桂系)

广西临桂人,1914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到湘军任职,1925年到新桂系第七军任职,担任团长的职务。此后他参加了北伐战争、蒋桂战争等民国时期的一些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廖磊升任第21集团军总司令,周祖晃接任第七军军长,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之后周祖晃还担任过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周祖晃一直在广西任职,1949年底周祖晃与解放军签订了和平改编方案,率手下5000余人接受改编。

周祖晃

新中国成立后,周祖晃担任过广西人民政府委员、省参事室主任、自治区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等职,1959年逝世,享年70岁。

13、第48军军长韦云淞(新桂系)

韦云淞,广西容县人,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毕业,曾在马晓军麾下担任过营长,李宗仁领导的新桂系打败旧桂系统一广西之后,韦云淞先后在新桂系中担任过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等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韦云淞被任命为第48军军长,率部奔赴抗日战场。之后他又相继担任过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31军军长,桂林城防司令等职。桂林守城失败后,韦云淞被撤职查办,隐居于百色、武鸣。

韦云淞

抗战胜利后,韦云淞在1948年被任命为广西禁烟督办,1949年冬到香港寓居,1954年因胃病医治无效在香港九龙医院去世,终年64岁。

除了上述所说的将领外,还有西北军张自忠、东北军于学忠、川军杨森和西北军孙连仲部等,下一篇文章再接着说。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在给汉武帝讲述西域见闻时,特别提到一件让他感到困惑...
原创 一...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电视直播面前,送给了西方一个巨大的圣诞节礼物...
原创 苏... 苏联俘虏60万关东军,最后只活了3万人?最怕苏联女医生 战争对每个国家都是灾难,几百年来,历史证明...
原创 五... 标题:五虎上将赵云之子为何平庸一生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不少英雄...
原创 曹... 建安七年(202年)公元202年,东汉国都洛阳发生了一件趣闻,曹操六岁的儿子曹冲竟然称出了一头大象的...
都说明朝皇帝怠政,其中原因何在... 我们都知道,明朝出现了很多喜欢怠政的奇葩皇帝,比如嘉靖和万历,居然出现了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情况,究...
东汉时的黄金大幅度减少究竟为何... 一、杜镐与赵翼的佛教使用黄金说 关于西汉黄金多而东汉黄金少这一谜题,早在宋代就有官员杜镐提出解释。 ...
原创 北... 在历史上,功高盖主者往往受到帝王猜忌,甚至开国皇帝天下初定后第一时间便是着手处理功臣。面对家国天下,...
原创 唐... 唐太宗晚年的行为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将其定义为 “昏庸” 是不准确和不恰当的。以下是唐太宗晚年的一些行...
原创 曹...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上... 让我们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穿越时空,来捋一捋三皇五帝的几种说法,你更认可哪一个? 一说是三皇:燧人...
原创 权... 权臣在中国古代是十分常见的,秦朝所设立的丞相,从地位上看就是第一大权臣,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理...
原创 韩... 韩国申遗成功的项目中,有超过九成九是从中国强抢的! 我再重申一遍,韩国并不是从中国偷的非遗项目,而是...
原创 开... 开国大将陈赓,他有着一张敦实憨厚的国字脸,上面永远充满着笑容,看起来平庸朴素,十分亲切,但他却是黄埔...
原创 傅... 在明朝伐蜀的这一战中,朱元璋主要派遣了三个大将过去,汤和、廖永忠和傅友德,老朱砸其创作的《平西蜀文》...
原创 中...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即使日本在1945年宣布了投降,但是他们带来...
原创 如... 关羽的一刀,不仅让刘备与曹操结下了不解之仇,更是以车胄的生命为代价,激发了一系列的角逐与战争。曹操率...
原创 他... 魏蜀吴乱世三国,各国都是名将如云,猛将如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并称蜀汉五虎将,东吴似乎没有...
原创 唐... 历史上的女真民族是一个活跃的民族,但是人们往往十分熟悉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和女真人演化而成的满族建立的清...
原创 中... 中国,因为特殊的地理形势,所以造成了南北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乱世之间,就很容易形成南北分裂。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