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兴衰史——会做生意的李德明父子
迪丽瓦拉
2024-11-03 12:08:27
0

原标题:西夏兴衰史——会做生意的李德明父子

公元1004年正月二日,西夏王国的奠基人李继迁伤重不治,没了。

临死前给儿子李德明留下“依辽和宋”的遗言。

二十三岁的李德明擦干眼泪,就在灵前即位,也就是后来的夏太宗。

也就是这位少主,靠着老爹的遗命,愣是将对外关系发展成了一门生意。

大家好,我是老张,今天我们用一个小小的篇幅,来讲一下李德明的生意经,以及西夏建国前后的故事。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新主刚立,对外政策不明,两大邻国的态度就显得非常耐人寻味。

三月份,李德明向辽国派出使臣,带着李继迁的遗物表示归附,辽圣宗纠结观望了几个月,在看到李德明地位稳固以后,七月份终于下定决心,封李德明为西平王。

消息传到大宋,宋真宗也马上抛出橄榄枝,下诏称,吐蕃党项各部,只要愿意归附我大宋,皆授予团练使之职,赏赐白银万两、绢万匹、钱五万缗、茶五千斤。

李德明画像

果然,金钱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这不是有老爹的遗命所在嘛。李德明赶紧也向宋朝上表表示归附,此后年年上表,年年表态。

大家还要知道,在公元1005年,还有一件比宋夏和议更加重要的事件发生,那就是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标志着宋辽对峙的彻底形成,与此同时双方在对西夏的拉拢上也更加卖力。

公元1006年,宋真宗再次赏赐李德明,封其为检校太师兼侍中、持节都督夏州诸军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国,并册封定难军节度使,加封西平王。

赏钱数万。并且同意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搞边境贸易。

公元1007年,李德明献马五百匹,骆驼三百匹,宋真宗很开心,赏赐金银钱又是数万。

同年,李德明请求派人到东京开展互市,宋真宗准奏。

话说,跑到对方首都搞互市,李德明是独一个,只是,在边境贸易畅通的情况下,这个要求,真的只是互市吗?

五月,李德明老母亲去世,宋真宗加封对方为镇军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并派朝廷大员前去吊唁。

1008年,辽国这边不甘落后,封李德明为大夏国王,宋真宗马上跟进,再次加封对方为守正功臣,并且居然给李德明增加食邑1000户。

用自家的土地供养邻国的首脑,确实有点震惊后人了。老张我到现在还有点百思不得其解,说出来怕大家说我格局小,不说吧,总觉得有点败家子的嫌疑。

我们姑且理解宋官家这是在玩经济战术吧。

还是这一年,西夏大旱,粮食减产,宋真宗下令,必须保证粮食的出口,以缓解西夏饥荒。

对了,这一年还有一件荒唐事,宋真宗不顾大臣劝阻,自觉议和辽国,安抚住西夏的他决定封禅泰山,把自个的功绩报告给上天。

去就去吧,回来以后,又派人加封李德明为中书令,另外增加食邑1000户(实际400户)。毕竟咱这功勋章中也有你李德明的一份力。

宋管家八成是疯了。

见过大方的,没见过这么大方的。

有这种看法的不只是老张我,李德明也觉得宋真宗有点不正常。

公元1010年,西夏再次发生旱灾,李德明决定试探一下宋真宗的精神状态,也试探一下大宋朝是不是都跟着疯了。

他要大宋他提供赈灾粮一百万石。

这个举动的阴险之处就在于,如果大宋借粮,西夏度过危机,而且进一步证明大宋朝中没有一个有脑子的。

如果大宋不借粮,那么西夏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对大宋进行道德捆绑,甚至重开战端。

压力给到宋廷,宋真宗果然懵逼的不能再懵逼,交给朝廷讨论,满朝大员们甚至没一个能拿出主意的。

也就在这时,宰相王旦提出了一个李代桃僵的建议,粮食,我们给,但是你们得派人自己来运送。

这就很有意思了,运送这么多的粮食,没有军队是不行的,而军队一旦过去运送粮食,还能不能回来就是一个问题。

李德明据此认为,宋真宗可能不正常,但是他朝中还有能人。

于是继续奉行和宋的外交方针。

李德明在位28年,跟大宋做了28年的生意,从大宋获得赏赐无数,倒是北边的辽国,终于跟不上大宋的步伐,毕竟,连辽国也需要大宋的岁币,除了能够给西夏一些荣誉称号,这个草原帝国拿不出像样的家底。

二十多年的和平稳定,为西夏的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空间,大家可以大开脑洞想一下,李继迁时期西夏打了二十多年仗,李德明时期,西夏修养了二十多年,整整一代人的繁衍,一穷二白的西夏自此成为宋、辽两级格局下的另一个强国。

说话是要讲证据的。

公元1020年,辽圣宗,也就是很多年前李继迁死乞白赖去求依附的那位辽国皇帝,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在这么搞下去,西夏搞不好挣的要比自己还要多。

这年,辽圣宗亲率五十万大军,以出狩猎为名,突袭西夏凉甸,结果,几个照面下来,被李德明率西夏军击退,灰头土脸的回去,余生再也没来过。

辽圣宗回去以后,为了缓和关系,马上派人过来封李德明为尚书令,这边北宋也继续跟进,1022年封李德明为“纯诚功臣”,以褒奖李德明逢年过节不忘派人去东京朝见宋管家。

然后这个“纯诚功臣”很快就被李德明打脸。

公元1023年,李德明突袭庆州,小胜一局,大宋猝不及防,赶紧加强边境防务,预备李德明的第二次进攻。

但是李德明有更深远的考量,想要真正独立出去,东线难免一战,而既然自己早就跟父亲一样铁了心要走向独立,那么为何不借着跟大宋暂时的和平,尽快给自己打下一个战略纵深?

西夏之所以耗不过大宋,不还是因为对方有着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战略纵深吗?

出土的西夏武士图

公元1028年,李德明派儿子李元昊西征,灭掉甘州回鹘,两年以后,又灭掉当年弄死李继迁的吐蕃六谷部,至此,西夏拿下整个河西走廊,西部边境直抵玉门关(出玉门关就是西域了)。

西夏以及吐蕃回鹘诸布

西夏也从当初的定难五州发展成现在的作用二十多州的西部大国。

似乎,韬光养晦,是党项这个民族的天性。

来自辽宋的好处继续源源不断:

公元1031年,辽国按照婚约,将兴平公主嫁给其子李元昊,第二年,宋仁宗再次册封李德明为夏王,规格仪制仅次于天子,并再次增加食邑一千户。

这个架势,李德明再不称帝,大宋朝都没东西在加封了。

1032年,就在李德明营建宫殿,积极筹备登基事宜之时,不知因何原因,其人突然去世,太子李元昊即位。

李德明去世以,辽宋先后派人过来吊唁,并且按照前例,继续给李元昊加封。

辽封李元昊为西夏王,大宋封李元昊为西平王,及定难军节度使等一大堆投降。

只是这一次,李元昊已经看不上这些官职和封号。

在招待大宋使臣的时候,他特意在宴会隔壁安排工匠打铁铸造兵器,以铿锵之声威慑大宋使者。

在接宋仁宗诏书的时候,他甚至都没跪下。

事后,他对自己的大臣感叹:“先王大错,有如此国,而犹臣拜于人耶。”

打这以后,李元昊在父亲的基础之上,开启了紧锣密鼓的称帝流程。

其一,废除大宋年号,自建年号。

其二,下发“秃发令”,限期党项人三日之内,全部剃发(剃光头顶),违者处死(恢复党项人旧俗)。

西夏武士装扮

其三,废除唐、宋赐给的李姓和赵姓,改姓“嵬名氏”。李元昊自己改名叫曩霄,号“兀卒”。

所以李元昊,其实是从中原王朝的称呼。

其四,创建西夏文。

其五,升兴州为兴庆府,定都城。并且仿照宋朝官职设置西夏官职。

其六,整顿军备,积极备战,以应对随之而来的辽宋惩罚。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文和汉字对照图

第二年,李元昊以臣子的身份,写信给宋仁宗,信中大谈特谈了一番其祖上的功业,因此论证其称帝的合理性。

宋仁宗回信:滚。

不仅如此,大宋剥夺了对李元昊的一切官爵,停止边境互市,恢复经济制裁,甚至,还在边境发出悬赏令,公开悬赏李元昊的人头。

这谁受得了?

双方自此开始决裂。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公元1040年到1042年,李元昊主动出兵,随即跟大宋爆发了三次大战,分别是三川口战役、好水川战役以及定川寨之战。

三次大战均以宋军失败告终,东京一片惶恐,李元昊甚至吹嘘:“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

然而三次大战打下来,双方都疼的不轻。

大宋君臣惶恐,西夏这边则因为大宋的经济制裁,导致经济急剧恶化,物价上涨,物资奇缺。

这种事丝毫不奇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阔绰生活的党项贵族们,怎么能接受降低生活水准?

于是,经过一年多的密集谈判,1044年双方签订合约,史称庆历和议。

按照协议,大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开放互市,李元昊取消帝号,仅对内称帝。

李元昊的称帝同样在辽国也引起了连锁反应。

庆历和议的成功,自然也有着西夏“挟辽要价”的成分在里边。和谈期间,辽兴宗趁机讹诈大宋,要求增加岁币,最终大宋同意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条件是辽国必须压服西夏接受和议。

这次大国博弈在历史上留下了神来一笔:

宋辽重新和议以后,得到好处的辽国向西夏施压,促使庆历和议的出台。

而实现对宋和平的李元昊突然发现,经过此事以后,辽宋反而加强了同盟关系。

有个道理放在今天也是不过时的,当大国实现和解的时候,小弟的作用就不重要了。

夏、辽关系开始恶化,边境冲突日渐增多,战争不可避免。

只是不太清楚,这到底是宋仁宗金钱的力量,还是西夏的主动挑衅?

1044年十月,辽兴宗率兵十万,兵分三路突袭西夏,李元昊先败后胜,一边求和一边后撤,拖长对方补给线,最终几乎全歼辽军,辽兴宗只以数骑逃脱。

但是李元昊心里很清楚,拥有辽阔腹地的辽国和大宋一样,不是一个西夏可以耗得起的主,于是马上跟辽国议和。

但是辽夏关系破裂已成事实。

让李元昊更想不到的是,他的生命很快就要走到头,西夏的强盛,如昙花一现,从他开始,也将从他开始衰落。

这里要讲的就是一个逾越伦理,极度血腥、充满杀戮的西夏王族史了,篇幅太多,具体内容,我们下一章节继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蒋... 民国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面临着饥饿与寒冷,难以看到未来的希望。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原创 斯... 文章改写版: 1953年3月5日,苏联官方宣布其领导人斯大林去世的消息。这一震撼的消息立刻在全球范...
原创 中... 1931年,中共中央临时领导机关在上海的决策层,在取得一些短期的军事胜利后,陷入了胜利的迷醉,提出应...
原创 张... 在1939年9月,彭雪枫率领近400名战士从竹沟出发,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活动。到1940年6月,他的队...
原创 中... 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常常听到“复兴”这两个字。所谓复兴,顾名思义就是在经历过衰退之后,再度焕发出强大的...
原创 1... 1949年,侯波在中南海开始了她的新职务,随后她亲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也拍摄了许多...
原创 李... 李卫养着漕帮,满朝文武都对他心生畏惧,那么为何雍正却始终对他不闻不问呢?作为雍正皇帝的亲信,李卫不仅...
为什么日韩争夺的独岛,最后被韩... 领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各国都要拼命守卫,而实力强大者,不仅要守土还要开疆扩土。所以自从“国家...
原创 史... 在今天这个科学已经主宰一切的时代,仍然有许多神秘现象难以用科学来解释。或许,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我们...
原创 赵... 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因其在陈桥兵变中通过“黄袍加身”的方式,成功夺取了后周的江山,创立了宋朝。这...
原创 光... 清朝末期,身处深宫的慈禧太后,凭借着儿子同治皇帝的名义,逐渐掌握了朝廷的实权。慈禧极度渴望权力,而同...
原创 假...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很多人把胜利归功于美国扔下的两颗...
原创 1... 1968年,时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的肖永银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个客人虽不算陌生,但也有些特别,...
原创 民... 在民国时期,曾声势赫赫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掌控了中国政坛的权力和经济命脉,他们的名字几乎成为那个...
南斯拉夫硬刚苏联往事:和整个社... “我们不需要别人替我们决定命运”。1941年4月6日,德军轰炸机将贝尔格莱德化为废墟,南斯拉夫国王仓...
原创 朱... 前言 在这个浩瀚的天下之中,生存的命运往往与权力的斗争密切相关。当两个心怀隐秘、互不妥协的人相遇时...
原创 宋... 作为一座皇家寺院,相国寺不仅是展现帝王政治权威的重要场所,还承担着商业交易的中心角色,更成为了百姓休...
原创 唐... 唐代疆域之广、国力之盛,至今仍令人称道。尤其在唐高宗李治统治后期,唐朝国土面积一度扩展至历史顶峰,横...
原创 俄... 俄罗斯,全名俄罗斯联邦,作为全球面积最大、文化历史丰富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
原创 徐...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1936年,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这一历史性事件象征着长征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