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侯波在中南海开始了她的新职务,随后她亲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也拍摄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关注,照片中有人对四人还是五人的争论不休,因为其中一位被周总理遮挡住了,究竟他是谁?
侯波这个名字在大多数人耳中听来像是男性,但其实她本名阎千金,1924年出生于山西的夏邑。由于战乱,14岁时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西安的旅途,随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前往延安接受教育。学业结束之后,侯波曾担任护士等多职业,而后嫁给了徐肖冰,开启了她的摄影生涯。
侯波为人细腻温柔,且十分努力。在她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科长期间,她在摄影技术方面下足了功夫,经过几年的努力,摄影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为她的职业生涯铺平了道路。很快,她的贵人出现了。
1949年,侯波被调往北京,此后她的工作便是记录领导人们的活动。一次,她在拍摄完毛主席的照片后,被留下来闲聊,交谈中有人提议合影。侯波和她的丈夫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毛主席的两侧,毛主席见状笑着说道:“不对,不对,女同志是半边天,应该站中间。”大家都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这是侯波第一次与毛主席面对面,近距离感受这位伟人的不同之处,而她也从中感受到毛主席对女性的尊重和关照。
不久后,侯波被调到中南海,主要负责拍摄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以及日常工作,尤其是紧随毛主席身边,成为主席的专职摄影师。1954年9月,侯波拍摄了一张特别的照片,这张照片中四位中央领导人显得异常引人注目。
当时,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南海召开,紫光阁正坐落于中南海的西岸。对紫光阁有些许陌生的人,或许不知道它的历史。紫光阁始建于明代,在清朝乾隆年间,成为彰显那些战功卓著之人的地方,墙面上挂满了他们的画像。对于国家领导人而言,在紫光阁留影具有非凡的意义。
那天,大会进展顺利,毛主席、周总理、陈云和朱德等人在紫光阁前轻松地交谈着。此时,毛主席正在发表讲话,而陈云与周总理则饶有兴致地倾听,朱德则在主席的侧后方微笑着倾身向前。就在大家谈话热烈之际,侯波悄然地举起照相机,选定了紫光阁正面的拍摄角度,调好光圈和焦距后,按下快门,“咔嚓”一声,便将这一历史瞬间定格。然而,由于拍摄角度的原因,照片中有一位领导人的身影被周总理遮挡住了。
在她晚年的回忆中,侯波曾提到自己在中南海拍摄的经历,她说:“我在为领导们拍照时,总是考虑他们的神态、品德和风格,同时还需注意角度和背景,尽可能让照片中的人物显得自然而伟岸,尤其要挑选合适的背景。”这张紫光阁前的合影,侯波当时或许只关注了人物与背景的适配,并未注意到有一位领导人的身影被遮挡。
这个被挡住的人的身份则一直成为一个谜团,有人推测他是邓小平,也有人认为更有可能的是刘少奇。1945年,党的七届一中全会结束后,产生了五位主要领导人,他们分别是毛主席、周总理、朱德、任弼时和刘少奇。由于任弼时的身体原因,在1949年他被陈云所取代。而刘少奇和其他四位书记站在一起讨论国事的可能性则很高。
在身高方面,刘少奇与周总理几乎相当,如果两人之间的距离较远,加之照相机的拍摄角度,刘少奇被遮挡的可能性显然存在。你认为照片中的那位被遮挡的人到底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