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已归顺了李渊,李渊为何处心积虑要除掉李密呢?
迪丽瓦拉
2024-11-04 00:06:29
0

原标题:李密已归顺了李渊,李渊为何处心积虑要除掉李密呢?

李密很聪明,却被他的聪明所误导。他以为李渊是个傻子,其实傻子是他自己。他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李密是个聪明人。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书和军事书籍。看得出来,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这确实是他的人生的展开方式。

李密出身富裕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都在北周担任要职,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

他本来是靠着父亲的关系在皇宫里当侍卫,高级文官。但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所以后来他索性辞职回去读书,等待施展才华的机会。

此后,李米开始了他不断的创业之旅。

创业需要资金。可惜李泌没有资本,第一次创业只能给别人打工,或者被称为高级合伙人,而他的老板就是杨玄感。

杨玄感的创业项目是反隋。

当时,隋炀帝第二次出使高句丽,杨玄感负责后勤。

由于炀帝过度消耗国力,当时到处爆发叛乱。杨玄感看到了机会,找到了机会,于是招募了几名亲信,策划谋反。

为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他特地邀请了好友李密加入,并请他为自己出谋划策。

李密确实是一个聪明人。他向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最好的策略就是占领幽州,切断隋炀帝的补给和退路,让他在高句丽自生自灭。中心战略是控制长安、潼关地区,与隋炀帝进行消耗战。接下来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进攻洛阳,但洛阳城防坚固,胜负难料。

古人真是太神奇了。每次给他们上、中、下的策,他们肯定会选择下的策,所以杨玄感选择攻打洛阳。

结果他运气不好,没能打败洛阳。随着隋朝各地调集援军,杨玄感最终被击败。

李密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

由于受到杨玄感的牵连,李密被隋朝官员通缉,很快就被抓获。不过李密的本事倒是挺大的,他在押送下翻墙逃了出去。这可以说是古代版的越狱。

此后,他隐姓埋名,隐居了一段时间。

他听说翟让的瓦岗寨势力很大,就投奔了他的麾下。当然,李泌知道自己的身份太过敏感,所以就用了化名。

然而他的演技太差了,他的伪装居然被识破了。于是有人向翟让建议,直接杀了李密。毕竟他是朝廷的惯犯,他们担心他会引来隋军。

然而,李密却凭借自己的尖刻口才,说服了翟让成功加入瓦岗寨集团,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李密是从基层一步步开始工作的。但这并没有削弱他的创业热情。无论是办事(带兵打仗)还是谋略(出谋划策),他都非常努力。

他从最底层的推销员做起,负责吸引各地的人加入。他成功说服了不少小势力加入瓦岗村,使得瓦岗村的声势日益壮大。

后来他用计除掉了翟让最害怕的张须陀,并帮助翟让攻克了荣阳。

凭借这一身手,李密成功取得了翟让的信任,能够独自带兵。李密对部下非常好,他把得到的金银财宝都分给了部下,所以大家都愿意为他做事,作战非常勇猛。

至此,李密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势力,并在瓦岗寨集团站稳了脚跟。

此后,李密经常与翟让配合作战,击败了隋军。

慢慢地,李密开始对现状感到不满。他要把瓦岗寨集团做大做强,最好是取代隋朝,成为当时唯一的势力。只有这样,他才对得起自己一生所学。

于是他向老大翟让提议攻占洛阳,取代隋朝。寨让对李密的建议很感兴趣,但鉴于当时瓦岗寨集团实力不足,两人联手先攻克洛仓,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翟让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做了伟大事情的人。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李密的水平根本就不是很接近,所以他主动把瓦岗村老大的位置让给了李密。

翟让这个人看清事情,他的能力还不足以让瓦岗村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去。就算他是老大,他也很难有好下场。有李密当老大,瓦岗寨很有可能取代隋朝。到时候,他至少能够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就这样,李泌成为了瓦干寨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李密的带领下,瓦岗村确实发展得不错。

各地起义势力和隋朝地方官员加入瓦岗寨集团,使瓦岗寨成为当时最大的反隋势力。

然而,随着公司做大做强,李米也开始焦躁不安。当时他犯了几个错误。

首先,他杀了翟让。

李密当上瓦岗村的老大后,对他的前任老大翟让也相当好。李密自号卫公,任命翟让为司徒。司徒是三宫之一,是一位很受人爱戴的大臣。由此可见,李密还是很有趣的。

但随着瓦岗寨不断做大做强,情况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李密开始越来越看重权力,不再那么情绪化。例如,当他赢得一场战斗时,他不再向他的士兵分发金银珠宝。

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说白了,当年那些金银财宝都是瓦岗村的,不是李密个人的。现在他是卫国公了,在他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他的,自然不愿意分享。

另一方面,随着瓦岗村的疆域不断扩大,原本追随翟让的那群兄弟却并不高兴。他们没有翟让那样的自知之明。他们觉得如果此时翟让是刘老板的话,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

这群人时刻围着翟让,催促他收回本该属于他的权力。翟让的弟弟翟宽甚至表示:如果翟让不想当老大,那他就当老大。

好在,翟让以大局为重,不为所动。

然而这件事后来被李密发现了,他感到了威胁。他自然不愿意将自己得到的位置让给别人。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他决定除掉翟让一伙兄弟。

一日,李密邀请翟让到营中做客。翟让高高兴兴地去了。他万万没想到,这会是一场鸿门宴。

翟让到来后,李泌命人把韭菜摆好,然后拿出一张做工精美的弓让翟让品尝。就在翟让全神贯注于弓的时候,一名斧手出现在了翟让身后,一击毙命。

随后,李密派人将翟让的兄弟全部铲除,同时安抚翟让的旧部。

这件事直接引起了瓦岗军的恐慌。李泌看似稳住了自己的地位,实际上却彻底失去了人心。这为它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二,他想让李渊做他的弟弟。

公元617年,隋唐公李渊终于看不下去了,在晋阳起兵,加入了反隋创业军。

由于瓦岗寨是当时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而李渊和李泌又是朋友,所以李渊给李泌写了一封信,希望李泌能够来到自己的身边,两人共同努力,共同发展。成就伟大的事情。

李密仗着家族的大业,看不起李唐的新势力。但他和李渊毕竟有交情,该客气的时候也得客气,所以他在给李渊的回信中耍了个小聪明。

李密说自己无德无能,如今却被天下英雄推举为联盟盟主。既然你成为了联盟的领袖,你就必须对你麾下的人负责。当然,也不能随便加入其他势力。我们必须结成联盟,共同推翻隋朝。

一边说着自己是联盟的领袖,一边谈到了组建联盟的事情。他只传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请李渊加入。他的傲慢可见一斑。

李渊是世上的老狐狸,狡猾无情。他明白此时瓦岗村势力强大,他不能招惹李密。于是尊称李密为大哥,并表示愿意结盟。但双方距离较远,意味着双方并未联手,而是各自作战。

这既让李密受宠若惊,又保证了自己权力的独立。李唐王朝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是严重战略失误。

长期以来,瓦岗寨的战略目标就是对抗洛阳。洛阳定了,关中就定了,关中定了,天下就定了。

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拿下关中,我们依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李泌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沉默,等到宇文化及王世充打完之后,再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李泌此时膨胀过度,认为王世充没什么好担心的,于是冲上前,杀了宇文化及。

此时的李密狂妄自满,做出了一系列愚招,最终被昔日部下王世充击败。李泌无奈投奔了老相识李渊建立的李唐。

至此,曾经声名显赫的瓦岗寨集团也陷入了绝望。

随着李密回归唐朝,李唐集团接管了瓦岗寨的全部人才和领地,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

李渊对此非常高兴,但同时他也担心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对付李密。

为了李渊,李密必须死。

李密是李渊最大的对手。李密想要取代隋朝,自己当皇帝。这一点从他杀死翟让就可以看出。

投靠李渊是他的无奈之举,绝非长久之计。不管李渊现在已经接管了李密的人马和领地,但李密已经失去了权力。

就算李密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他的部下有这样的想法呢?他们支持李密。李泌能做什么呢?就像翟让的兄弟们都希望他上位一样。

总之,留住李泌对于李唐集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不过,要杀掉李密,李渊确实很难做到。

大家都知道他和李密关系很好。他们原本是盟友。更何况,现在李泌投靠了李渊,李泌已经彻底成为了李渊的“自己人”。

李渊不可能对自己的人做出这样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副作用太大。如果不出意外,李密的旧部肯定会担心自己受到牵连而造反。

这对于李唐集团来说,将是一场灾难。李唐集团的实力将会被削弱,给其他势力可乘之机。

所以,李渊虽然想杀李密,但也不敢轻易下手。

但姜氏年事已高,加上李密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因李渊的计谋而死。

当李泌来到李唐集团时,李渊对他非常热情。他不但封李泌为兴国公、光禄卿,还将堂弟独孤嫁给了李泌。他称李密为弟弟。

在外人看来,李渊对李密极为仁慈。

但其实这些都是假的,只是给人看的。不谈婚姻,只是一种手段。兴国公的称号是个假名。李密没有机会治理封地。这只是一个好名字,而且最好的是他可以得到更多的工资。

李泌饰演的光禄卿就更有趣了。这个职位负责一些宫门和宫内供奉事务。说白了,他给李渊当管家,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综上所述,李渊对待李密的安排就是位高权低。虽然他拥有无尽的荣耀和财富,但他却没有任何实权。

李渊的所作所为都暗示着李密对他的不信任。

那么这个时候李密会怎么想呢?他们自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起兵造反。

不过他现在在皇宫里,远离大军,只能等待机会。

所以过了一段时间,李渊觉得是时候收网了,于是就给李泌安排了机会。他派李泌到溧阳安抚旧部,并且为了让李泌安心,还特地请了老部下王勃陪同。李密自然高高兴兴地去了。

当李密起兵后还在路上筹划行军路线时,突然接到李渊的命令,原路返回。

李密看了一眼,觉得李渊后悔了,回去可能会遇到麻烦。他们还不如不做任何计划就发动叛乱。

其实这一切都是李渊的计划,他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从表面上看,李渊并没有对不起李密。是李密想太多了,现在他已经造反了。那么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杀掉他了。

李密造反时,他没有时间说服他的许多旧部。整个过程非常仓促,结果可想而知。最终,李密兵败被杀。

就这样,李渊诱导李密行事,合法地杀死了他,所有的骂名都由李密承担。李渊的这次行动堪称马基雅维利战术的经典案例。

其实我们不能怪李渊太残忍,只能怪他们选择了不好的道路。抗燧赛道的一个特点是,只能有一个幸存者,即最后的胜利者。

对于所有参与反隋运动的势力来说,没有双赢的局面。既然皇帝只能有一位,那么最终的胜利者也必定只有一位。

别说那些小势力了,毕竟他们成不了大事,迟早会被收购。但大势力的老大却没有选择。他要么成为皇帝,要么就注定失败。窦建德、王世充、刘黑台的结局都印证了这件事。

尤其是王世充,李渊甚至说要饶他一命,最后却被砍死了。这背后自然有李渊的影子。

所以并不是李渊太狡猾,而是李密把李渊当成了傻子,认为他没有想到这一点还想着将来东山再起,这实在是一个笑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