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汉族所建的最后大一统王朝,历十六帝,享国276年。它是汉唐后的又一盛世,无汉之外患、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亲守国门,君王誓死保社稷。清朝官方赞其“远迈汉唐”。
“粉身碎骨亦无惧,誓守清白留世间”,于谦高风亮节传千古,他力挽狂澜保京城,延续大明百载基业,不畏权贵,造福苍生,深得民心,乃明之救世主,民族之英雄。
【1、“圣人”——王守仁】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完整圣人:孔子与王阳明,外加半个圣人曾国藩。王阳明创立心学,与孔子齐名,强调人性自由,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浙江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等,人称王阳明。他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尊称阳明先生。
王守仁1499年考中进士,辅佐三朝皇帝,历任多职,平定南赣、两广及宸濠之乱,被封新建伯。晚年任南京兵部尚书等职,逝后追赠新建侯,谥“文成”,1584年入祀孔庙。
王守仁,兼具四大家之长且精通三领域,乃心学杰出代表,历史上罕见的全能之才。他倡导“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突破封建束缚,呼吁个人与思想双重解放。
“仁”乃其人生核心,他甘为百姓舍弃声名,不惜违抗君命。王阳明传承并发扬了中国儒学的人文精髓,五百年来,儒家思想之活力源自王阳明。
王阳明广纳门徒,宣扬思想,创立了著名的阳明学派(姚江学派)。其《王成文公全书》38卷,被视为中国封建后期启蒙哲学之始,后传至日本、朝鲜等地。
王阳明堪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言的典范践行者,他身体力行地展现了这一古老智慧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