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郭沫若 | “甲骨四堂”之郭沫若:见微知著的甲骨学大家
迪丽瓦拉
2025-09-11 10:33:12
0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

郭沫若是学医出身,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他弃医从文。1926年,郭沫若随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郭沫若撰写《请看今日之蒋介石》,遭到通缉。1928年,为躲避通缉,他远赴日本。

1928年6月,郭沫若在日本东京的书店中,首次读到了罗振玉编著的《殷虚书契考释》一书,萌生浓厚兴趣,由此开启了甲骨文研究。他经常去藏书颇为丰富的东洋文库,将其所藏的大量甲骨文、金文著述一一通读。

接下来,郭沫若走访日本的甲骨收藏者,把看到的甲骨藏品都拓印下来,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起步虽晚,但他凭借前人丰富的研究基础,运用科学的治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郭沫若认为,考释甲骨文是为历史研究服务。因此,要通过甲骨文研究来研究殷商史,进而解释社会发展规律。他在1931年版的《甲骨文字研究》序中写道:“余之研究卜辞,志在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之起源,本非拘于文字史地之学,然识字乃一切探讨之第一步,故于此亦不能不有所注意。”在1952年版的《甲骨文字研究·重印弁言》中他写道:“这些考释,在写作时,是想通过一些已识、未识的甲骨文字的阐述,来了解殷代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

郭沫若善于在细微处发现史实。例如,他通过对《殷契萃编》第1468片的细致考察,首次揭示了甲骨文中存在习刻的现象。

郭沫若还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结合甲骨文资料,将甲骨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他完成了《卜辞通纂》《殷契萃编》《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著作,并主编了《甲骨文合集》,还对甲骨文字进行了深入考释,探讨了殷代尺制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著作中选取各家所藏甲骨珍品,其中有不少是罗振玉、王国维等人未见过的,其史料价值无可替代,且他对甲骨文字的考释有很多新见解。比如,《卜辞通纂》正编共选甲骨800片,按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畋游、杂纂等八类加以考释,这样既可以使读者全面系统地认识每一类甲骨文的内容,还可以从每项卜辞的内容里了解殷代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1937年出版的《殷契萃编》,是郭沫若从上海一位大收藏家收藏的甲骨中选出1595片精品编纂而成的,且书中他对每一片甲骨都作了考释。

此外,郭沫若还对甲骨文进行了系统的分期和断代研究,为甲骨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框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化新观察|不止是打卡!从展览... 北京故宫午门展厅中,一对曾陈设于帝王宫廷中的“掐丝珐琅太平有象”,正静静接受观众们的目光洗礼。虽在一...
潜山城管以“让三尺”促治理“进... “让他三尺又何妨”,清代桐城六尺巷的千古美谈,蕴含着“秉公、明理、尚和、守纪”的深厚底蕴。如今,潜山...
原创 彭... 1930年5月14日,红五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成功将修水县城围困得水泄不通。那时,部队刚刚取得平江县...
原创 天...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其中大多数都是继承父亲的皇位,他们的施政方式大多雷同,许多皇帝也表现得平庸或昏...
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在多哥举... 本报约翰内斯堡11月25日电 (记者杨讴)洛美消息: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24日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原创 清...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
原创 秦... 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如王翦、王贲父子,蒙恬与蒙毅兄弟,赵奢、廉颇、...
湮没在史海的中华民族壮举悲歌 ... 传统史书将世代繁衍于庆阳、平凉一带的共工氏、白马鲧与流向西南一带的驩兜氏、三苗族,称为“四恶”或“四...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面临灭亡的危机。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最终篡位建立魏国。然...
原创 朱... 朱元璋临终前,曾给朱允炆留下了一支神秘的军队,然而建文帝为何至死都未曾启用这支军队呢?明朝是中国封建...
原创 康... 清朝的皇位更替历来风云变幻,其中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点。而在这些争议中,最引人注目的...
原创 揭... 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非常热衷于修道,并且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为了保持神秘感,他常常通过扶乩这种方式...
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常常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弱的朝代。不同的朝代通常会有特定的形容词,比如秦朝被称为...
原创 古... 大约在4700年前,当黄帝与蚩尤展开激烈战斗时,古埃及人开始了金字塔的建造工作。这一过程持续了几千年...
原创 希... 德黑兰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埃及开罗的第二大城市,拥有近1700万人口,自1796年起一直作为伊朗的首都,...
原创 民... 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
原创 九... 封建时代的王朝,为了增强防御能力,常常利用地形建造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每座城池更是会设立坚固的城门,并...
原创 老... 回忆是对时间最好的致敬。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继续带大家回顾一些老照片。 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和社...
原创 此... 贾府祭祀宗祠时,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家族礼仪。这场祭祀活动对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排序和责任,体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