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秘!嘉靖年间鬼才严世蕃,聪明绝顶却为何把自己给坑没了?
迪丽瓦拉
2025-11-26 06:02:48
0

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非常热衷于修道,并且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为了保持神秘感,他常常通过扶乩这种方式,写下些玄妙的谜语,用以和大臣们交流政务。然而,这些谜语大多晦涩难懂,大臣们常常弄不清楚其中的含义。但在这些大臣中,有一个破解谜语的高手,他就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奸二代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在才智与贪婪之间博弈,最后走向灭亡的。 一、破解谜语的高手

嘉靖皇帝聪明且喜欢耍心机,尤其在修道之后,他变得更加神秘,常常通过纸条发布旨意。这些纸条上满是暗语,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深意。若大臣们不能迅速领会,往往会陷入困境,因为嘉靖心里有自己的答案,如果大臣们不能理解他的意图,便很难得到重用。 然而,嘉靖并不是唯一一个聪明人,严世蕃也是其中之一。他专门解读嘉靖的这些谜语。有一次,张经被罢免,赵文华想让胡宗宪升职,但嘉靖的奏折一直没有回应。这时,嘉靖给严嵩发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宪似速,宜如何。严嵩认为皇上是在询问胡宗宪晋升太快该如何处理,正打算提议保胡宗宪时,严世蕃却笑着说:你理解错了。 原来,这里的宜指的是杨宜,嘉靖其实是在问杨宜如何。严嵩立刻明白,推荐了杨宜接任。 二、记忆力超群

嘉靖皇帝的纸条谜语可谓层出不穷,但这并非因为嘉靖学问高深,而是他爱读经史典籍,对一些问题不懂时,便立刻请太监寻找大臣们来解答,且通常要求很急。有时候,严嵩回答不上来,严世蕃却能够迅速给出详细的解释,这样的记忆力使得他在官场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有一次,嘉靖晚上向大臣们提问,问题涉及到某些典籍中的难题,严嵩和其他大臣都想不出具体的出处。无奈之下,严嵩派人去找严世蕃。严世蕃稍微思考了一下,便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并将其递交给皇帝。嘉靖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问题也因此得以解决。从那时起,几乎每次皇帝的难题,都由严世蕃顺利破解。 因此,严嵩和严世蕃关系亲密,严嵩在嘉靖面前成为了极为重要的支持者,而京城中也开始流传起大阁老,小阁老的说法,其中的小阁老指的就是严世蕃。

三、聪明绝顶 虽然严世蕃身材矮小,且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的聪明才智可谓出类拔萃。官场上的许多事情,他都能洞若观火。那时,严世蕃担任的是工部左侍郎以及尚宝司丞,相当于现代的建设部副部长兼机要处长,两个职位都让他掌控,实在是得到了丰厚的权力和利益。 他对人心的把握极为精准,许多人想在他面前耍心眼,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有一回,负责修建淮河的河道总督在朝廷拨给的十万两中,仅用了五万两,打算将剩下的五万两私吞,并计划送给严世蕃两万两。严世蕃一眼看出其中的猫腻,便要求他交出剩下的三万两。总督试图装傻,但严世蕃当场拍桌子:别装了,你至少还藏了三万两!吓得总督立刻坦白。

严世蕃的智慧和胆略,使得他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即便是裕王朱载坖没被立为太子时,严家父子也对他冷眼相待。朱载坖的岁赐本应发放,但却因严家父子的一句话,连续三年没有拿到。直到朱载坖给严世蕃送了贿赂,严世蕃才允许户部补发岁赐,他自豪地说道:连皇帝的儿子都得送我钱,谁敢不送? 四、二十七个小妾 严世蕃的生活极尽奢华,府邸中不仅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应有尽有,妻妾多达二十七个,侍女、丫鬟更是不计其数。睡在象牙床上,围着金丝帐,日夜歌舞,他非常得意于自己的奢侈生活,甚至自称:朝廷不如我富。他的生活方式比皇帝还要奢华,简直沉浸在纸醉金迷的日子里。

但他也有应急之法,每当喝醉酒后,侍人会端来滚烫的热水,湿毛巾浸热后围在头上,帮助他快速清醒,恢复精神。处理政务时,依然精神抖擞,毫无醉意。由于这种奢靡的生活,王世贞对严世蕃深感不满,二人多次冲突。王世贞曾批评严世蕃的行为,并认为《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便是严世蕃生活的影射。西门庆的豪华府邸、众多妻妾,几乎与严世蕃的生活一模一样。 五、狱中奇谋 虽然严世蕃聪明且心机深沉,曾通过纸条和谜语戏弄大臣,但他始终未能逃脱严嵩父子的掌控,最终沦为他们手中的提线木偶。尽管许多大臣试图弹劾严氏父子,但嘉靖皇帝却充耳不闻,把奏章丢到一旁,甚至有一些直谏的臣子因此被严嵩陷害,丢掉了官职,甚至丧命。曾被誉为大明第一直谏之臣的杨继盛,以及锦衣卫指挥使沈练,都因为遭到严嵩的陷害,最终被嘉靖皇帝处死。

然而,严家父子的恶行最终得到了报应。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失势,御史邹应龙趁机上书,将严世蕃父子的罪行揭露。尽管嘉靖皇帝依旧庇护严世蕃,但他最终还是被判流放,贪污金额仅为800两黄金。然而,严世蕃却在流放途中逃回家乡,甚至与日本倭寇秘密勾结。 到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严世蕃再次因贪污和勾结倭寇被弹劾入狱。在审判即将来临时,严世蕃并不害怕,反而得意洋洋地表示:任凭火烧天,我自有海水扑灭。他试图将自己诬陷杨继盛、沈炼的罪名揽在身上,逼得嘉靖认错。但此计被比他更聪明的徐阶识破,严世蕃换上了更重的罪名——勾结倭寇、图谋不轨、占据有王气的土地修建房屋。最终,嘉靖下令将严世蕃和罗龙文斩首。 当京城的百姓得知严世蕃被判斩首时,纷纷前往西市观看,气氛异常热烈。严世蕃的死,标志着他从权力巅峰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结语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严世蕃,虽有聪明才智,本可成就一番事业,但因贪婪无度、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落得个死于非命的下场。他试图用权谋和才智玩弄嘉靖,没想到却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最终走向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明清鼎革一百年”系列:东亚动... 在传统史料中,壬辰战争常被一笔带过,但若把目光真正投向四百多年前的战场,便会发现它绝非寥寥数语能够概...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外侮都从内讧招,一波才了一波摇 李璟寻改封李景遂为齐王兼诸道兵马元帅,燕王李景达为副。李...
原创 为... 萧司令员,135师违抗军令,孤军冒进,钻入敌人包围圈了!参谋长解方拿着电报急匆匆走进了第四野战军第1...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发布了退位诏书,这标志着清朝这一延续近三百年的封...
原创 道... 清代的道这一职务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尤其是一些御史撰写的相关文章。但每当谈到这个话题时,总会引...
文化新观察|不止是打卡!从展览... 北京故宫午门展厅中,一对曾陈设于帝王宫廷中的“掐丝珐琅太平有象”,正静静接受观众们的目光洗礼。虽在一...
潜山城管以“让三尺”促治理“进... “让他三尺又何妨”,清代桐城六尺巷的千古美谈,蕴含着“秉公、明理、尚和、守纪”的深厚底蕴。如今,潜山...
原创 彭... 1930年5月14日,红五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成功将修水县城围困得水泄不通。那时,部队刚刚取得平江县...
原创 天...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其中大多数都是继承父亲的皇位,他们的施政方式大多雷同,许多皇帝也表现得平庸或昏...
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在多哥举... 本报约翰内斯堡11月25日电 (记者杨讴)洛美消息: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24日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原创 清...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
原创 秦... 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如王翦、王贲父子,蒙恬与蒙毅兄弟,赵奢、廉颇、...
湮没在史海的中华民族壮举悲歌 ... 传统史书将世代繁衍于庆阳、平凉一带的共工氏、白马鲧与流向西南一带的驩兜氏、三苗族,称为“四恶”或“四...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面临灭亡的危机。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最终篡位建立魏国。然...
原创 朱... 朱元璋临终前,曾给朱允炆留下了一支神秘的军队,然而建文帝为何至死都未曾启用这支军队呢?明朝是中国封建...
原创 康... 清朝的皇位更替历来风云变幻,其中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点。而在这些争议中,最引人注目的...
原创 揭... 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非常热衷于修道,并且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为了保持神秘感,他常常通过扶乩这种方式...
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常常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弱的朝代。不同的朝代通常会有特定的形容词,比如秦朝被称为...
原创 古... 大约在4700年前,当黄帝与蚩尤展开激烈战斗时,古埃及人开始了金字塔的建造工作。这一过程持续了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