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埃及开罗的第二大城市,拥有近1700万人口,自1796年起一直作为伊朗的首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近,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提出了一个关于迁都的建议。据观察者网报道,佩泽希齐扬认为,德黑兰作为国家的首都,面临着许多问题,除了迁都外,似乎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他表示,伊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应当迁移到南部的波斯湾沿岸,靠近主要的国际贸易路线。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两个相关话题。 首先,提到迁都,美国可能是最为高兴的一方吧? 从地图上看,德黑兰位于伊朗的最北部,距离里海不到100公里。周围的地理环境使得德黑兰成为一个有利的防守位置:北部是群山,南部是广袤的沙漠,这样的地理条件在战争爆发时,能够为首都提供一定的天然防御优势。更重要的是,德黑兰靠近俄罗斯和一些独联体国家,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也相对安全。如果有需要,俄罗斯的舰队可以通过里海直接到达德黑兰附近,将其纳入俄罗斯防空系统的保护范围。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首都的安全对国家稳定至关重要。德黑兰作为首都已经有200多年,这其中必定有其深刻的原因。那么,佩泽希齐扬为何提出迁都呢? 一方面,德黑兰的位置离广阔的荒漠太近,再加上位于地震带附近,这使得德黑兰的环境治理变得非常困难。因此,伊朗政府已经从德黑兰搬出了163个国有企业以及一些高等院校,并计划至少将500万人从德黑兰迁出。另一方面,德黑兰位于伊朗的北部,这里地理上封闭,经济活动也相对不活跃。佩泽希齐扬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促进伊朗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出了将首都迁移的建议。 他认为,将首都迁到南部的波斯湾沿岸,不仅能够靠近全球重要的能源集散地,还能临近航线密集区域,这将有助于促进伊朗的经济发展。实际上,伊朗曾经也考虑过多个迁都地点,包括伊斯法罕、沙赫鲁德和塞姆南等地。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迁都这样的大事,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需要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做充分的考虑。 在中东地区,伊朗不仅面临着以色列这样的地区强敌,还要应对外部大国美国的压力。以巴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不仅对伊朗驻叙利亚的大使馆进行了空袭,还在德黑兰暗杀了哈马斯的前领导人哈尼亚,完全无视伊朗的反应。在这之后,伊朗尚未采取任何报复行动,美国就已经警告伊朗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那么,美国的警告具体意味着什么?其实也就是对伊朗动武的威胁。如果伊朗将首都迁至波斯湾沿岸,距离美国的航母打击群和核潜艇就更近了,这样一来,威胁伊朗的难度反而降低了。如果伊朗连首都的安全都无法保证,那么如何专心发展经济呢? 其次,佩泽希齐扬还提出了暂不报复以色列的建议。 除了迁都,佩泽希齐扬还提出了其他两个重要建议。首先,他对于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一事,曾公开向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施压,建议暂时不要报复以色列。他认为,直接报复以色列会导致伊朗陷入战争,进而导致国家经济崩溃,这将对他的总统任期带来巨大的困难。其次,他还希望能够与美国及西方国家缓和关系,并重启伊核协议谈判,争取美国取消对伊朗的制裁。 目前,哈尼亚被暗杀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伊朗依然没有进行报复,但这并不代表哈马斯等盟友不会对此表示不满。此外,以色列方面显然并没有停火的打算,这也让伊朗的克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谈判方面,伊朗虽然已经开始与西方接触,但与美国的关系始终难以缓和。以色列必定会阻挠任何有利于伊朗的谈判进程,甚至可能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而且,如果特朗普重新当选美国总统,那么与伊朗的关系改善几乎变得不可能,因为当年正是特朗普将美国带出了伊核协议。因此,被视为伊朗改革派的佩泽希齐扬,似乎很难在现有局势下改变伊朗的困境。毕竟,从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西方国家并没有迫切希望与伊朗改善关系,反而是伊朗单方面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