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中国教育之父,任北大校长4年重塑学术格局
迪丽瓦拉
2025-09-11 10:32:01
0

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内忧外患之下,整个国家千疮百孔。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绍兴山阴(今越城区)诞生了一位注定要改变中国教育命运的人物——蔡元培。

1868年,蔡元培出生于商贾之家。虽说家里从商,但长辈们深知读书的重要性,自小就培养他饱读经史。蔡元培也十分争气,学习上一路“开挂”:17岁考取秀才,18岁就当上了塾师,21岁中举人,24岁考中进士,26岁升任翰林院编修。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这样的履历,妥妥是“别人家的孩子”,前途一片光明。

可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给蔡元培带来了巨大冲击。看着一心变革的光绪帝被囚禁,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他意识到:想要革新,光靠上层变法远远不够,得从根本上培养人才!于是,蔡元培毅然放弃了人人羡慕的仕途,辞官归乡,出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一头扎进教育救国的道路,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到了20世纪初,国内反清革命思潮涌动。蔡元培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那时候的教育,还被封建礼教死死束缚,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脑子“之乎者也”,却对国家危局束手无策。蔡元培偏要打破这一局面,他的学校不仅教文化知识,更教学生们革命思想,为反清大业培养了不少人才。后来,为了深入了解西方文化,1906-1916年间,他远赴德法留学。在异国他乡,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这也为他日后融合中西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出任第一任教育总长。当时的教育体系,还残留着大量封建糟粕。蔡元培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废除了“忠君”“尊孔”的旧教育宗旨,引入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初步搭建起资产阶级教育体系,让中国教育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

1917年,蔡元培走马上任北京大学。那时候的北大,学风散漫,学生们上学只为混个文凭,毕业后好谋个一官半职。蔡元培一到任,就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太难了!他广纳人才,不管你是倡导新文化的陈独秀、胡适,还是坚守旧学的辜鸿铭,只要有真才实学,北大的大门就向你敞开。一时间,北大校园里各种思想激烈碰撞,新文化运动在这里蓬勃兴起,北大也摇身一变,成了研究学术、传播新思想、培养新人才的前沿阵地。

“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陷入危难。蔡元培不再局限于教育领域,他积极投身抗日事业。和宋庆龄、鲁迅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想尽办法援救革命志士和爱国青年。即便到了晚年,他依然为抗日救亡四处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希望团结一切力量抵御外敌。

蔡元培一生在教育上的贡献,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他特别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的主张。1912年初当教育总长时,他就强调教育要培养共和国民健全的人格。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更是详细阐述了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他觉得,想要强兵富国,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必不可少,但得把道德教育当作根本。他把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和中国儒家传统道德融合在一起,培养符合现实社会需求的完整人格。不过,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导人追求超现实的精神境界,这就需要世界观教育,而美育,就是连接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桥梁,所以他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

在北大当校长期间,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影响深远。他坚信大学就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要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它们自由争鸣。他鼓励学生以研究学术为第一要务,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还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在学科设置上,他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打破学科界限,还把北大工科并入北洋大学,改“学年制”为“选科制”,让学生能在专精的同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此外,他提出的“教育独立”主张也振聋发聩,认为教育应该超然于政党和教会之外,专注于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能力、完善人格。

在男女教育平等这件事上,蔡元培也是敢为人先。从资产阶级男女平等思想出发,他主张推广女子教育。1912年当教育总长,就规定小学实行男女同校;1917年任北京孔德学校校长,首开中学男女同校先河;1919年,更是在北大实现了大学男女同校,这在当时的政治和思想领域,引起了巨大震动。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与世长辞。毛泽东、周恩来纷纷致电悼念,称赞他“为革命奋斗四十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勋劳卓著,培植无数革命青年”。毛泽东更是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生于乱世,却一生坚守民主和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深刻影响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发展,他“中国教育之父”的称号,当之无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