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穆公一生爱才如命,为何却让3名贤臣陪葬?此后秦国停滞260年
迪丽瓦拉
2025-08-24 19:04:34
0

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经494位皇帝,其中不乏昏庸暴君、盛世明君。宋朝的戴复古在《寄兴》一诗中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再贤明的君主,其实都有犯糊涂的时候。并且,越是权高位重的人,犯错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巨大。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接任秦国国君之位。秦穆公继位之后,对内励精图治、发展国力,对外开疆扩土、称霸西戎,野心和能力相辅相成,是一位非常有能力而且贤明的君主。

然而在他离世之前,因为点名要求三名臣子陪葬,却使得秦国260余年发展停滞不前。

▲秦穆公剧照

01

秦穆公治下,有无数赫赫有名的贤臣志士,也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五羖

大夫”百里奚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在晋国军队攻灭虞、虢两个小国的时候,百里奚作为虞国大夫被晋国俘虏。后来他作为陪嫁的仆人,到了秦国。百里奚在那个时候并不愿意去秦国,所以自行逃离,却非常不幸被楚国人抓住。

在这之前,秦穆公就听说过百里奚的才能。于是他找到楚国人,给了他们五张公羊皮,换回了百里奚。虽然此时的百里奚已经年过七旬,但是秦穆公并不在意,依然重用于他。

秦穆公也非常信任百里奚推荐的蹇叔,封其为上大夫。

▲百里奚雕像

而秦穆公的麾下名臣,除了百里奚和蹇叔,还有周王室的后人由余。

此人在晋国非常有名望,后因晋国内乱逃亡至戎地,被秦穆公拜其为上卿。由余擅长谋划,调整战略,一步一步地帮助秦穆公征服了西戎十二国。稳定之后,秦穆公便希望向东扩张。

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去世。秦穆公察觉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出兵三万,袭击臣服于晋国的郑国。当时年过九旬的百里奚和蹇叔都反对这个主意,认为时机并未成熟,但是秦穆公一意孤行,仍然发动了袭击。然而,郑国提前得知消息有所准备,秦国军队突袭没有得逞,只能顺手灭了一个小国——滑国。

更糟糕的是,在秦军返回的路上,晋国军队埋伏在

山附近对秦国军队发动了袭击,秦国全军覆没,并有三个主将被俘。

▲秦国军队画像

02

突袭失败后,秦穆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并没有责怪三位主将,在他们获释之后继续任用他们。作为一国国君,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实在难得。除了自省,秦穆公还能够知人善用,善于用各种方法笼络人心。

当时的晋惠公夷吾,以黄河以西之地为礼,靠着秦国的支持才当上了国君。但是晋惠公当上国君后,却背信弃义,不肯割地了。公元前645年,秦、晋两国积怨已久,便爆发了韩原之战。秦穆公御驾亲征,亲自带兵攻打晋国,意图俘虏晋惠公。然而,在秦穆公驾驶战车与对方追逐的过程中,却差点被晋国的部队包围。

正在此时,从后方突然杀出几百个人,这些人虽然不是战士,但是个个以命相搏,及时救下了秦穆公。

▲韩原之战画像

这些人既然不是秦穆公麾下的战士,那么到底是哪里来的呢?原来,在三年前秦穆公曾经丢失了一匹马,那可是一匹他非常心爱的好马。当找到马的下落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那匹马被三百多个岐下的农民分着吃了。然而秦穆公不但没有处罚他们,还给他们赐酒。

《资治通鉴》便有记载:

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

这三百多个农民一直记得秦穆公的恩情,这一次终于找到机会,从晋国的军队里救下了秦穆公。

03

然而人无完人,秦穆公一代明君,爱才如命,却在临终前干了件糊涂事。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崩逝,陪葬者数量高达177人,堪称秦国历史上活人殉葬规模最大的一次葬礼。其中有一部分是他指定的陪葬者,包括当时的“秦国三贤”。

“秦国三贤”,即秦国贤臣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奄息、仲行和针虎。这三人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曾立下汗马功劳,因而被世人称为“三贤”。

▲秦穆公墓地

司马迁曾明确表达过,秦穆公让“三良”殉葬,就是他不能更进一步成为中原盟主的主要原因。

专家表示,此举可谓耽误了秦国三百年。让有能力的大臣无端丧命,除了削弱本身国力并没有任何好处。果然,秦穆公死后近三个世纪,秦国国力并未继续强盛,反而没什么作为。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秦国才开启了第二次称霸之路。

结语

据《史记·三家注》记载,秦穆公在世时,在一场与群臣共欢的宴会上,对众人说:“生共此乐,死共此哀!”奄息、仲行和针虎三人当场就表示愿意殉葬。后来,三兄弟果然说到做到。后人由此衍生了一种说法,那就是并非秦穆公强迫三人殉葬,而是他们自愿殉葬。只是,作为秦国的肱骨大臣,这样的损失当然会令国家大受损伤。

参考资料:

《寄兴》

《资治通鉴》

《史记·三家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公元705年,年迈81岁的武则天健康急剧恶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只允许张氏兄弟陪伴在身旁,连亲生儿...
原创 打... 在古代,皇帝们往往身处宫廷,专注于治理政务,而真正能够亲自带兵出征的情况则极为罕见。历史上,能够出征...
原创 周... 周朝建立之后,采取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制度弊病不少,但却有明显的优点,就是确保政权平稳交接...
原创 春... 春秋末期的吴国和越国是一对死敌,两国矛盾重重,都想吞灭对方,然后北上称霸。为了完成霸业,吴越两国都在...
原创 ‘... 周惠王二十年(公元前657年)年底,楚国在基本控制了江汉平原一带的诸国之后,开始进一步北上与齐国争夺...
原创 四... 谢朝柱:四川剿匪,四次入朝 口述/谢朝柱整理/朱文科 人物简介 谢朝柱,男,生于1928年农历二...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专题...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5月9日 5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徽凌家滩遗址博...
原创 武... 说到武则天的话题,可谓是浩瀚无边。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名义上的女皇帝,她所留下的无字碑也引发了众多的讨...
原创 当... 八十多年前的金秋时节,红军的三大主力部队在会宁和将台堡成功会师,这一历史性的会师不仅标志着红军长征的...
原创 春... #历史开讲# 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世称曲沃桓叔。当时曲沃的城池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大,违背了周礼...
原创 山... 1937年冬,山东大地笼罩在日寇铁蹄之下。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手握十万大军却不战而退,将这片战略要地...
原创 斩... 前言 刘文静,这位大唐开国的“天使投资人”兼“首席战略官”,在李唐王朝仅仅建立两年后就被推上断头台...
原创 曹... 曹操为何选择定都许昌,而放弃了繁华的洛阳呢? 曹操在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政治家和军事...
原创 大... 禹,姓姒(si),夏后氏,名文命,也称大禹、夏禹。夏朝的奠基人,开国君王。黄帝的玄孙、颛顼(zhua...
原创 杨... 隋文帝杨坚原名普六茹坚,唐太宗李世民的原名则是大野世民。看到这两个名字,我第一时间产生了疑问,为什么...
原创 困...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者朱元璋指派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率兵北上,成功攻占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元...
原创 大... 我国古代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入了封建社会,并先后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尽管这些朝代中也涌现出了许多...
跨越半个世纪,14位知青重返故...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逸峰 通讯员/周鑫)5月7日,在石峰区清水塘街道九塘村,14位曾在这里上山...
原创 开... 开国少将傅崇碧,四川省通江县人,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便投身革命,在艰苦的长征中跋涉,参与过无数次反“扫...
原创 雅...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超厉害的游牧民族,叫雅利安人。他们特别能打,走到哪打到哪,被称作 “文明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