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猪仔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偶尔有用来形容乘坐某种交通工具,但半途被人赶下车或安排其他车的情况。然而在近代历史上的广东,卖猪仔这话的意思可不是这样的,它指的是被西方侵略者拐卖的华工。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广东沿海便有商人组建航船,以公凭订立的方式运送农民或者手工业者去南洋开荒。
他们还不能被称之为猪仔,以掠夺方式进行的才能被称之为猪仔,这跟中国国力急剧衰弱有很大关系。清末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每当又需要劳动力的时候,便从中国拐卖苦力。这些人便被称之为卖猪仔,卖猪仔的生活很不容易,有的不幸倒在异国他乡。比如说1851年,被运送去修巴拿马铁路的一万余中国劳工,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当然也有一些幸运的,他们凭借自身的运气和聪慧,在那个普遍看低华人的年代。闯出了一番为世界关注的成绩,比如说丁龙,要知道当年他的蒸发可以令世界找了一百年。丁龙的原名为马万昌,生于1857年,广东台山人。十八岁那年成了卖猪仔,被人贩卖至美国,1870年代成为卡朋蒂埃的随从。
这位可是一个大人物,加尼福尼亚州的奥克兰便是他兴建的,他还是第一任市长,因为曾在国民自卫队服务因此卡朋蒂埃也被称为将军。不过卡朋蒂埃的脾气不太好,尤其是酒后,他底下的仆人常常干不了多久就会辞职。一次,卡朋蒂埃再次酒疯发作,将所有的仆人都打跑。还对丁龙大发雷霆,当场解雇了他,第二天起来看见空荡荡的房间又十分懊恼。
没想到就在卡朋蒂埃郁闷的时候,丁龙出现了,还像往常一样端着盘子给他送早餐。卡朋蒂埃自然要询问他为何留下来,丁龙的回答是:听闻将军受困厄,特来相助。因为我们中国孔子教人忠恕之道,我想我应该来。卡朋蒂埃听了这话很是惊奇,以为他是落魄的读书人,没想到再一问更惊讶了。
丁龙家世代务农,都不认识字,孔圣人的话是口耳相传得知的。从此之后卡朋蒂埃与丁龙的相处很融洽,明面上丁龙是卡朋蒂埃的管家,但更像是他的好朋友。他的善良温和,深深的打动了这个原先脾气暴躁的将军,卡朋蒂埃也不由思忖中国社会怎么会出这样的人?丁龙陪伴他数年后,两人的感情愈发深,一日卡朋蒂埃便问他想要得到什么回报。
本以为他会要些钱财,没成想丁龙的答案是,希望在美国最好大学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汉文系。在异国他乡多年的丁龙始终没忘记故土,他希望更多人的能知道祖国,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国文化。卡朋蒂埃虽然惊讶,但还是欣然应允了,1901年6月给哥伦比亚捐了十万美元。
指明希望筹建一座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和法律的系,并以丁龙汉学讲座教授命名,这便是如今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的前身。丁龙听说后也捐献了12000美元,这是他一生的积蓄,而他的兴学之心传回国内打动了慈禧太后。慈禧捐献了5000册图书给该系,李鸿章与当时驻美的官员伍廷芳也各有捐赠。出于丁龙的贡献,哥伦比亚的讲席一直以丁龙的名字命名,叫丁龙讲座。
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异数,正是由于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设立,美国的其他大学也相随创立了中文系和中国图书馆。可以说,丁龙带动了美国大学汉学系的发展,所以我们到今天还能记着这位华工的名字。然而集荣誉于一身,享誉世界的丁龙,却在1906年回国后人间蒸发。据说他逝于1936年,但这个说法也并不完全准确,他后来干了什么去了哪儿都没有都没有准确的消息。
一百多年来,很多史学家想要挖掘这段过往,了解丁龙这个人物。却始终是个谜,这个曾推动历史的人物,就这么沉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