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战期间,为什么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其实这是当年日本的最佳选择
迪丽瓦拉
2025-08-27 15:05:22
0

1941年12月7日,这原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周末,然而美国海军夏威夷基地的珍珠港却在这一天迎来了

灭顶之灾

日本联合舰队不远千里,跨越大半个太平洋向珍珠港发起了奇袭,最终导致美军损失惨重,有3艘巡洋舰、8艘战列舰、330余架飞机被毁或重创,此外还有3500余人伤亡。

珍珠港遇袭

但日本在珍珠港的胜利反而让美国彻底放弃中立态度,转而带着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加入了反法西斯联盟一方。在美日国力的差距下,日本最终输掉了太平洋战争,并在原子弹的威胁下被迫无条件投降。

从结果来看,偷袭珍珠港似乎是

日本战败的伏笔

。那么当初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呢?

日本的困境

实际上,尽管后人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军事行动评价不一,但偷袭珍珠港对当时的日本而言已经是

最佳选择

。毕竟,1941年的日本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自身能够回旋的余地并不大。

日军飞机直扑珍珠港

自日本依靠明治维新完成“脱亚入欧”的目标后,虽然其获得了远超其他亚洲国家的国力,但这个亚洲列强却始终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发展障碍,那就是岛国狭小地域上

资源过于贫乏

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化急需的石油。

因此,即使日本也加入了列强的队伍,但它的实力始终与欧美老牌列强存在差距。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嫉妒于东亚大陆邻国的广袤国土与丰富资源,最终走上了

军国主义道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通过一系列海外战争夺得了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台湾诸岛等土地,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30年代日本士兵

这些入侵行动的成功不断刺激日本军部的军国主义心态,最终日本于1937年开展全面侵华战争,试图在3个月内逼迫中国屈服,从而完全获得中国大陆上的

一切资源

然而中国方面的抵抗意志之强烈

远超日本预料

,在武汉会战后,日本不得不承认短期内灭亡中国的计划已然彻底失败。

不仅如此,日本在中国东北勘探石油的进度也很不顺利(关键性的大庆油田未被日本人员勘探到),这个时候,日本的战争机器面临因资源不足而宕机的危险。

武汉会战中的中国军人

北上计划破产

对于解决眼下困境的方案,日本陆军部与海军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战略,分别是“北上”与“南下”:

北方有油气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南方的东南亚诸国则拥有丰富的石油橡胶资源。

不过,无论选择哪条路,日本都需要选择

美国或苏联

成为自己的对手。

二战苏联士兵

鉴于日本二战时期陆海军彼此独立的特点,日本陆军部决定率先为自己的战略开战行动。于是,日本陆军于1939年从中国东北入侵蒙古,而苏联则对此反应强烈,当即组建第1集团军对抗日军的入侵,日苏两军在

诺门罕地区

爆发了一场大战。

苏军坦克兵

然而,在这场诺门罕战役里,日本才发现自己与苏联在陆军实力上存在

不可逾越的差距

当时负责进攻的关东军第6军拥有7.5万兵力、500门火炮以及182辆坦克,而作为对手的苏联第1集团军拥有5.8万人、542门火炮以及498辆坦克。从力量对比可以看出,苏军的机械化水平对日军呈现碾压态势。

诺门罕战役

因此,日本陆军的这次“北上”作战行动以惨痛的失败而告终,苏军的

钢铁洪流

给关东军留下了深刻印象,令其伤亡人数超过1.8万余人。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下,日本无奈于1938年8月签署《苏日中立条约》,彻底放弃了北上战略。

日本海军的铤而走险

在诺门罕战役失败后,日本意识到自己的陆军实力不足以面对苏军的钢铁洪流,但日本作为岛国,其

海军实力

在世界范围内却相当强劲。

1939年,日本联合舰队拥有10艘航母、10艘战列舰以及37艘轻重巡洋舰,在1940年又下水了2艘大和级战列舰,它是当时世界上

吨位最大、火力最强

的重型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

作为对比,美国太平洋舰队仅有3艘航母、8艘战列舰以及35艘巡洋/驱逐舰。总之,在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海军拥有胜过美国太平洋舰队的

纸面实力

在实力对比下,日本海军的“

南下战略

”获得了日军大本营的支持。从1940年开始,日本开始入侵东南亚诸国,同时为太平洋战争做战备工作。

日本联合舰队

日本的东南亚军事行动令美国十分不满,1941年7月,美国颁布

对日石油禁运政策

,并表示,除非日本完全放弃30年代以后的一切海外战争成果,否则不会解除这份禁令。

此时日本战争机器再次面临被扼住咽喉的危机,但若放弃此前的所有战争成果,这也是令日本军政界无法接受的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海军大将

山本五十六

以赌徒般的性格制定了一份奇袭计划:

偷袭美国夏威夷军事基地,在短期内获得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压倒性优势,从而迫使美国承认日本的入侵成果。此时无路可选的日军大本营批准了这份计划,并在1941年12月投入实践,这便是震惊世界的“偷袭珍珠港”。

影视剧中的山本五十六

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与日本的预估相差甚远,虽然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但这反而激起了美国的怒火。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珍珠港遇袭次日发表电视演讲,声称这是“美国最大的国耻日”。

最终,美日太平洋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日本也很快体会到了美国强大工业实力的恐怖,一步步滑向了

失败的深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他是日本帝国最后的“陆军大酱”,也是“玉碎战术”的代表人物。自杀式战机、自杀式鱼雷、自杀式导弹等各种...
原创 毛... 一位农民出身的教师,如何培养出一支能够横扫千军的将领团队?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在这些...
原创 宋...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为了确保后代能够秉承正确的治国理政方针,他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三条祖训。碑文中明确告...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四位人物可以真正被称为“天命之子”,他们的崛起可谓传奇。与通常的世袭贵族或天...
原创 地...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地府是亡灵最终的归宿之地,是一个拥有严格秩序和独特审判体系的地方。在这个体系...
原创 卫... 卫瓘之所以在三国时期能够轻松干掉三大名将,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特别...
原创 项... 天下大势,有合必分,有分必合。 即便六国被灭,大秦建立,统一天下看似繁荣昌盛,但秦帝国最终因推行...
原创 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按理说,它应该代表着腐朽与衰落的象征。然而...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展现了许多将领和谋士的智慧。在国土争夺和权力斗争中,许多英雄人物为各自的国君...
原创 故... 北京最著名的建筑物无疑是故宫。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几乎每个人都想去故宫亲眼见识它的雄伟和壮丽...
原创 他... 1940年初,琼崖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琼崖特委紧急向延安请求支援,希望能派遣有军事指挥经验的...
原创 李... 毛主席一生非常喜爱抽烟,几乎到了无法戒除的地步。恰巧李先念也有抽烟的习惯,两人因此在这个话题上有着很...
原创 诸...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很多人对诸葛亮临终时为何坚持要除掉魏延感到疑惑。魏延如此出色,为何诸葛亮不愿意...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