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评选清朝第一文史大V,乾隆皇帝被认为是第二,而没有人敢称第一!乾隆的一生有三大爱好:品评文史、游历江南以及平反冤屈。然而,即便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字画,经过乾隆的盖章品鉴后,瞬间贬值不少。乾隆的江南情结可能受到了康熙帝的影响,一时间奢侈横流,以至于花费巨大,牵动了国家的经济。至于乾隆对平反的“兴趣”,则更为别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明朝的袁崇焕,到清初的多尔衮,再到乾隆的诸多叔伯,平反大业可谓历久弥新,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九子夺嫡”的阴云笼罩下,雍正登基继位后进行的清算和打压是不可忽视的。在雍正继位后,众皇子中除了老十三外,其他参与夺嫡的成员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制裁。虽说是“九子夺嫡”,实际上真正参与夺嫡的只有七人。废太子两次被废后便彻底出局,而大阿哥胤褆在一废太子时就被康熙废为庶人并被软禁。在雍正登基后,遭到清算的只有老三、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这一段历史时期可以说是充满阴谋与权谋,各种明争暗斗令人唏嘘。
乾隆继位后的第二年,他第一次对众多叔伯进行了平反,受益者包括他的三伯、十叔和十四叔。雍正时期,夺嫡的过程中,老四面临着来自“八爷党”——包括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的激烈竞争。这个时期的政治风云使得乾隆对这三位的“罪名”了若指掌。而乾隆对于平反的解读更显细腻,他指出老八、老九虽有谋逆之心,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将其名字恢复,并纳入宗室玉牒,却并未恢复他们的爵位。这与其他平反对象如多尔衮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乾隆对于历史的独到见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乾隆为多尔衮平反也并非毫无目的,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和提升其仁君形象的考虑,这一点在历史分析中颇为耐人寻味。因此,乾隆的平反行动并非单纯的仁政,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
然而,在这次平反的名单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缺失——乾隆的大伯爱新觉罗胤褆竟然被遗漏。那么,乾隆的这位大伯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呢?为何乾隆在为诸多叔伯平反时,却将大伯胤褆排除在外呢?
胤褆的故事可以追溯到雍正时期,“九子夺嫡”的政治风云中。康熙末期,参与夺嫡的皇子减少为七人,而这其中胤褆便是其中之一。在雍正继位后,对夺嫡成员进行清算是在所难免的。胤褆之所以受到雍正的打压,主要源于他在废太子的过程中显露出的谋逆之心。胤褆明目张胆地表明,为了免除康熙的杀子之名,他愿意为父亲分忧,亲自助康熙除掉太子。这种行为在公义和私情两方面都是难以容忍的。他不仅是一国储君,更是太子的兄弟,却毫不念及兄弟之情,竟然出言要诛杀自己的亲弟弟,这令人痛心疾首。
乾隆对于大伯胤褆的漠视与他在政治上的背叛密不可分。胤褆的所作所为,让他成为一个叛逆者,不仅无视君臣道义,更丧失了亲情的基本原则。这种行为使得他在历史中成为了“乱臣贼子”的代表之一,而在乾隆看来,为这样的人平反,意味着推翻康熙所定下的“铁案”,背负不孝之名。更重要的是,这将为篡夺皇位者树立榜样,鼓励更多的人效仿,威胁到清朝的王朝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决定不为大伯胤褆平反,保持了历史的连续性,维护了清朝政权的稳定。
至于乾隆四十三年再次平反老八和老九,与其说是平反,不如说是一次政治手段的运用。在乾隆的上谕中,明确指出了老八和老九的罪行,但出于政治需要,乾隆决定以他们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为由,给予名字的恢复,却仅限于此,未恢复其爵位。相较于同一批被平反的多尔衮,老八和老九的情况并未真正得到改善,乾隆的平反更多地带有政治智慧的色彩,是在权谋和形象维护中的巧妙权衡。
乾隆的平反行动,包括平反大伯胤褆的决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他对于历史的独到解读和政治手段的灵活运用。这些平反,并非简单的仁政之举,更是一个帝王在维护王朝权威、塑造形象方面的巧妙策略。历史的发展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位帝王在平反时的决定都是一种对历史的演绎,留下了独特的历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