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治下大旱,刘伯温趁机献上一计:杀了这个人就会下雨
迪丽瓦拉
2025-09-04 03:03:46
0

前言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此乃朱元璋的《赠四仙》。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这位明太祖从平民到皇帝,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充满坎坷与曲折,不乏有刘伯温等贵人相助。

朱元璋于1328年出生于濠州孤庄村的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为朱世珍,母亲为陈氏。在朱家排行老四,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父母为其取名为朱重八,而后改为朱元璋。

▲ 朱元璋朝服像

据朱元璋自身所写的《朱氏世德碑》的碑文中记载: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据考证和现实有一定出入,但这并不妨碍朱元璋为中华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所开创的明朝,十分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工商业发达。在当时的江南地区,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意味着中国出现了新兴的社会发展力量。

▲《岁朝欢庆图》(局部)

在朱元璋统治期间,下令鼓励农民耕耘,奖励开垦荒地,并大力推行移民屯田以及军屯。当然,最为民众所接受的便是流放富民、抑制贵族豪强、减免民众税负、严惩贪官污吏等举措,极大的降低了百姓生活负担,促进了社会发展。由此可见,朱元璋有大展宏图的志向,并且有落实行动的举措,深受百姓爱戴。

02

在民间曾流传过一句话:“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句话表明刘伯温能与诸葛亮齐名,深受百姓信赖与爱戴。刘伯温又名刘基,最初为元朝官员,因不满当时元朝的腐朽统治,便常写文章借以抒发自己的极度不满。

▲ 刘伯温剧照(右)

当时反抗元朝统治的朱元璋队伍打到浙东之时,朱元璋知晓了刘伯温的才能,便邀请刘伯温做自己的谋士,为自己谋划军中大事。刘伯温也不负众望,为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并先后灭亡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协助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民间传闻,刘伯温神机妙算,能未卜先知,朱元璋也对刘伯温赞不绝口。

一年,江南突然发生旱灾,民不聊生。此时的朱元璋还未称帝,仅是吴王。在当时靠天吃饭的状况下,接连多日并未降落一滴雨,令朱元璋倍感忧愁,于是便询问刘伯温降雨之策?本以为精通天文地理的刘伯温会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可他接下来的这番话却让朱元璋摸不着头脑。

▲今人仿建的明代监狱

刘伯温说:“天不降雨,必是牢狱里有冤情。”朱元璋听到此言后,并未确信。为验证是否属实,便命人前往牢狱里提审案犯,果不其然,确实存有不少冤案,待朱元璋平反冤案后不久便天降大雨,缓解旱情。

03

从那以后,朱元璋更加重用刘伯温。朱元璋建立明朝称帝后,并未亏待刘伯温,他授予刘伯温以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官职。有一年,朱元璋前往河南开封旅游,在临行前便命刘伯温与李善长一起留守于京城处理日常杂务。刘伯温不想有愧于朱元璋的信任,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如何更好发展明朝的任务中,他下令检举弹劾朝廷中贪污腐败的官员,并奏明当时的皇太子,希望这些官员能被严惩。

当朱元璋游览完并返回京城后,李善长便马不停蹄的向朱元璋告刘伯温的状,污蔑刘伯温肆意杀人。平日里那些被刘伯温“打压”的官员也借机弹劾刘伯温,而正好当时的京城面临旱灾,朱元璋见琐事同时袭来,便召集众人,让大家发表各自的观点。

▲ 朱元璋称帝场景蜡像

刘伯温便说道:“若杀了此人,天必会降雨”。朱元璋便问道:“此人是谁”?刘伯温答道:“此人乃是中书省都事李彬。”而李彬正是刘伯温所弹劾的贪官中的一位,也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善长见此状,便拉下老脸去请求刘伯温能网开一面,对李彬从轻发落,刘伯温并不同意。朱元璋见此状,索性死马当活马医,便命刘伯温迅速将李彬处决,果不其然,天降大雨。不过这件事,却让李善长怀恨在心,并下定决心报复。

数载后,李善长为报复刘伯温,便借机去找刘伯温,并对其说道:“京城已经许久未下过雨,既然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由你解决天未降雨的事情再合适不过”。而此时朱元璋也见天许久不下雨,便再此问刘伯温该如何?刘伯温便道:“在战场上阵亡的许多将士,他们妻子不仅失去丈夫,还得不到相应抚恤,皇上若命人将这件事办了,天会降雨。”

▲ 刘伯温祖宅旧址

这次,刘伯温并未预测准确。朱元璋命人给阵亡将士的妻子发放抚恤金,但天仍旧未下雨,此时朱元璋非常生气,可正好这时刘伯温的妻子因病去世,刘伯温便借机向朱元璋提出辞官回乡。不过,有后人推测,刘伯温这次求雨失败是故意为之,因为朱元璋已经嫌刘伯温功高盖主,想要除之而后快。刘伯温急流勇退,辞官回乡,这无疑是聪明人的做法。

结语

刘伯温回乡后,不再过问庙堂之事,而是过着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参考资料:

《赠四仙》

《饮酒其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嬴... 今天说说秦始皇嬴政被暗杀的故事,因为被暗杀太多次了,所以简要的提取出两个比较出名的与大家分享。话说秦...
原创 秦... 作为我国史上首个完成统一大业、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嬴政为后世留下了太多的话题,有人称秦始皇是个...
原创 楚... 经历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国时的斗争更厉害了,由于底子深厚,楚国依旧是当时的大国,到了楚惠王的时期,经...
原创 古...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 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人,上党太守李希宗之女,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出生于...
原创 真...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传奇故事如同闪烁的星辰,照亮人们的思考与想象。而其中有一则小故事,历久弥新,...
原创 秦... 公元前361年,秦国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秦孝公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当上秦国的国君后,对秦国的贫弱痛心疾...
原创 1... 在1981年,黄克诚的秘书找到总政治部副主任华楠,并说:“黄老在中纪委的讲话有三个部分,《人民日报》...
原创 尼... 1972年2月,北京的寒风肆虐,周恩来总理站在风中,身穿厚重的冬衣,却没有戴上帽子。此时,尼克松总统...
原创 亲...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一幕展现了康熙晚期九子夺嫡的剧烈冲突,剧情中发生了大清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刑部...
原创 1... 1956年5月31日,毛主席的专机在武汉南湖机场平稳降落。虽然这次行程表面上是为了毛主席游览长江,但...
原创 原... 隋炀帝墓? 2013年3月,扬州市西湖镇上一处工地上,从地里挖出了奇怪的砖头,由此发现了两座砖头搭建...
原创 唐...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政治社会矛盾接踵而至,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国库亏空,王权统治岌岌可危。统治者为了...
原创 1... 杜聿明和郭汝瑰,作为国民党军队中的两位高级将领,他们的关系一直复杂且微妙。尽管在长期的合作中,他们共...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清官能吏,他们恪守本心,兢兢业业为君王效忠,践行了自己一生的理想。在中国历史中有...
原创 历... 中华大地,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更替,众多王朝更迭起伏。每当一个王朝灭亡,另一个政权便如同新生的朝阳一般...
原创 原...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1821-1924的西方移民潮中,大约有3400万人从欧洲移民到了美国,这些人...
原创 1... 1950年10月4日,西北局的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彭德怀正在主持一场讨论,参会人员是厅局长以上...
原创 中... 中唐故事:刘辟反气焰益骄,高崇文勇略可用 支度副使刘辟,竟自称西川剑南留后,表求旌节。唐宪宗派袁滋...
原创 为...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讲究知恩图报,皇帝也不例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通过浴血奋...
博物馆里过“五一” 各地文博热... 央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记者罗世伟)夜幕降临,南京多家博物馆“点亮”夜色:瞻园里古乐悠扬,《金陵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