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绪为何不杀掉慈禧,自己掌权?溥仪:这3个后果他承担不了
迪丽瓦拉
2025-09-04 08:05:22
0

在深入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让您方便地接收更多类似文章,也能为您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一键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源动力。

文 | 小黑

编辑 | t

慈禧太后被誉为清朝的“末代女皇”,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实质掌握政权的女性。她的权力与影响力极为深远,以至于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光辉在她的阴影下黯然失色,尤其是光绪帝,他不仅无法行使作为皇帝应有的权力,最终甚至被直接囚禁,彻底丧失了尊严与权威。

那么,光绪帝是否曾想过通过杀掉慈禧来重新夺回权力呢?从戊戌六君子前赴后继的行动来看,若光绪帝发出号召,必定会有人勇敢地去刺杀慈禧。然而,光绪最终没有这么做,原因就在于他深知,尽管可以杀掉慈禧,但杀掉她后留下的烂摊子,却是他无力承担的。

首先,光绪是否有可能推翻慈禧,夺回实际的权力?虽然慈禧在那个时候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但不能低估“皇帝”这一头衔在封建社会中的象征意义。即使像武则天这样强势的女性登基称帝,依然逃脱不了被刺杀的命运,何况慈禧仅仅是“垂帘听政”而已。而光绪帝尽管在权力上受限,但他依旧是名义上的皇帝,拥有皇帝的尊严与身份。再看光绪能够召集戊戌六君子、推动戊戌变法,就足以证明,他的皇帝地位依然得到了不少支持者的认同。清朝末期,地方势力割据,倘若光绪帝公开宣布杀掉慈禧,定会有不少“勤王”之士响应。

然而,光绪并没有采取这一行动。其实,他内心深知,杀掉慈禧后,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治理这个已然腐朽的帝国,甚至可能因事态失控而成为清朝覆灭的罪人,从而永远被后世唾骂。因此,光绪选择了顺从慈禧,放弃了夺回实权的机会。

关于光绪的选择,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给出了非常直接的评价:光绪的选择无外乎是担心自己承担不起三个严重后果。

与其他清朝皇帝不同,溥仪的经历更具时代意义,也是唯一一个亲眼见证新兴政治体制的皇帝。因此,溥仪的许多观点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他曾毫不客气地评价光绪帝是“优柔寡断、胆小怕事”。

然而,与许多人的看法不同,慈禧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独裁者”。她在试图培养光绪帝的过程中,也曾希望他能真正成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为此,她为光绪帝铺设了许多条件,其中之一便是建立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当时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屈指可数,足以震慑任何敌国。正是在此基础上,光绪帝开始尝试亲政,但其亲政所带来的却是两场灾难:一是甲午战争的惨败,清朝不得不赔偿日本大量的白银与领土,失去了北洋水师的庞大实力;二是戊戌变法的失败,变法中的“百年换种”计划让康有为提出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白种人”国家,而谭嗣同更提出要卖掉新疆以换取发展资金。种种荒唐提案让慈禧怒火中烧,最终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光绪囚禁并追杀戊戌六君子。

回到光绪帝,如果他当时真的有戊戌六君子的支持,他完全有能力杀掉慈禧,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做呢?

第一个原因便是朝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在中国历史上,朝堂中极少出现过“一心一意”的情况,尤其是在清朝末年,内部分派错综复杂。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族八旗、地方势力等不同利益集团交织在一起,光绪帝虽是名义上的皇帝,但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这些复杂的力量。相反,慈禧出身于蒙古贵族,凭借着自己的背景和手腕,才能将这些力量牢牢压制。如果慈禧死去,光绪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空名皇帝,真正的权力仍然掌握在各大势力手中。

第二个原因是外国势力的威胁。尽管慈禧在位期间屡次割地赔款,还曾被外敌攻占北京城,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清朝政权的保护。慈禧在外部势力面前具有一定的威信,如果光绪帝上位,清朝很可能会直接面临被瓜分的命运。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虽然光绪帝并非慈禧的亲生子,但却是在她的帮助下才登上了皇位。从道德上讲,慈禧的身份更像是光绪的母后。若光绪杀掉慈禧,便会遭到社会的强烈反感,朝臣也不会接受这样一个“弑母”之君。即使是唐朝的李世民,也只是软禁了父亲李渊,而并未亲手杀害他,何况是光绪帝呢?

此外,光绪帝或许还有一个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那便是害怕背上骂名。如今,很多人将清朝的衰落归咎于慈禧,而光绪若夺权并软禁了慈禧,自己便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承担清朝灭亡的全部责任,这是光绪无法承受的耻辱。

事实上,光绪帝并非没有能力,而是根本没有足够的素质去扭转清朝的命运。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完全没有具备一个合格皇帝的素质。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果独揽权力,最终只能加速清朝的灭亡。

历史证明,慈禧去世后,清朝很快进入了崩盘的状态,溥仪所处的时代更是走向了军阀割据的局面。由此可见,慈禧或许才是维系清朝面子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光绪帝所能做的远远不如她。这也解释了为何光绪被软禁后,几乎没有人出来为他辩解,因为当时的许多朝臣根本不认可他。

如果光绪帝有胆量铲除慈禧,或许他就展现了某种皇帝的气魄,尽管这并不是一种完美的方式。但遗憾的是,光绪帝的“胆小怕事”早已刻入了他的骨子里,这也最终阻碍了他成就一番帝王霸业。或许慈禧一生都在等待光绪的“觉醒”,期望他能成长为一位合格的皇帝,但结果却让她失望了。光绪即便掌权,依然是一个软弱的帝王,倒不如让他早早离开,让清朝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来源:《我的前半生》溥仪著

百度百科:光绪

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隋文帝两位帝王与其他历代帝王相比,展现了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们...
原创 李... 张学良一生中有两件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东北易帜与西安事变。长久以来,西安事变受到更多关注,毕竟...
1880—1914年埃塞俄比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所导致的大小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把非洲推...
孔府生活展走进恭王府 本报讯(记者 刘冕)今天,素有“天下第一家”美誉的曲阜孔氏“乔迁”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99件文物藏品...
原创 此...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有一个令人震惊且耐人寻味的故事悄然展开。一个身处国民党阵营的将领,面对国家的...
原创 顺... 清朝的历史中,顺治帝的事迹堪称传奇,作为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短短的24年人生里经历了许多风波与挑战...
第22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 第22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今天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北京揭...
原创 梁... 在《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犹如一个紧密结合的大家庭,尽管他们的出身、阶层以及背景各不相同,但却有着...
“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 福州5月18日电 (榕博)唐金筐宝钿缠枝卷莲纹凤鸟形金饰、唐三彩盘、唐骑卧驼胡俑……18日,福州市博...
原创 聂... 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钱学森刚刚结束了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一个重要会议。会议完结后,聂荣臻元帅亲自...
原创 隋... 隋唐时期可谓是我国古代英雄豪杰的荟萃之地。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的背景下,最终能够...
从国徽诞生到工业史诗 中国工业... 中新网辽宁新闻5月18日电(记者赵桂华)见证历史沧桑,铭刻工业荣光。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
原创 1... 1981年5月,杜聿明临终时的回忆 1981年5月,国民党名将杜聿明因病重症,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
原创 苻... 383年,前秦的大军在淝水战败,苻坚天王在战场上中箭受伤,不得不狼狈地逃回长安。就在他准备恢复实力,...
原创 许... 1973年12月,毛主席与中央军委做出决策,决定调动八大军区的司令员。这一调整涉及到当时担任南京军区...
原创 河... 近日,河南郑州某小村庄的一位朱家后人带来了一个震撼性的历史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明太祖朱元璋的传统认...
原创 八... 386旅独立团是电视剧《亮剑》的主角李云龙所领导的一个部队,这一编制因剧集的热播而频繁被人们提起,成...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历史上真实... 郭嘉,曹操生前最惋惜的谋士,他曾在赤壁之战后说过:“如果郭奉孝还在,我一定不至于到这地步”!因此很多...
原创 朱... 《——·前言·——》 朱高炽有十个儿子,血统纯正,按理说,皇位传给他的孩子应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原创 辜... 在民国初期,外来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许多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观念席卷大江南北,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