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高炽有10个儿子,为什么没有一人敢和朱瞻基抢皇位?
迪丽瓦拉
2025-09-07 07:33:53
0

《——·前言·——》

朱高炽有十个儿子,血统纯正,按理说,皇位传给他的孩子应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当皇位最终传到朱瞻基手中时,却没有看到任何人出手争夺。连最有资格的嫡亲兄弟,都选择低头让步。那么,这究竟是因为害怕什么,还是早已认命不争呢?

其实,皇位尚未传到朱高炽手中,朱瞻基就已站到了龙椅前。那是朱棣在位的第十二年,年仅十二岁的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而当时的太子朱高炽依然健在。朱棣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打破了常规,直接绕过了当时的太子,而将唯一的目光集中在了孙子身上。

照理说,太子在位时,皇太孙不应该轻易被立,但朱棣不按常理出牌,他不仅打破了规则,还毫不犹豫地明确立孙子为继承人。这并不是因为朱棣不信任朱高炽,而是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过于软弱、不够果断,完全不像他自己。而朱瞻基与众不同,他亲自随朱棣征战四方,参与了击退鞑靼和征服安南的战役。在这些战斗中,朱瞻基不仅在军阵中站在最前方,而且,得到了赏罚分明的训练。许多朝中旧臣和宗室子弟都知道,朱棣心目中的接班人,早已是那个少年皇太孙朱瞻基。

朱棣虽然强调皇室血统、出身,但他更注重的是实力。选择立孙而非子,朱棣的考虑显而易见:朱高炽虽然能稳住国内的局面,但无法撑起整个国家的未来。朱高炽心里也清楚,自己是父亲强加的太子,凭借的是长子的身份,而一旦拼实力,必定会败下阵来。

所以,当朱高炽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将东宫印章交出,公开宣布立朱瞻基为太子。这并非是做作,而是为了尽早割清与太子身份的联系,避免外界产生怀疑。那句“浮议喧腾,今即以付之”的背后,意味着他迅速将这一问题定论,让大家知道,皇位最终属于的是他的儿子朱瞻基。从那一刻起,其他的皇子再也没有胆量去争夺。

朱瞻基的正统性不只来自朱棣的亲自指定,朱高炽的交棒,和朝野的默认。更重要的是,曾经最具威胁的那个人,朱高煦,仍未死去。朱高煦,这个朱高炽的亲弟弟,成了整个明朝宗室的隐痛。大家都知道,他一生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皇位,嘴上不说,心里却从未放弃过这个念头。

在朱棣在位时,朱高煦曾多次试探太子底线,朝会上与太子针锋相对,在军中也曾多次逼迫父亲改立太子。朝中的侍从都清楚,这位亲王野心勃勃。然而,朱高炽继位后,表面上虽然对兄长恭顺,却依旧心怀不满。更令人胆寒的是,在朱高炽死后的那一年,朱瞻基尚未登基之时,朱高煦在北平私下召集旧部,谋划半路截杀朱瞻基的阴谋。这个消息传回京城,几位皇子一夜未眠。如果朱瞻基被劫,接下来不仅是争夺皇位,更可能是满门抄斩的惨剧。

在那个夜晚,所有皇子都明白,这场斗争不仅关乎继承问题,而是生死抉择。若朱高煦得手,首当其冲的便是朱瞻基,其次便是那几个还敢心存不轨的弟弟。为了避免生死之局的发生,所有的皇子在宫中集结,写下表态,公开决定只有朱瞻基能继承皇位。这不仅是为了感情,更是为了保命,因为宗室内部最忌讳的便是混乱与争斗。一旦有人破局,便会成为族群的罪人。

朱瞻基顺利登基后,迅速封赏功臣,清除反叛之徒。朱高煦的叛乱虽短暂,但其后果却深远。几年后,朱高煦因叛乱被削藩、囚禁,并最终被处死。那些曾有些野心的皇子,看到这一幕后彻底放弃了斗争。

朱瞻基虽然刚登基不久,但他对皇位的巩固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他的第一步便是削藩。过去的藩王,不仅拥有庞大的兵权,还能在朝廷内外呼风唤雨。但朱瞻基一纸命令,将这些藩王的卫队调往边疆,名义上是防守,实则是剥夺了他们的权力。

这些藩王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掌握兵权与土地,他们的权力被紧紧压制。王爷们以前在封地内拥有极大的发言权,但现在连外出都必须得到朝廷的批准。五弟朱瞻基被改封至外地,他和八弟朱瞻坤的离别,充满了离愁别绪,这不再是兄弟情深,而是两人命运的分离。

朱瞻基深知,血缘和亲情无法永远维系人心,唯有法令和刀剑才是皇帝真正的依靠。曾经各地的藩王有兵有地,拥有极高的声势,但现在,他们不过是空有虚名,无法再对朝廷形成威胁。历代的帝王或多或少都曾担心宗室造反,而朱瞻基则用铁腕政策,将一切不安定因素彻底消除。他依靠强硬的手段让弟弟们闭嘴,继承了朱棣的威慑力,成功维持了明朝的稳定。

但从宣德年间开始,任何企图反叛的藩王都没有再能翻起风浪。即便是嘉靖年间的宁王朱宸濠自立为帝,最终也不过是三十天内兵败身死,藩王的叛乱从此绝迹。

朱瞻基所举的这把刀,从宣德初年一直挥到明朝覆灭,任何一位想要反抗的王爷,都再也没机会翻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很多人说起1644年,“清军进北京”这事儿都以为明朝立马就结束了,清朝很快就能统一全国。但真实的历史...
原创 玄... 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我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同时保持了原来语义和结构: --- 626年夏天的大唐...
译名趣谈|利奥与狮子 5月18日,罗马教皇教皇利奥十四世(Pope Leo XIV)正式任职。 利奥十四世是在10天前由枢...
原创 霍...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杰出的帝王,但也做出过一些极为荒诞的决策。在巫蛊之祸中,他被宠臣江充的谗言所惑,导致...
原创 解... 解放华南:谁是入粤大军的统帅? 1949年秋,中国大地上正上演着一场跌宕起伏的历史大剧。国民党军队节...
原创 美... 美国为何百年内不吞并领土? 美国领土的扩展历史充满了战争、政治策略和购买行为。最为人知的事件之一是...
原创 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物解读第七十四期:在原著中,顾廷烨的女人有六个,但还有一位女人她很特别——...
原创 李... 自古以来,人们对“悲剧式”英雄情有独钟。鲁迅曾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这种毁灭...
原创 曾... 晚清时期,有不少具有权力的权臣,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以及后来崛起的袁世凯。然而,这几位历史人物的评...
原创 毛... 毛主席在会见尼泊尔首相时风趣地问道:“你想把珠峰完全划为你的国土吗?其实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在19...
江西同保公与福建新兴公关系初探 同保公与新兴公,能有什么关系? 相信很多温氏宗亲有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都觉得一个江西,一个福建...
瞧瞧襄樊之战,蜀汉这局棋下得咋... 嘿,各位三国迷们!今天咱就来唠唠三国里一场超关键的战役——襄樊之战。这一仗啊,就像是蜀汉下的一盘大棋...
海淀消防·清风课堂(第二十六期... 点击音频收听 贪腐,犹如一面照妖镜,能映射出人性的丑恶,更使无数人不顾一切铤而走险。纵观中国历史,有...
原创 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中国共产党在团结抗战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将红军力量整编为八路军,同时...
历史上的诸葛亮“十战九输”,为... 魏延是被低估的一个将领,至少在蜀汉将领中,也是一线的存在。 从魏延建议子午谷奇谋而未被诸葛亮采纳这个...
原创 不... 如果提到蒋介石的黄埔军校学生,谁的晋升速度最快?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黄埔一期的胡宗南。他也许不...
秦晋韩原之战卜筮解析 卜筮和人类文明相伴而生,是古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活动。历史上,甲骨文就是记录卜筮的文字。根据甲骨...
原创 被... 提到南唐,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南唐的末代君主李煜。李后主才华出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然而,...
原创 战... 首先,我们需要排除基因的因素。也就是说,不可能仅仅因为赢氏家族的基因特别优秀,才让秦国连续七代出现杰...
为什么历史课本上,只提苟且偏安... 翻开中学历史课本,南宋的"绍兴和议""崖山之战"赫然在目,而同处12世纪的西辽帝国,却在卡特万战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