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杜聿明临终时的回忆
1981年5月,国民党名将杜聿明因病重症,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临终前,久未见面的老朋友郭汝瑰走进了他的病房,前来探望。
郭汝瑰是红色特工之一,曾是土木系13太保的成员之一,其最大的功绩便是在淮海战役中通过精准的情报扰乱了国军的部署。建国后,他被委任为政协委员,继续为国家服务。
当他进入病房时,轻轻说道:“老杜,我是郭小鬼(郭汝瑰的外号),我来看你了!”
杜聿明听到声音后,虚弱地回应:“小鬼…小鬼…”
这一声呼唤让杜聿明突然睁开了眼睛,虚弱的手紧紧抓住了郭汝瑰的手,不愿放开。
“小鬼,我快不行了,你一定要告诉我一个真相。”杜聿明低声说道,声音充满了迫切与沉痛。
“你问吧,任何问题我都会回答。”郭汝瑰坚定地握住杜聿明的手,似乎已经预感到杜聿明即将问出的问题。
“你是不是早就和共产党走在一起了?”杜聿明艰难地问。
郭汝瑰轻轻答道:“是的。”
“1948年?”杜聿明试探性地问。
“不,是更早,早在1928年,我就已经跟共产党走了。”
杜聿明听后,震惊不已。他虽然早有猜测,但没想到郭汝瑰竟然从1928年就开始卧底,长达21年的时间里,老蒋竟然把这位红色特工当作亲信重用,这种秘密真相令他难以置信。
“老杜,你怎么猜到我当年是共产党的?”郭汝瑰轻声问。
“那时山东有情报透露你可能是共产党。我多次向校长报告这件事,可惜他始终不信。”杜聿明叹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儿。
“我隐藏得很好,校长当然察觉不到。”郭汝瑰微微一笑,心中明了。
“老鬼,我快走了,你能跟我讲讲你这些年的卧底生涯吗?”杜聿明努力开口。
“当然可以,得从黄埔开始说起……”郭汝瑰开始讲述自己的过去。
卧底生涯的开端
1927年,郭汝瑰在即将毕业的黄埔军校遭遇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深刻认识到了蒋中正和其反动派的本质。为了挽救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郭汝瑰逐渐与共产党走得更近,最终在1928年5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阳光洒在郭汝瑰的身上,他举起右手低声宣誓:“我愿为革命献出生命—宣誓人郭汝瑰!”
尽管宣誓声微弱,却充满了无畏与希望。
几天后,郭汝瑰投靠川军,在堂兄郭汝栋的手下工作。不久后,他便听到自己是共产党成员的传闻。郭汝栋陷入两难之中,是否将郭汝瑰抓起来?但作为堂弟,他又感到难以下手;若不抓,万一郭汝瑰真是共产党,自己将面临丢官的风险。最终,郭汝瑰被送往日本留学,离开了川军。
从留学到重返组织
在日本,郭汝瑰本希望能够潜心学业,提升自己,却意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这一断联便整整十几年。直到1945年,他才重新与组织取得联系。
“郭汝瑰同志,欢迎回到党的怀抱!”听到熟悉的声音,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两年后,郭汝瑰升任国民政府的作战厅厅长,凭借职务之便,为共产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他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
在淮海战役前夕,杜聿明提出了“徐蚌会战计划”,试图趁中国解放军尚未完全立足之时,先发制人。然而,在计划实施的当天,杜聿明被老蒋调派到东北,临时由郭汝瑰接管指挥。
郭汝瑰看出了计划的险恶,特意做了调整,为我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等杜聿明回到战场时,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军的形势愈发困难,最终不敌解放军。
这一切,杜聿明虽然心中有数,但直到被俘之后,他才慢慢意识到郭汝瑰的真实身份,他一直认为郭汝瑰是共产党卧底。这一疑问,直到最后也未曾解开。
告别与思念
临终时,杜聿明仍然紧握着郭汝瑰的手,缓缓说道:“小鬼…多多保重…”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去世。
郭汝瑰的离世
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因车祸不幸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这篇文章,谨以此文铭记历史,纪念那些在风云变幻的岁月里为国家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