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为何要“还于旧都”长安,而从不想定都洛阳?
迪丽瓦拉
2025-09-08 20:04:27
0

写作是件辛苦的事,作者们每天都在为完成稿件而努力,目的只有一个——养家糊口。因此,期待大家能多一些理解与宽容。文中将包含一个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即可免费阅读全文,谢谢各位观众的大力支持与理解!~~~

文 | 临川

编辑 | t

诸葛亮站在地图前,拍着桌面,眉头深深皱起:“北伐后若定都洛阳,恐怕行不通!”旁边的一人忍不住插言:“但那是东汉正统的发源地呀!”

诸葛亮长叹一声,语气坚定:“洛阳虽历经繁华,但四面平坦,离边疆远,难以长久守卫。长安却有天赐的地理优势,既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又能守卫千里。”

这个决策,背后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思考,更是民族融合和经济战略上的深远布局。为何诸葛亮这般聪明,依然坚持选择长安而非洛阳?这其中的历史深意可谓步步惊心。

诸葛亮提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个“旧都”指的是西汉的长安,而非东汉的洛阳。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实则包含了诸葛亮深远的战略考虑。

从地理角度来说,长安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处关中平原,被誉为“金城千里”,四周有天然屏障如函谷关、秦岭等,易守难攻。这里不仅防御严密,而且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接着南北东西,是一个天然的战略要地。

长安紧邻巴蜀,西通西域,南接中原,具备无与伦比的交通枢纽优势。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潜力极大。而洛阳虽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但四面平坦、无险可守,若有敌人来袭,几乎无法防御。

更为关键的是,洛阳象征的“关东本位政策”已经显露出种种弊端。东汉时期,中央政府资源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原地区,长时间压榨边疆及西域,积累了不少隐患。结果可想而知,边疆动乱接连不断,凉州、西羌等地屡屡起义,最终引发东汉政权的崩溃。

诸葛亮深知,要想真正复兴汉室,必须彻底打破这种资源分配的失衡格局。他坚信,长安不仅能提供坚固的防御,还能为蜀汉注入新动力,带来一个稳定的根基。

选择长安,实则是为了从根本上重建平衡。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不仅是一个天然的防线,也是联通东西方的商业通道。诸葛亮的北伐,也正是要打通丝绸之路,进而掌握西域的商贸主导权。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便策划了攻占陇西、凉州的计划,目的是为了打通北方的丝绸之路,让蜀汉能够从中亚获取资源。依托长安这个枢纽,他能够将西域、巴蜀、凉州的经济资源整合在一起,为蜀汉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相比之下,洛阳的位置并不具备这种优势。它靠近曹魏的核心地区,一旦迁都洛阳,不仅面临着敌军的威胁,还会陷入资源分配困难的困境。蜀汉本就国土狭小、资源有限,若将更多的资源耗费在中原,恐怕难以支撑整个国家。而定都长安,则能稳固巴蜀的根基,并通过长安的战略地位,调动更广阔的资源。

诸葛亮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既务实又具有前瞻性的决策。长安不单能够提供防御的优势,还能成为一个整合经济资源、稳定民族关系的核心,帮助蜀汉更好地恢复活力。

可以说,长安不仅是一个军事堡垒,更是一个商贸重地。诸葛亮之所以选择这里,不仅看中其地理优势,更看中其在经济和文化上的战略价值:丝绸之路。

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时,长安就已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核心节点。诸葛亮则看得更远,他不仅要确保蜀汉的防御安全,还想利用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为蜀汉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撑。

他北伐的路线,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战略意图。他从祁山出发,直指凉州,并非直接进攻中原。这是因为凉州作为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掌控了它,蜀汉便能够控制整个西域的贸易通道,连接中亚的商贸网络。

当时的丝绸之路是利润丰厚的商贸路线。蜀地的丝绸、茶叶等物资通过这条路流向中亚和欧洲,而西域的马匹、香料和珠宝则进入中原。

但这条路的意义远不止于金钱。诸葛亮更看重的是它能够帮助平衡民族关系。在古代,首都的选址不仅关乎政治,也与边疆民族的归属感息息相关。东汉时,由于中央过度依赖中原,西域和关中的边疆民族逐渐被忽视,导致了多次叛乱,最终迫使东汉灭亡。

而长安正是关中本位政策的核心,它能够连接边疆,协调各民族的利益,使他们感受到中央的关怀。举个例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中亚的月氏和粟特商人便曾派遣使者支援蜀汉,提供军粮和资金。这些“胡人国王”愿意支持蜀汉,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长安作为丝绸之路中心的潜力。

长安不仅仅是一个战略要地,更是一个全球商贸的链接平台。诸葛亮清楚,如果定都洛阳,距离西域、凉州太远,蜀汉难以有效调动资源。而长安凭借其地理优势,能够轻松掌控西域通道,将资源快速输送到中原。

因此,诸葛亮选择长安,不仅仅是为了军事防御,更是为了开启一条通向世界的大门。他的北伐,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要借此壮大蜀汉的经济基础,确保这个小国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并壮大。

洛阳虽然地势开阔,资源丰富,但在诸葛亮眼里,它是一个“隐患”。因为洛阳所代表的“关东本位政策”早已成为东汉崩溃的根源。东汉时期,中央过度依赖中原资源,西域和关中逐渐被压迫,最终导致了局势失控。

诸葛亮明白,若选洛阳作为都城,便是在重蹈东汉的覆辙。尽管洛阳靠近粮仓,但四面平坦、缺乏天然屏障,不仅难以防守,还可能导致边疆地区的疏远。而长安,作为关中政策的核心,可以有效解决资源分配的失衡,调动中原与边疆的资源,为蜀汉带来长久的稳定。

总而言之,诸葛亮的选择是从地理、经济和政治多方面考虑的结果。长安相比洛阳,更能满足蜀汉的实际需求,提供最佳的复兴路径。他的眼光远大,深刻理解历史教训,用智慧为蜀汉选择了最合适的复兴道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西一直没有被日本完全占领,这究竟是因为日本不愿意攻占,还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实力呢...
原创 野... 在盛唐时期,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一次醉酒之时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一决策不仅改变了一个小国的...
原创 中... 在古代,状元无疑是极为稀有且重要的存在。成为状元不仅需要卓越的才华,更需要与之匹配的好运,二者缺一不...
花脚大仙分享:《虎踞江南——新... 虎 踞 江 南 ——新干大墓与青铜王下篇 江西省博物馆 花脚大仙分享 “虎踞江南——新干大墓与青铜王...
原创 建...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我军建军的起点,因此,许多人铭记当时领导起义的同志们,如周恩来、贺龙...
原创 贺... 彭德怀元帅的性格如同火焰般直率和刚烈,凡事从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总是敢于当面说出自己心中的不满与意...
原创 辽... 改写后的文章: 契丹族的兴衰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曲折离奇的历史篇章。辽国灭亡后,约150万契丹人的命运...
原创 9... 1927年到1928年间是中国红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期间,...
原创 秦... 兵马俑因其栩栩如生的造型而享誉全球,甚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和对外的标...
原创 朱... 公元1360年,朱元璋攻占处州后,顺利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正值春风得意,胜利的喜悦让朱元璋的雄心倍增...
原创 他...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将领中,哪位将领的存在感较低呢?有人可能会提到徐海东。自1940年之后,他便离开了...
原创 棒... 韩国人这回把“偷文化”玩到地缘战略上了!当韩媒《朝鲜日报》最新社论叫嚣“间岛主权未定”时,东北亚的历...
原创 张... “国民党将领张辉瓒已经被我军处决。”当这个消息传到毛主席耳中时,站在他身边的朱德的面色也变得异常凝重...
原创 西... 在元和十五年,唐朝少帝李恒即位的那一刻,历史留下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复杂阴谋的记录:“二月五日改号为...
原创 晚... 随着近年来清宫题材电视剧的热播,许多人对清代宫廷的运作及其组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这些剧集中,大内...
原创 开... 封建统治时代终于走向了终结。明清两代的皇帝们曾经居住的宫殿,曾经以金碧辉煌的气势展现出极致的奢华。然...
原创 他... 1967年8月,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张震向叶帅请示,希望能前往北京汇报工作,获得了批准。这对于他这样高...
原创 蔺... 蔺相如,这位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最初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他因“完璧归赵”一事深得赵惠文王的宠爱,最终...
原创 宋... 孟子在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句话告...
原创 华... 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进行了合并,正式组成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粟裕担任副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