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登基后想灭掉日本,刘伯温却阻止了,他的话现在还值得深思
迪丽瓦拉
2025-09-09 00:36:40
0

公元1360年,朱元璋攻占处州后,顺利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正值春风得意,胜利的喜悦让朱元璋的雄心倍增,于是他决定加速寻找优秀的谋士来辅助自己完成统一天下的伟大蓝图。

听闻此事,身边的战将胡大海向他推荐了三位颇有才能的谋士:“一位是行省元帅叶琛,二位是匡山居士章溢,三位是青田神童刘伯温。”

几天后,叶琛和章溢便成功进入朱元璋的麾下。然而,刘伯温却迟迟不肯答应邀约,始终未作回应。为了尽快将这位贤士招致麾下,朱元璋决定派遣得力的手下孙炎前去,首先通过“重金聘请”的方式试图以财力吸引刘伯温。

即便如此,刘伯温依旧拒绝了这个提议。朱元璋于是写了一封亲笔信,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建国志向,诚恳地希望能得到刘伯温的帮助。尽管如此,刘伯温依然不为所动,并且还要求孙炎将一把宝剑作为赔礼带回。见状,朱元璋不禁焦虑起来,再次写信,并派孙炎将刘伯温所赠宝剑归还。终于,这一回,刘伯温被朱元璋的诚意所打动,答应出山,开始辅佐他治理国家。

这段“三请刘伯温”的佳话也被后人传为美谈,与刘备“三顾茅庐”的事迹相提并论。作为被誉为“第二个诸葛亮”的刘伯温,他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屡出奇谋,屡屡为朱元璋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领土问题上,他曾多次劝阻朱元璋,避免不必要的征伐和扩张,尽管这与当时许多国王的政策有所不同。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刘伯温曾反对朱元璋吞并日本的计划。尽管朱元璋一度对日本的挑衅愤怒不已,准备动手一举征服这个岛国,但刘伯温的建议却让他冷静下来,并最终做出了更加明智的决定。

时至1368年,朱元璋即将称帝时,他收到了一条重要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周边小国纷纷向中国称臣,诸如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皆已臣服,态度极为顺从。然而,身处中国近海的日本却对中国的权威充满敌意。日本不仅拒绝了中国的友好姿态,而且在收到朝贡玺书后,还接连斩杀了五名明朝使臣,表现出异常敌对的态度。

朱元璋心中一时愤怒难抑,考虑到日本曾与元朝有过激烈的战争,若能够让日本称臣,势必会对中日两国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继续派遣使者,要求再次与日本沟通。此时,朱元璋的亲信们都为之震惊,纷纷不解为何他依旧如此宽容,甚至主动放低了姿态。

然而,日本不仅未表示悔意,反而在接到明朝的第二封玺书后,仍然对中国的威严视若无睹。更为过分的是,日本在侮辱明朝使者后,还发动了军队掠夺温州、台州及明州周边地区,给中国沿海带来了相当大的骚乱。面对日本的挑战,朱元璋原本愤怒至极,几乎决定出兵征伐日本。然而,尽管内心充满怒火,朱元璋仍然选择再次发出玺书,希望能以温和的方式处理这场冲突。

然而,这一次日本再度无视中国的威望。朱元璋心中的不满已达极点,开始动摇是否采取强硬手段。但在这时,刘伯温站了出来,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刘伯温冷静地分析了当前局势,他指出,日本国内正处于“南北朝”乱局,天皇的权力分裂,各派武士集团割据一方,内乱不断。正因为如此,朱元璋通过玺书与不同派别的天皇接触,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内乱,而非实现和平。若是此时出兵,明军很有可能在两派之间徘徊,最终陷入夹击的困境,带来巨大的人员损失。而且,刚刚从蒙元战争中恢复过来的明朝,现阶段尚未稳固国力,动荡中的日本并不适合作为目标,过度出兵不仅无法稳定国内局势,还可能会被北元等敌对势力利用,导致整个政权的动摇。

刘伯温还强调,战力并非唯一考量,若贸然出兵,不仅会消耗大量兵力,还会影响民生,百姓的安危更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若明朝一旦陷入长期战争,国内的战斗力将被分散,外敌侵扰的危险也将加剧。正因如此,他认为,尽管日本有挑衅之举,但明朝现在并不适合发动全面战争。

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终于意识到刘伯温的智慧与远见。最终,他决定暂时放弃吞并日本的计划,转而着力发展国内经济,稳固自己的政权。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明朝的内政逐渐稳定,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数年之后,随着明朝逐步崛起,周边小国纷纷向中国朝贡,形成了“万国来朝”的盛景。

时至1588年,日本终于在明朝的庇护下“得偿所愿”。丰臣秀吉试图侵略朝鲜并最终挑起战争,但在明朝的援助下,朝鲜成功抵抗了日本的侵略。明朝的军力在此次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威慑力。而朱元璋的明智选择,让后人终于意识到他当时的耐心与远见。

百年之后的万历朝鲜战争中,明朝成功抵抗了日本的侵略,这也被认为是朱元璋当年对日本的处理得当,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让国家避免了重蹈覆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