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想到,中国会突然换了打法。
以前是说理,现在是动真格。对美国,中国不再退让,不再光靠嘴上说。关税来了就顶上,美债甩锅就拆台,碰撞变成常态。眼下这一局,美国是真的开始吃力了。撑不起的债务,接不住的关税反弹,一步一步,正在重演苏联最后那几年。
先看经济。美债已经破天荒地逼近35万亿美元,这可不是一个数字游戏。为了弥补窟窿,美国接二连三地放出高关税、大赤字,试图靠印钞票换喘息时间。结果呢?换来的是通胀和市场信任的流失。说白了,现在的美国,连钱的分配都开始打架,预算案一拖再拖,民主党共和党吵成一锅粥,国家运转仿佛踩着油门也拉不动。
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克制。面对美方加税,直接回击。比拼耐力?中国有完整工业体系,有巨大市场,还有充足政策空间,不怕长期博弈。美方加税希望逼迫制造业回流,可惜回不来了,供应链已经扎根亚洲,搬不动也养不起。最尴尬的,是拜登口口声声要挺住中产,结果通胀一来,连鸡蛋牛奶都吃不起。
再看军事。中国不声不响地推出两款六代机,空军进入下一个世代。加上076型两栖舰、东风导弹不断更新,这种节奏,美国熟悉但已经跟不上。尤其是西太方向,中国几乎每月都有新动作。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越来越像高价演出,背后的军费已经吃掉联邦预算的大头。美媒甚至担心,如果台海真的爆发冲突,美国连军工企业的产能都未必撑得起连续战争。
其实这不只是技术竞赛,更像是一场战略消耗战。苏联当年怎么崩的?不就是被拖进了军备竞赛,结果经济被压垮,社会动荡,内部信任崩盘。现在的美国,多少有点熟悉的味道。表面上还在强硬,内里其实是骑虎难下。印钞越来越多,买单的人却越来越少。高利率撑着美元,伤的是自己的房地产和消费市场。国债利息一年花掉一万多亿美元,这不是烧钱,是在自割。
美国当然不是傻子。他们也知道现在这局面危险。但问题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想回头也难。中美之间的对抗早就不是短期摩擦,而是一场深层次的博弈。中国清楚美国的虚实,开始有意识地设置成本,让美国必须付出代价。每一次冲突,不再是躲闪,而是迎上去,一边应对,一边把美国往前推——往那个熟悉的、曾经苏联走过的方向推。
外界也开始看得出这个趋势。连《金融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承认,中国不再只是防守。这种变化,不是情绪,而是战略。中国更成熟了,也更清醒了。不再寄希望于某一次选举能带来转机,不再相信合作是主流的空话,而是拿出真本事,对着压力反击,拿实力换尊重。
这场较量不会一朝一夕结束,美国的根基还在,也有反扑的空间。但就像一场长跑,如果中国步伐稳定,方向明确,而美国一直靠举债硬撑,哪怕它冲得快,也早晚会力竭。谁笑到还真不好说。
从某种角度看,现在的局势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真实的中国,也照见一个不再神话的美国。对我们来说,这不是狂妄,也不是挑衅,而是一种必须的冷静和准备。风雨未歇,斗争仍在继续,但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拿捏的时代。
美国会不会是下一个苏联?没人能下结论。但当中国一步一步让它尝到成本、看到后果,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遥远的假设。未来的答案,会写在现实里。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