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后,美西方国家联合成立了北约军事同盟,为了应对北约带来的威胁,苏联也拉拢了东欧国家,于1955年建立了华约组织。
华约组织除了苏联这个主导者外,还有七个成员国,分别是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与此同时,苏联自身也包括了15个加盟国,这些加盟国涵盖了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外高加索三国、中亚五国以及摩尔多瓦等地区。因此,苏联时期,整个阵营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大,完全可以称苏联为全球霸主之一。除了这些基础,苏联在海外还拥有30多个军事基地,横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体现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正是苏联的巅峰时期。当时,苏联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场面宏大,几乎每次都会有四五十个国家的元首参加,场面可谓是万国来朝。即便是美国这样另一位世界霸主,也不得不低调避让。
然而,1991年12月,苏联宣告解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然而,在此之前,苏联解体的征兆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苏联的解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且渐进的过程。作为一个庞大且强大的国家,苏联的崩溃并不可能瞬间发生,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过程。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对华约国家的控制几乎消失殆尽。国内局势一片混乱,俄罗斯难以顾及外部事务,哪还有精力维护在华约国家的影响力。此时,华约国家们开始思考各自的未来。
由于马歇尔计划的帮助,西欧和中欧国家普遍变得富裕。为了改变贫困状况,华约成员国意识到,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向富裕国家靠拢。于是,华约七国纷纷开始考虑加入北约和欧盟,谋求借此融入西欧和中欧,分一杯羹。
1999年,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相继加入了北约。2004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斯洛伐克也加入了北约。2009年,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至此,除了前苏联的加盟国外,所有华约成员国都加入了北约,标志着这些国家彻底与俄罗斯割席断交。
虽然曾经深受苏联控制和影响,华约国家毕竟是独立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他们迅速调整方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的出路。然而,情况对前苏联的加盟国而言则不一样。15个加盟国本身就是苏联的一部分,这些国家试图背离俄罗斯,向西方靠拢的难度极大,毕竟俄罗斯的影响力仍在,尤其是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紧邻,远离俄罗斯几乎不可能。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乎了人们的预期。实际上,苏联加盟国向西方靠拢的情况并不罕见,而俄罗斯的反应却有些迟钝,最终酿成了重大后果。
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先后加入了北约和欧盟,这是苏联15个加盟国中首批加入北约和欧盟的国家,也是唯一一批成功加入的国家。那时,俄罗斯并未干预,因为俄罗斯与北约有着战略伙伴关系,双方长期合作进行军事演习,关系极为密切。而且,俄罗斯当时还在积极申请加入北约,因此不可能反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加入。
然而,随着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爆发,俄罗斯放弃了加入北约的计划,但此时一切已经为时过晚。波罗的海三国已经成为北约的资深成员,俄罗斯若想有所作为,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如今有人说俄罗斯能与整个北约对抗,实在是过于乐观了。要是俄罗斯有能力单挑北约,它早就采取行动了。毕竟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等北约成员国与俄罗斯的边界紧邻,离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仅一步之遥,这样的威胁十分显著。之所以俄罗斯不敢轻易出手,是因为这些国家已经是北约的成员国,北约的支持可不是轻易能得来的。
除了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也曾积极申请加入北约,但两国的命运迥异。2008年格鲁吉亚被俄罗斯打击,乌克兰至今还在与俄罗斯对峙。摩尔多瓦虽然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也曾考虑过加入北约,但由于德左地区被俄军占领,他们并不符合加入条件。可以看出,苏联曾经的“兄弟”们已经逐渐与俄罗斯疏远。
亚美尼亚在俄乌战争之前一直依靠俄罗斯与阿塞拜疆争夺纳卡地区,但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俄罗斯无力继续支持亚美尼亚,导致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国际政治的变幻莫测,曾经亲密无间的国家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反目。真正牢固的关系,源自深层的利益捆绑。
与此同时,阿塞拜疆与土耳其的关系也愈加紧密。中亚五国近年来则在努力减少与俄罗斯的联系。由此可见,除了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保持较为紧密的关系外,其他13个前苏联加盟国已经与俄罗斯日益疏远。
经济问题无疑是根本原因。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依赖于经济利益,只要一个国家富裕并能为邻国带来利益,便能吸引其他国家的关注。中国古语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便是道理所在。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困乏,无法为他人带来利益,那么时间一长,周围的朋友自然会渐行渐远。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依赖金钱,但从国家层面看,合作互利才是友好关系的基础。国家并非情感驱动的实体,若一味依赖过去的情感,而忽视了自身的发展,经济衰退的后果是不可避免的。
华约成员国纷纷选择西行,无非是因为俄罗斯已无法为他们带来利益,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途径,向西方寻求能够提供经济收益的机会。
同样,前苏联加盟国与俄罗斯的疏远,也是因为经济原因。俄罗斯的经济模式他们难以效仿,毕竟他们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庞大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想要致富,他们只能寻求其他方法,去学习那些依靠其他途径发展的国家。
如果一直固守旧时的理念而忽视现实,经济落后就无法归咎于他人。
毫无疑问,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不再是曾经那个强大的国家。无论是从领土、人口、经济、军事还是国际影响力方面,俄罗斯与苏联无法相提并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急剧下滑,国际影响力大幅缩水。即便它仍自诩为军事强国,但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暴露出许多弱点。
因此,今天的俄罗斯与曾经的苏联相比,差距显而易见。想要重回苏联的巅峰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西方的围堵和东方的冷淡中,俄罗斯只能依靠与中国的合作寻求生存之道。如果俄罗斯不能调整自己的位置,摆脱过去的霸主情结,适应当前的困境,它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世界大哥”到“小弟”,这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只有适应了,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