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个华约成员,13个苏联加盟国,为何在苏联解体后与俄国渐行渐远
迪丽瓦拉
2025-09-09 03:03:17
0

在二战后,美西方国家联合成立了北约军事同盟,为了应对北约带来的威胁,苏联也拉拢了东欧国家,于1955年建立了华约组织。

华约组织除了苏联这个主导者外,还有七个成员国,分别是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与此同时,苏联自身也包括了15个加盟国,这些加盟国涵盖了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外高加索三国、中亚五国以及摩尔多瓦等地区。因此,苏联时期,整个阵营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大,完全可以称苏联为全球霸主之一。除了这些基础,苏联在海外还拥有30多个军事基地,横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体现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正是苏联的巅峰时期。当时,苏联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场面宏大,几乎每次都会有四五十个国家的元首参加,场面可谓是万国来朝。即便是美国这样另一位世界霸主,也不得不低调避让。

然而,1991年12月,苏联宣告解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然而,在此之前,苏联解体的征兆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苏联的解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且渐进的过程。作为一个庞大且强大的国家,苏联的崩溃并不可能瞬间发生,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过程。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对华约国家的控制几乎消失殆尽。国内局势一片混乱,俄罗斯难以顾及外部事务,哪还有精力维护在华约国家的影响力。此时,华约国家们开始思考各自的未来。

由于马歇尔计划的帮助,西欧和中欧国家普遍变得富裕。为了改变贫困状况,华约成员国意识到,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向富裕国家靠拢。于是,华约七国纷纷开始考虑加入北约和欧盟,谋求借此融入西欧和中欧,分一杯羹。

1999年,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相继加入了北约。2004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斯洛伐克也加入了北约。2009年,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至此,除了前苏联的加盟国外,所有华约成员国都加入了北约,标志着这些国家彻底与俄罗斯割席断交。

虽然曾经深受苏联控制和影响,华约国家毕竟是独立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他们迅速调整方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的出路。然而,情况对前苏联的加盟国而言则不一样。15个加盟国本身就是苏联的一部分,这些国家试图背离俄罗斯,向西方靠拢的难度极大,毕竟俄罗斯的影响力仍在,尤其是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紧邻,远离俄罗斯几乎不可能。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乎了人们的预期。实际上,苏联加盟国向西方靠拢的情况并不罕见,而俄罗斯的反应却有些迟钝,最终酿成了重大后果。

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先后加入了北约和欧盟,这是苏联15个加盟国中首批加入北约和欧盟的国家,也是唯一一批成功加入的国家。那时,俄罗斯并未干预,因为俄罗斯与北约有着战略伙伴关系,双方长期合作进行军事演习,关系极为密切。而且,俄罗斯当时还在积极申请加入北约,因此不可能反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加入。

然而,随着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爆发,俄罗斯放弃了加入北约的计划,但此时一切已经为时过晚。波罗的海三国已经成为北约的资深成员,俄罗斯若想有所作为,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如今有人说俄罗斯能与整个北约对抗,实在是过于乐观了。要是俄罗斯有能力单挑北约,它早就采取行动了。毕竟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等北约成员国与俄罗斯的边界紧邻,离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仅一步之遥,这样的威胁十分显著。之所以俄罗斯不敢轻易出手,是因为这些国家已经是北约的成员国,北约的支持可不是轻易能得来的。

除了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也曾积极申请加入北约,但两国的命运迥异。2008年格鲁吉亚被俄罗斯打击,乌克兰至今还在与俄罗斯对峙。摩尔多瓦虽然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也曾考虑过加入北约,但由于德左地区被俄军占领,他们并不符合加入条件。可以看出,苏联曾经的“兄弟”们已经逐渐与俄罗斯疏远。

亚美尼亚在俄乌战争之前一直依靠俄罗斯与阿塞拜疆争夺纳卡地区,但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俄罗斯无力继续支持亚美尼亚,导致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国际政治的变幻莫测,曾经亲密无间的国家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反目。真正牢固的关系,源自深层的利益捆绑。

与此同时,阿塞拜疆与土耳其的关系也愈加紧密。中亚五国近年来则在努力减少与俄罗斯的联系。由此可见,除了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保持较为紧密的关系外,其他13个前苏联加盟国已经与俄罗斯日益疏远。

经济问题无疑是根本原因。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依赖于经济利益,只要一个国家富裕并能为邻国带来利益,便能吸引其他国家的关注。中国古语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便是道理所在。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困乏,无法为他人带来利益,那么时间一长,周围的朋友自然会渐行渐远。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依赖金钱,但从国家层面看,合作互利才是友好关系的基础。国家并非情感驱动的实体,若一味依赖过去的情感,而忽视了自身的发展,经济衰退的后果是不可避免的。

华约成员国纷纷选择西行,无非是因为俄罗斯已无法为他们带来利益,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途径,向西方寻求能够提供经济收益的机会。

同样,前苏联加盟国与俄罗斯的疏远,也是因为经济原因。俄罗斯的经济模式他们难以效仿,毕竟他们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庞大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想要致富,他们只能寻求其他方法,去学习那些依靠其他途径发展的国家。

如果一直固守旧时的理念而忽视现实,经济落后就无法归咎于他人。

毫无疑问,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不再是曾经那个强大的国家。无论是从领土、人口、经济、军事还是国际影响力方面,俄罗斯与苏联无法相提并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急剧下滑,国际影响力大幅缩水。即便它仍自诩为军事强国,但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暴露出许多弱点。

因此,今天的俄罗斯与曾经的苏联相比,差距显而易见。想要重回苏联的巅峰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西方的围堵和东方的冷淡中,俄罗斯只能依靠与中国的合作寻求生存之道。如果俄罗斯不能调整自己的位置,摆脱过去的霸主情结,适应当前的困境,它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世界大哥”到“小弟”,这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只有适应了,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陈宫的选择,为何未随刘备 陈宫的选择,为何未随刘备 东汉末年的烽烟中,陈宫以智谋与气节在历史画卷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作为乱世中极...
原创 二... 夏朝是中国早期广阔王权国家的起点,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由于夏朝的历史资料稀缺且大多为后代补...
原创 从... 提到“瘟疫”这个词,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那个时候的人们往往将这种...
原创 三... 熟悉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三国时期不仅充斥着众多的谋士,还有无数英勇的将领。许多人可能对那些站在一旁摇...
原创 马... 三国时期,马超以“神威天将军”之名被西凉羌人敬仰,他的战斗力可谓无人能敌。无论是天灾地祸,他从不畏惧...
原创 辛... 1911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在武昌发起了震撼全国的起义,随后各地许多省份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
原创 哥... 《长安三万里》从高适的视角出发,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呈现了唐朝时期的辉煌历史。电影中融入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原创 刘... 关于刘婵继位后对诸葛亮心存不满的传言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讨论。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揭示在权...
原创 三...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三国前期似乎是猛将云集、谋士如雨,比如吕布、关羽、马超等英勇将领,他们活跃在三国早...
新华视点|博物馆里探宝 典藏深... 近日,记者来到安徽博物院、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三家独具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邀...
原创 相... 谈起日本,这个国家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成功的的国家之一。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的经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
张学良痴迷一生的赵一荻有多美?... 1925年的香山,一个16岁的赵一荻与表兄妹,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赵一荻生于1912年,是家中...
原创 唐...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提到那些传奇人物,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这些人物几乎达到了“...
原创 刘... 公元207年,刘备三度亲自前往诸葛亮的草庐,诚心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面对刘备的真诚与热切,详细...
原创 日... 1945年,历史上残酷的战争即将落下帷幕。在长达八年的艰苦岁月中,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无数的牺牲,...
鸿门宴后十年:项羽与刘邦,谁在... 秦二世三年冬,咸阳城飘着咸腥的雪。我站在阿房宫废墟前,脚下是项羽焚宫时未烬的铜柱,焦黑的纹路里还嵌着...
原创 中... 许多看过古装影视剧的朋友都了解,在古代社会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职业——太监。他们是皇宫中专门服务于皇帝、...
原创 “...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占领了洛阳和长安,唐玄宗在危急时刻匆忙逃往蜀地。当他最终抵达成都时,随...
原创 诸... 马超与张飞的单挑战,实际上结果并不如外界所想那般精彩。第一天的对决中,马超深知无法取胜,于是先发制人...
原创 关... 在民间,拜祭关二爷的习俗由来已久。关二爷,指的便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民间流传着将他视为财神的信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