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坂桥上,张飞怒吼的声音如雷霆般震撼人心,这一刻,他内心深处最怕的便是出战。倘若他与敌军拼个不可开交,结果只有一个,便是被生擒的厄运降临。
长坂坡的逃亡,是刘备阵营经历过的最惨烈、最狼狈的一场大撤退,他们几乎就在曹军的追击下无处可逃。当时,关羽负责前去寻求救援的刘琦,赵云则全力保护着刘备和他的家眷,尤其是那刚满周岁的小儿子刘禅阿斗,张飞则站在后方,负责拖延曹军的进攻,以此给刘备争取宝贵的逃跑时间。糜竺在混乱中差点丧命,而糜夫人则选择了投井自尽,这些悲惨的事件无不反映出长坂坡逃亡的艰辛与绝望。
张飞在长坂桥上那几声怒吼,显得至关重要,他的目的在于拖住曹军,使得大哥刘备能够顺利脱身。张飞骑着战马,独自在桥上傲然屹立,令得夏侯杰惊恐至极,结果摔马而亡,曹操心中不禁思索:我曾听闻云长言,说翼德在百万军中轻易斩将,今日相会,绝不能掉以轻心。于是,曹操果断下令,指挥军队撤退。
在撤退的途中,张辽一句警示让曹操意识到失误。原著中写道:“丞相休惊,料张飞一人,何足畏惧!如今急回军杀去,刘备可擒也。”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使得曹操恍悟过来。值得一提的是,曹操身边并不缺乏强悍的将领,周围聚集了多个能力强劲的战将,如曹洪、曹仁、李典、乐进、张辽、张郃、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文聘等,他们统共十人,个个都是英才。单打独斗来看,曹洪、曹仁、李典、乐进等人恐怕都不是张飞的对手,唯有张辽、张郃、夏侯渊、夏侯惇和许褚能与张飞周旋数十甚至上百回合。
其实,张飞自己内心也充满了慌张与焦虑。见曹军兵败如山倒,他立刻拆桥追赶,大哥刘备的身影。原著中提到,张飞看到曹军大退,不敢放弃机会,便急忙召回身边的二十余骑,迅速拆断马尾树枝,用于桥梁的拆除,然后奔往玄德处。张飞的初衷并非与敌军争锋,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确保大部队的安全。
然而,在夏侯渊、夏侯惇、张辽、张郃和许褚这五名将领当中,无论是谁若出战,只要张飞能够拖住他们几十个回合乃至上百个回合,那蜀军也就取得了胜利。但在怒吼之后,张飞内心最大的忌惮,便是与夏侯渊交战。因为凭辈分而言,夏侯渊是张飞的长辈!据《魏略》记载,建安五年,夏侯霸的从妹只有十三四岁时,便在本地外出樵采,被张飞所捕获。
张飞的妻子夏侯氏,是夏侯渊的侄女。当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后,张飞甚至主动提出为他厚葬。夏侯氏自小便在夏侯渊的家中长大,也算是张飞的准岳父。这层复杂的亲戚关系让张飞对于夏侯渊更加忌惮,倘若夏侯渊奋力而战,张飞又怎敢施以重手?最终,必定只能毫无异议地受其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