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月,张才千被上级任命为四方面军第4军第12师的师长,胡奇才担任政委,周志坚则担任参谋长。在师领导班子中,张才千26岁,胡奇才21岁,而周志坚年仅19岁。虽然周志坚作为一个年纪轻轻的指挥员被任命,但张才千依然觉得他像个孩子。他认为周志坚在担任指挥员时略显稚嫩,但作为战斗员却勇敢无畏,战斗力极强。
周志坚12岁时就加入了红军游击队,之后被编入红军主力,成为一名普通战士。尽管年纪小,但他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勇敢,机智过人。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他被选入交通队担任班长。交通队的任务非常重要,除了保障首长的安全外,还负责侦查和作战等多项任务。周志坚在交通队逐渐晋升,先后担任了排长、指导员等职务,后来又调到作战部队担任营教导员、副团长、团政委及团长。在作战部队中,他的表现可谓是卓越非凡。
周志坚17岁时就被任命为团政委,尽管年纪轻轻,但他在执行任务时毫不含糊,常常以铁腕手段解决困难,因此他被部队称为“周铁匠”。在万源保卫战中,周志坚作为25师44团的政委,带领部队增援张才千指挥的12师。当时,12师已被敌军包围,周志坚带领部队突破了敌人三道、四道火力封锁线,成功突入12师的主阵地。当两支部队会合时,周志坚已身受重伤,左腋背和左胸被两颗子弹贯穿。他当时迅速处理伤口后,毫不退缩,继续带领部队与敌展开激烈交火。周志坚展现出的英勇和坚韧不拔,使得张才千对他十分钦佩。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周志坚被调任4军10师师长,年仅18岁。他参加了山城堡战役,与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等部队并肩作战,成功歼灭了敌军一个旅,开创了红军全歼敌旅的辉煌战绩。战役结束后,10师被缩编,周志坚被调任12师参谋长,年仅19岁。
尽管周志坚年纪轻轻,但他在部队中的表现令人瞩目。张才千比周志坚年长几岁,担任师长的时间也更长。张才千常觉得周志坚像个孩子,总是精力充沛,总爱冲动地做事,难以安静下来。他认为周志坚作为指挥员时仍显得有些稚嫩,但作为一名战士,周志坚无疑是极为勇猛和坚定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志坚没有继续随部队编入129师385旅770团,而是被调往鄂豫边区工作,先后担任了新四军4支队8团竹沟留守处代理参谋长、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参谋长、新四军挺进团政委、新四军5师13团旅长,逐步成为李先念麾下的骨干力量。
抗战胜利后,中原军区成立,周志坚被任命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负责部队的建设。在中原突围中,虽然他原本已完成任务,但得知后续部队脱队后,他立即组织部队进行突围,并成功带领部队转移。最终,他与少数战士化整为零,途经武汉,经过南京,最后与代表团一同回到延安。
全面内战爆发后,周志坚请求调往华东战场,最终被派往胶东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兼师长,继续在许世友麾下工作。许世友是周志坚的老上级,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许世友担任9军军长时,周志坚便是其下辖团长和团政委。因此,许世友的麾下汇聚了两位杰出的将领——周志坚与聂凤智。周志坚在日后成立的9纵、13纵担任了司令员,逐步成长为一名在战争中历练成熟的高级指挥员,逐渐摆脱了早年的冲动和急躁,变得更加沉稳、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