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左宗棠近妖?
迪丽瓦拉
2025-09-09 08:03:41
0

左宗棠成功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并凯旋而归,这一壮举无疑为深受外患困扰的晚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如此赫赫战功,在那个时局动荡、列强肆意侵略的年代,左宗棠的胜利并没有引起传统意义上的“功高震主”的担忧。当消息传至朝廷,慈禧听后也不禁舒展了那一直紧锁的眉头,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欣喜。

然而,尽管左宗棠已年过六十,身体不再如年轻时那般强健,但他依然心系伊犁的收复。他一心盯着伊犁问题,若未能将其划归中国版图,他就难以安枕,心绪不宁。为了这一目标,尽管年事已高,左宗棠仍不懈地与沙俄交涉,昼夜焦虑,却从不妥协一分。

他不仅在军事上做好准备,亲自督军备战,还着手解决民生问题,修建水利、开垦农田,增强军力,振兴地方经济,确保伊犁必定收复。沙俄察觉到清朝的决心,随即急忙增兵伊犁,并调集海军在海上巡航,试图威胁左宗棠的军心,摆出一副剑拔弩张的姿态,仿佛准备与左宗棠一决生死。

然而,左宗棠年事已高,却依然坚定不移,心中对伊犁的收复从未动摇。即便沙俄的海军威胁到了天津、山东、奉天等地,左宗棠依然不为所动,一步不让。当两军对峙时,左宗棠突然返京,这一举动令沙俄也为之一震,深怕清朝决心已定,派左宗棠回京商讨全面开战的计划。

清廷虽然腐败,但沙俄在经历过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后,心中颇有顾虑,显然不想此时与清朝爆发全面战争。沙俄之前的威慑行动,不过是虚张声势,目的是想通过威胁迫使清朝退缩,然而却碰上了左宗棠这个铁血人物,沙俄的算盘没有打响。

说左宗棠智谋近妖,未必准确,倒不如说他有着金石般的决心。如果没有他在清廷中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意见,伊犁乃至整个新疆可能早已沦为沙俄的囊中之物。虽然最终伊犁归还依然留下遗憾,但左宗棠的努力和坚守却使得新疆局势逐渐稳定,晚清历史上他的功绩无人能出其右。

尽管左宗棠已年过古稀,荣华富贵早已看淡,但在清廷中仍屡受重视。慈禧太后心生感激,想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恩宠,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做出回应。最终,慈禧将目光投向了她的贴身侍女章仪,并命她成为左宗棠的妾。章仪不仅年轻貌美,而且是慈禧身边的重要人物。这一举动,无疑是在表露她对左宗棠的特殊关爱。左宗棠虽然心中有所不安,但也无从拒绝,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与章仪展开了第一次的对话。

左宗棠并非出类拔萃的聪明人,相反,他一生中有不少波折,年轻时的困境和失败也为他增添了许多坚持与韧性。作为湖南人,左宗棠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若用八个字来形容他青少年时期的特质,便是“生性颖悟,少负大志”。

在他的婚礼之夜,左宗棠并未沉浸在浪漫的气氛中,而是静下心来,在自己的新房里写下了一副联,表露出他矢志不渝的志向:“心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些话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左宗棠一生求知的真实写照。他在长沙府应试时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然而由于父母的相继去世,他不得不因丁忧暂时停止仕途。但即便如此,左宗棠的名声已传遍一方,许多有识之士都对他赞誉有加。

尽管如此,左宗棠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早期顺利考取举人,但接下来的三次会试都以失败告终,这让他深受打击。面对这份失望,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忍耐与妥协,但左宗棠却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仕途,毅然返乡。尽管他的科举道路未能如愿,但他依然在学问和政治上继续深造,尤其在施政理财和兵法方面下了许多功夫。

后来,左宗棠和林则徐的相识成了他一生中的转折点。1848年,胡林翼推荐左宗棠给林则徐,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林则徐没有及时见到他。直到两年后,林则徐返乡,两人才有了机会在湘江的夜晚畅谈。两人话题广泛,从国家前途到西北的局势,左宗棠的才识深深打动了林则徐,林则徐称他为“旷世奇才”。

左宗棠的才学和眼光令林则徐惊叹不已,而两人在讨论国家未来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同的见解——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来改造国家。这场夜话不仅加深了两人之间的了解,也为左宗棠日后的治国理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尽管左宗棠拥有非凡的智慧,但他的道路并不平坦。晚清时期的种种挑战,他都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非凡的政治眼光,逐一化解。无论是处理与外国势力的关系,还是在国内进行改革,他始终以百姓福祉为先,保持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

然而,尽管左宗棠的聪明才智让人钦佩,他的一生却总是充满孤独,始终走在与众不同的道路上。他的刚正和自持,在当时乃至后世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有人将他称为“近妖”的原因。但如果细细品味,他的智慧并非妖异,而是源自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祖... 在广西的山水之间,吴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丙午户部闽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自祖辈起,这枚铜币...
寻觅时空间的观念!一场从画作到... 思想史,研究范围广泛,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思想、文化、艺术等进行了整合和分析,为认识人类思想文明提供了...
原创 清... 前言 天色渐渐昏暗,厚重的乌云像是要将天幕吞噬。百姓困苦,生活艰难,四周充满了敌人的威胁。国家四分...
原创 执... 至正十九年八月,察罕帖木儿突破红巾军龙凤政权(国号宋)的都城汴梁,迫使皇帝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护卫下逃往...
原创 朱... 《百年人物志》是一个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的平台,欢迎大家点击关注,同时在本文下方留言,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原创 北... 前言 北宋政坛有位传奇人物张咏,他断案如神,《折狱龟鉴》记载其破案二十余起,连包拯都要称前辈。 他...
原创 抗...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省新安县仓头的日军驻地里,有一个名叫金干的翻译官,人们常称他为“金翻译”。金翻译原...
原创 东... 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离开袁术,开始统一江东,到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继位成为吴王的...
原创 为... 历史悖论讲坛,诚邀各位朋友参与讨论并提出质疑。为了活跃气氛,提高公众的整体知识水平,本文中特意埋下了...
原创 平...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一观点几乎没有人会质疑。然而,为什么并非所有读书人的命运都因此发生了改变呢? ...
原创 巅... 前言 在战国末期,尽管各国面临内部与外部的重重挑战,秦国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势力。在这时期,若有一...
无极斋分享:《贞观鉴——大唐历... 贞 观 鉴——大唐历史文化主题展掠影10 上海闵行博物馆特展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
原创 刘...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之间的信任与亲近常常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尤其是刘备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无数人...
陈宫的选择,为何未随刘备 陈宫的选择,为何未随刘备 东汉末年的烽烟中,陈宫以智谋与气节在历史画卷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作为乱世中极...
原创 二... 夏朝是中国早期广阔王权国家的起点,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由于夏朝的历史资料稀缺且大多为后代补...
原创 从... 提到“瘟疫”这个词,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那个时候的人们往往将这种...
原创 三... 熟悉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三国时期不仅充斥着众多的谋士,还有无数英勇的将领。许多人可能对那些站在一旁摇...
原创 马... 三国时期,马超以“神威天将军”之名被西凉羌人敬仰,他的战斗力可谓无人能敌。无论是天灾地祸,他从不畏惧...
原创 辛... 1911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在武昌发起了震撼全国的起义,随后各地许多省份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
原创 哥... 《长安三万里》从高适的视角出发,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呈现了唐朝时期的辉煌历史。电影中融入了大量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