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聊聊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和王彦超之间的一段趣事儿。赵匡胤大家都熟,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可他年轻的时候,也有落魄潦倒四处找机会的时候。
赵匡胤出身官宦世家,可成年后,他没靠父亲的关系谋个一官半职,而是独自外出游历,想在外面的世界闯出一片天。这时候,他来到了复州,当时复州的防御使是王彦超,这人恰好还是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老相识。赵匡胤寻思着,投奔父亲的老友,怎么也能谋个出路吧,就上门求见王彦超,表明想投在他麾下,跟着建功立业。
王彦超见了赵匡胤,看这年轻人虽衣衫褴褛,但眼神坚毅,知道他日后定非凡人。可奇怪的是,王彦超没收留赵匡胤,只是招待他吃了顿饭,然后拿出十贯钱,就把赵匡胤打发走了。这十贯钱在当时能有多大用处呢?赵匡胤心里那叫一个屈辱,感觉自己像被当成叫花子一样。可没办法,身上实在没钱,他只能咬咬牙,收起这十贯钱,无奈离开。
离开复州后,赵匡胤一路坎坷,身无分文时,还在襄阳的一座寺庙里借住过。好在寺庙里有个老和尚慧眼识珠,觉得赵匡胤将来必有大作为,资助了他,还劝他往北走,说在那儿能遇到机遇。赵匡胤听了老和尚的话,带着资助北上,正好赶上后汉枢密使郭威征兵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他便投到了郭威麾下。这一投,可算是开启了他的辉煌人生。在郭威麾下,赵匡胤凭借自身本事,屡立战功,职位不断升迁。后来郭威黄袍加身建立后周,赵匡胤也跟着水涨船高。再后来,郭威的养子柴荣继位,赵匡胤更是执掌禁军,成为柴荣的心腹。柴荣驾崩后,后周局势动荡,赵匡胤抓住机会,上演了一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
北宋建立后,王彦超入朝担任中书令。有一次,赵匡胤设宴围猎,喝得有点醉意的时候,他想起了当年在王彦超那儿受的委屈,就借着酒劲问王彦超:“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 这问题一出口,在场的人估计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皇帝在翻旧账啊。王彦超也不含糊,立马跪下来,不慌不忙地回答:“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 这话的意思是,我那复州就是个小地方,哪能留得住您这条神龙啊,您当年不在我那儿停留,那是上天的安排。
赵匡胤听了这话,哈哈大笑,很快就转移了话题。王彦超这回答,简直绝了!既抬高了赵匡胤的身份,把他比作神龙,又给自己找了个完美的借口,说是天意如此。第二天,王彦超心里还是不踏实,又上表请罪,赵匡胤也没怪罪他,还派人去安慰他,让他照常上朝。
后来开宝二年,赵匡胤想收回王彦超、武行德等将领的兵权,在后苑设宴款待他们。酒喝得差不多了,赵匡胤就说:“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 这话一出口,王彦超立马就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他第一个跪下来,说:“臣本无勋劳,久冒荣宠,今已衰朽,乞骸骨,归邱园,臣之愿也。” 王彦超这表态,让赵匡胤很满意。虽然赵匡胤没让他们立刻致仕,但王彦超主动交权的态度,还是让赵匡胤对他印象很好。
一直到太平兴国八年,年近七十的王彦超再次上表请求致仕,宋太宗赵光义批准了,让他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三年后,王彦超去世,也算是善终。
这段历史啊,真让人感慨。王彦超当年那十贯钱,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日后会引出这么一段故事。而他面对赵匡胤质问时的那句回答,更是巧妙至极,化解了一场可能出现的危机。不得不说,王彦超这人,政治智慧确实不一般。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家人们要是觉得有意思,就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愿您往后的日子也能像王彦超化解危机一样,顺顺利利,财运亨通!